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课件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2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3
鼻部检查
• 外鼻:外观和鼻梁、听其声音、闻 其味道。
• 鼻腔: • 首先检查鼻腔的通气情况。 • 用前鼻镜检查鼻腔。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4
鼻腔检查的目的
• 观察各鼻道中分泌物的色、质、量和引流方向。 • 判断鼻窦炎的位置。 • 诊断鼻部的疾病。 • 查找鼻出血的部位。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12
嗅觉障碍的类型
• 呼吸性嗅觉减退和失嗅:由于呼吸气流不经过鼻腔。 • 感觉性嗅觉减退和失嗅:嗅粘膜、嗅神经病变而不能感受到嗅素
存在。 • 嗅觉官能症:嗅中枢及嗅球受刺激或病变所致,可产生嗅觉过敏、
嗅觉倒错,幻嗅等。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13
咽部检查
• 口咽检查:用压舌板轻压舌前2/3处,让病 人发“啊”音。 • 鼻咽检查:间接鼻咽镜检查和鼻咽部触诊。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18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19
咽喉检查的注意事项
• 使用压舌板时不能过深,用力不能过重。 • 鼻咽镜和喉镜检查时要加温、试温。 • 对咽反射敏感的病人,可以给表面麻醉剂喷雾,应
观察有无过敏及中毒症状。 • 直接喉镜检查时,体位要正确。 • 纤维喉镜或显微喉镜检查完后应稍休息,麻木感消
失后才能进食。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20
耳部检查及护理配合
• 耳廓及耳周检查 • 外耳道检查法:观察——外耳道 (成人:耳廓向后、向上,向外轻轻提
取;儿童向后、向下牵拉,转动耳镜) • 鼓膜检查法:分泌物;鼓膜(脐部、
光锥、锤骨柄、紧张部、松弛部)。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21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14
口咽检查
• 咽峡:黏膜有无充血,肿胀,溃疡、假膜等。 • 扁桃体:形态和大小,注意隐窝口处有无分泌物。 5
扁桃体肥大
• 一度肥大:扁桃体仍限于扁桃体窝内。 • 二度肥大:扁桃体超过扁桃体窝,但距中线尚有一定距离。 • 三度肥大:扁桃体大如核桃,达到或接近中线,甚至两侧扁桃体
能相互触碰。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16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17
喉部检查
• 喉的外部检查:视诊和触诊。
• 间接喉镜:
1.1%丁卡因表面麻醉。
2.用纱布包裹舌前1/3,用左手姆指和中指 捏住舌前部,并将其向前下方拉,示指抵 住上唇固定。
3.将间接喉镜加热、试温,镜背将悬雍垂和 软腭推向后上方。
4.嘱病人发“伊”音,使声带内收。
教学目标
• 了解耳鼻咽喉科护理管理;耳鼻咽喉科检查的基本器械和设备。 • 熟悉耳鼻咽喉科病人的护理评估;耳鼻咽喉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 掌握耳鼻咽喉科病人的检查及护理配合;耳鼻咽喉科常用护理技
术操作。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1
检查者和病人的位置
• 光源:定位在被检病人耳后上方约 15cm处。 • 检查者:面对病人距离25-40cm。 • 头位:检查者与病人在同一水平。 • 检查者的瞳孔、镜孔、反光焦点和检 查部位呈一直线。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10
软管鼻内镜检查
• 1%丁卡因表面麻醉 • 将冷光源纤维导光鼻内镜经前鼻孔送入鼻 腔 • 动作轻柔,切忌粗暴。 • 如遇分泌物阻塞,及时清除。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11
鼻功能检查(嗅觉检查)
• 用4种不同的嗅剂,分别装于同一颜色的小瓶中。 • 任选一种让被检查辨别,依次检查完毕 • 手指堵住一侧鼻孔,另一侧鼻孔嗅之 • 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嗅适应或嗅疲劳。
6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7
后鼻镜(间接鼻咽镜)检查
• 坐姿:端坐 • 将后鼻镜(间接鼻咽镜)加温 • 右手持后鼻镜,左手持压舌板将舌前2/3下压 • 转动或倾斜镜面进行观察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8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9
后鼻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 压舌应轻轻加压,不可突然用力。 • 压舌板不能伸入过深,尽量不触及周围组 织,防止恶心。 • 对不合作者,可以用1%的丁卡因喷雾进行 咽部麻醉。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25
咽鼓管是否通畅的鉴别
• “呼、呼”声表示咽鼓管通畅。 • “吱、吱”声表示咽鼓管狭窄。 • “水泡”声表示鼓室有积液。 • 听不到声音表示咽鼓管完全阻塞。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26
注意事项
• 动作轻柔,准确,切忌粗暴。 • 吹气适中,不可用力过猛,以免鼓 膜穿孔。 • 急性炎症期,新生物,禁忌吹张。 • 严格消毒。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27
听力检查法
• 主观测听法:语言检查法、表试 验、音叉试验、纯音听阈仪等。
• 客观测听法:声导抗测试,电反 应测听,以及耳声发射测试等。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28
音叉试验(tuning for test)
林纳试验(Rinne test,RT)
目的:骨气导比较试验。 方法:将敲响的音叉柄端置于受检侧乳突部(鼓窦
处),检测骨导。受试耳听不到音叉声时立即将 叉臂置于距受试耳外耳道口1㎝处,检测气导。 记录:气导﹥骨导,记作RT(+),骨导﹥气导,记 作RT(-)。气导=骨导,记作(±)。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29
韦伯试验:Weber test (WT)
• 目的:比较两耳骨导听力。 • 方法:敲击音叉后将振动的音叉柄端紧压颅面 中线任何一点(多为前额或门齿处)请受试者辨 别音叉声偏于何侧。 • 记录:以“→”,表示所偏向的方位,以“=” 表示两侧相等。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5
鼻腔分泌物
• 水样性:急性鼻炎早期;变应性鼻炎发作期;脑脊 液鼻漏。(鼻腔分泌物外溢称鼻漏)
• 黏液性:单纯性鼻炎。 • 黏脓性:急性鼻炎恢复期;慢性鼻炎和鼻窦炎等。 • 脓性:较重的鼻窦炎,有时伴有臭味。 • 血性:鼻腔、鼻窦、或鼻咽部肿瘤、鼻腔异物。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22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23
咽鼓管检查方法:
1.吞咽试验法 2.捏鼻鼓气法(Visalva method) 3.波利策法(Politzer method) 要点:(1)吞水打气 ,动作轻柔。(2) 用力恰当。(3)严格消毒 4.导管吹张法
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概述
24
导管吹张法要点
• 收缩鼻腔,局部麻醉。 • 检查鼓膜是否内陷,鼓膜的厚薄程度。 • 戴听筒,检查导管。 • 插导管。弯头向下,沿鼻底直达咽后壁 • 将弯头向外转90°,徐徐拉出,滑入咽鼓 管咽口,左手固定导管。 • 吹气。借助听管判断咽鼓管通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