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摘要:会计实践教学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校外实习与校内模拟实习的结合,校内模拟实习中各种不同方式的结合使用,才能构建合理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并与会计理论教学相配合,共同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校内模拟实习企业实习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b)-0087-02高职学院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工学交替”,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学、做”相统一。
因此实践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
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等方面构建一个完善的体系,并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在形成会计专业学生的核心职业技能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1 实践教学任务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不是会计理论学习后的大型作业,它应该是会计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它承担着会计理论教学无法完成的或完成效果不好的教学内容,与会计理论教学内容一起构成完善的会计教学体系。
一个效果良好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完成以下教学任务:1.1 实现会计职业认知作为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学生进入会计专业后首先应该对会计职业有所认识。
会计职业认知的实习是学生进入会计专业后首先要完成的实践教学内容。
即使是浮光掠影的参观实习,能亲眼看到会计的工作环境,接触会计的工作内容,能与实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亲自接触,都能使学生对会计的职业认识大为增长。
让初次进入专业学习的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方式有初步的认识。
让他们初步勾勒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
1.2 改变学生对经济业务的认识方式在会计的理论教学中,无论是知识讲授还是案例分析,受教学方式和条件的限制对经济业务的描述都以文字描述的方式为主。
这种方式有利于初次接触经济业务的学生了解业务的内容、处理方式,便于老师讲解。
但弊病在于学生的思维容易形成惯性,习惯了必须把经济业务用文字描述出来,才能理解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而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会计是通过经济业务所产生的原始凭证来判断业务内容和流转程序,这与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所接触的经济业务有很大的区别。
在会计实践教学中,文字描述的经济业务会以高仿真的原始凭证的形式出现,使学生逐步熟悉根据原始凭证判断经济业务的内容,改变他们的思维惯性,使他们熟悉和掌握实际工作中经济业务的表现形式。
1.3 认识、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在会计工作中,原始凭证是很重要的会计资料。
一方面,会计依靠原始凭证来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另一方面,填制原始凭证也是会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会计教学中,原始凭证是会计理论教学中最薄弱的一环。
特别是涉及企业与外部交往的原始凭证,如企业购销活动中产生的发票、各种运输凭证;企业与银行结算所使用的各种结算凭证;企业申报纳税所使用的纳税凭证等。
在会计理论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填制、审核这些原始凭证有一定难度。
但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真实的或仿真的原始凭证。
而且在校内的模拟实习中,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填制、审核原始凭证。
通过这样的反复强化练习,可以加强学生对原始凭证的认识,弥补理论教学过程的不足。
1.4 认识会计资料的承接关系会计理论教学的内容无论是按会计要素来编排还是按业务循环过程来安排,对综合性的经济业务和完整的会计处理程序都有一定的割裂。
而在理论教学时,限于时间和教学手段等原因,所举案例也仅限于单项业务。
无法反映出经济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前后承接关系。
因此有些业务在理论教学中显得很简单,但在会计的实际操作中难度却很大。
如在讲到所有收入类账户和所有成本费用类账户与“本年利润”账户进行结转时,几乎所有的教材与案例都是直接给出所有收入类账户和所有成本费用类账户的余额,然后给出它们与“本年利润”结转的两个分录。
然而对于学生而言,实际处理这项经济业务时难点并不在于这两个分录的编制,而是如何确定所有收入类账户和所有成本费用类账户的余额。
这种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从记账凭证到明细账,从明细账到总账,从总账到报表的数据承接关系只有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才能有所体会。
2 构建多样化的会计实践教学方式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岗位本身的特点,能大量接受会计专业学生实习的企业越来越少。
在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下,出于对财务资料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要求,实习单位也不可能让实习生真正参加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
另外由于会计工作本身的连续性和周期性,学生也很难在实习中系统的进行会计工作,接触到各种经济业务和账务处理技能。
因此各高职院校都缩减了会计专业的企业实习,更多的以校内的模拟实习来完成实践教学。
校内模拟实习在会计实践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在校内模拟实习中采用什么样的实习方式,一直是会计实践教学探索的一个课题。
笔者认为片面强调校内模拟实习,甚至完全取消企业实行,并不利于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而在校内模拟实习中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手工账模拟实习、会计电算化实习等方式各有利弊。
应重新组建会计的实践教学体系,更好定位企业实习和校内模拟实习,使之相互配合。
在校内模拟实习中,应根据不同的阶段、学习任务、实践教学目的选择合适的方式相互配合。
更好完成会计实践教学的任务。
2.1 校内模拟实习会计校内模拟实习贯穿于会计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但在不同的阶段,应根据学生的情况、与理论教学配合的需要以及实践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校内模拟实习的方式。
2.1.1 配合项目教学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会计专业的课程中,一部分课程非常适合采用项目化教学。
如《会计基础》、《税务会计》、《成本会计》、《行业比较会计》,在这一类课程教学中,可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通过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来完成实践教学。
如在会计基础教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会计知识,迫切需要是增强感性认识。
基础会计没有涉及很多经济业务,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会计凭证、账簿、报表。
因此这一阶段的实践教学任务,主要以认识性实习为主,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会计所使用的各种凭证、账簿和报表,掌握它们的填制方法,为下一阶段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打下基础。
这种项目式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可以提升学生对每个具体的工作项目实际操作能力。
细化的实践教学项目使学生比较容易驾驭,与理论教学的交叉安排、有机融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1.2 模拟真实工作的手工账集中实习周手工账集中实习周一般安排在会计实务的学习结束后,学生已经具备从事中小企业会计必备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会计基础》、《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做账的基本技能,能够模拟上岗了。
手工做账模拟实习是高仿真的模拟实习,目的是要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熟悉会计工作的全过程。
这是会计模拟实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手工做账模拟实习在时间组织上适宜采用集中实习周模式。
根据实习内容集中安排3周~4周时间,连续作业,完成全部模拟实习的内容。
这种方式的连贯性强,可以集中完成全套模拟实习,增强学生对经济业务综合性的认识。
在空间组织上,学生的模拟实习基本在实验室完成,如果学生在课堂时间内无法在实验室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也可以允许学生在课余时间将实习资料带出实验室继续操作也可以。
让学生了解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会计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建立工作责任感。
采用这种方式组织模拟实习,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辅导提示、答疑和掌握实习的进程,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实习结实时,能完成模拟实习。
手工做账模拟实习是高仿真的模拟实习,它的高仿真性主要通过实习所选用的资料来体现。
一套好的实习教材应具备以下特点:教材所包含的经济业务内容全面,能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教材所选用的经济业务要具有典型性,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应避免过多重复。
使学生在有限的实习时间里,能接触更多类型的经济业务,提高实习的效果。
教材所选用的经济业务符合企业现实的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
因此为仿真而纯粹采用真实企业一段时间的经济业务的方式和纯粹由教师虚拟经济业务的方式都不可取。
好是实习教材应该是在企业真实经济业务上的提炼,提炼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经济业务。
高仿真的模拟实习特别注重真实,用真实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完成由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的转变。
教材所选用的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原始凭证从格式到内容都应该与实际经济活动中所使用的原始凭证一致。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应该由会计人员填制的原始凭证,应该以空白凭证出现,由学生在实习中自行填制。
会计是一门变化很快的学科,教材所选用的经济业务要与现实的经济发展同步,及时吸纳最新的会计、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改革内容,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参加模拟实习的学生所选用的教材虽然都一样,但由于在处理实际经济业务时,每个人所使用的方法不尽相同,应鼓励学生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处理经济业务,培养他们独立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
2.1.3 与手工账传承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计算机在会计工作已经应用得十分普遍,因此在掌握手工做账技能的同时,学生也必须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会运用财务软件。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已安排有大量的上机操作,这为课程结束后的集中模拟实习奠定了基础。
会计电算化实习也采用集中实习周的形式,集中2周~3周时间,学生在实验室完成模拟实习的全过程。
在实习资料的选用上可以将学生在手工做账模拟实习所完成的全套会计资料用做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的资料。
手工账实习的优点在于学生能学习到从原始凭证到报表的全过程,能理解会计工作的运作程序和资料的承接性。
缺点在于有大量繁琐的登帐工作。
电算化的优点在于简化了登帐、计算的工作,但大量的后台处理使学生无法看到会计工作的运作程序。
而让学生将手工账完成的资料运用于会计电算化实习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掌握如何由手工做账过度到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
获得这一项工作的实践经验。
学生可以利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的机会,对自己在实习中做出的会计资料进行检查,改正错误,起到强化训练的作用。
使用同一套资料进行手工做账实习和会计电算化实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手工做账和计算机做账的区别与联系。
2.1.4 岗位交替的毕业综合模拟实习毕业综合模拟实习的目的,不仅是要学生重温所学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还要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即将面临的工作环境,为上岗做好准备。
在实验室按照中型工业企业财务部门设置布局,按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将学生分组担任不同工作岗位,并定期轮换,使学生有机会从事各种岗位的会计工作。
为了最大限度的接近现实工作,选择实习资料时,可以选择一个真实企业过去的一段时间的经济业务。
并将其组织为一个个典型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