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资源具有()的特征.C、共享性2、当代的信息分析已远远超出了个人经验的范围,而成为一项经常性、系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
C、规范性3、B2B电子商务是以()为交易主体。
B、企业4、信息组织是在解决信息数量绝对激增和()相对贫困这一对矛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
A、信息质量5、信息搜集一般包括文献调查和()两种途径。
C、社会调查1、在软件领域,已形成了平台软件、中间件和()三大类。
A、应用软件2、信息分析成果中是以有关课题的各种系统的资料或数据为主要对象,经过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所形成的一种成果形式是()。
A、数据类成果3、市场手段具有较强的()功效。
B、资源配置4、信息服务业,归根到底要以()为核心手段。
B、信息资源的管理5、近年来,( )和电信业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主要产业。
C、网络传播1、电子货币是一种以()流通的货币。
B、数据形式2、()是劳动力结构的基础。
A、人口结构3、自然垄断是由()自身的行为造成的。
A、经济行为者4、声音的内容特征主要包括音频、响度、频宽、音色和()。
B、节奏5、基于内容特征的多媒体信息检索主要依据是()、声音和影响的内容特征。
A、图像画面1、信息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的需求,是信息无障碍交流的有力保障。
D、社会信息交流2、产业的扩大或缩小都是由()所推动的C、最终需求3、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信息资源的()备受关注。
B、配置和共享4、()决定产业决策行为的的有效性程度、D、决策机制5、社会调查是一切以(B)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称。
B、信息搜集1、手工检索和()是当前常见的两种检索方式。
A、计算机检索2、信息组织活动在解决海量信息与( )的矛盾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C、特定需求3、()是调节信息资源共享效率的一种基本的自组织手段。
D、市场手段4、信息系统开发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
B、系统分析5、信息资源与经济活动相结合,是信息资源具有很强的(),可以广泛地渗透到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
D、渗透性1、()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础。
D、信息基础设施2、信息技术的()已逐渐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因素。
A、发展和完善3、()的建设和使用是实现电子商务最基础的环节。
D、电子商务网站4、信息资源通常具备很强烈的(),新的消费欲望和消费标准常常会导致原有的信息资源内容因过时而失效A、时效性5、竞争的基本运行机制是(),其实质是通过经济实力和智慧的较量,强者被保存、发展和壮大,弱者被削弱、淘汰。
B、优胜劣汰1、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低()。
D、产品成本2、趋势外推法是基于()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B、历史数据3、我国真正的教育信息化以()的正式启动为标志。
A、网易B、淘宝网C、公众信息网D、中国教育科研网正确答案为:D4、定量方法具有定量分析、结论具体和()的特点。
A、高度抽象B、高度形象C、可重复性D、可应用性正确答案为:A5、那个国家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最积极倡导着。
A、美国B、中国C、俄罗斯D、日本正确答案为:A1、()的实质是一种试图以启发式教育方式将人类专家的知识呈现出来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A、信息转换系统B、信息管理系统C、数据处理系统D、专家系统正确答案为:D2、()是最简单的一种成果形式。
A、应用成果B、归纳类成果C、消息类成果D、自然成果正确答案为:C3、()是实现高效信息共享不可或缺的条件。
D、标准化建设4、办公自动化技术兴起于()。
B、20世纪80年代5、()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资源配置1、信息产业有()和高精尖产业之称。
B、无烟产业2、我国目前处在产业结构的()时期。
C、高变换率3、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
B、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4、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和()被称作支撑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三大支柱”。
C、信息资源5、研究报告类成果具有结构严谨、分析深刻和()的特点。
C、结论明确1、( )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因素。
A、信息技术2、在传统的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信息资源的利用( )明显的竞争关系。
B、不存在3、查全率和()是衡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
D、查准率4、()是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信息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工具。
D、主体技术群5、德尔菲法的特点是匿名性、反馈性和()C、统计性1、信息检索系统是为满足信息用户的()而建立的。
B、信息需求2、在竞争环境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分析能力。
B、环境扫描3、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有信息源、信息处理器、()和信息管理者构成。
D、信息用户4、信息分析成果评价包括即时评价和()。
A、最终评价5、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内容管理、协同处理、和()。
A、交易服务1、(),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技术上的突破,把计算机应用从单纯的数值运算扩展到数据处理的广阔领域。
A、20世纪50年代2、通信技术和()处在信息技术的核心地位。
D、计算机技术3、在人类经济活动中,信息资源既可以投入到生产领域,又可以投入到()。
C、消费领域4、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常规法、追溯法、顺查法、倒查法和()。
D、分类法5、近代信息组织阶段,信息机构存在的最终目的是()。
B、利用1、信息分析成果可划分为消息、数据和()三种类型A、研究报告2、专家系统有()、知识库、推理引擎和开发引擎组成。
C、用户界面3、合理的()是信息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的重要吸引力和推动力。
A、国际贸易结构4、目前信息检索的主要形式是()。
C、文献检索5、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B、硬件和软件1、信息检索系统是为满足信息用户的()而建立的、存贮经过加工的信息集合的人机信息系统。
C、信息需求2、企业信息化的均衡分析包括静态均衡分析和()。
C、动态均衡分析3、.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
D、价格4、数据流程图中的()表示数据和数据流向,由一组固定成分的数据组成,是各个数据处理环节处理和输出的数据集合。
B、数据流5、提出评价意见一般包括概略性评价意见和()两种。
B、详细评价意见1、()是信息化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C、信息素养2、()是实现其他信息技术功能的必要手段。
A、支撑性技术群3、信息产业的结构形成和发展战略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国贸易结构的()C、类型和模式4、世界各国的()在信息劳动中占有最高的比例。
B、信息处理者5、()强烈地影响着信息产业的部门构成和投资结构。
D、个人消费结构1、()是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
A、价格2、信息技术四基元分别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
C、控制技术3、信息产业的()对于信息经济的增长和信息产业结构的成长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B、需求结构4、()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
D、国家信息网络5、(),国务院批准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
D、1996年5月1、电子商务的载体是()A、电子商务网站2、在古代的信息管理中,信息组织的目的不是为了“用”,而是为了“管”;不是为了“传播”,而是为了D、“收藏”3、电子商务的应用重在()的应用。
C、商务模式4、日本信息商业化产业群有多少分支产业构成?D、10个5、影像的内容特征主要包括对象运动特征、颜色和()的变化等。
B、光线1、()是现代高技术群的核心带头技术。
A、信息技术2、以下不是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的是()A、运行3、1983年,日本科学技术与经济协会剪辑出版了哪本书,提出将信息产业分为了两大产业群。
B、《信息产业前景》4、战略计划层的信息系统在管理方法上通常是建立以数据库、()为基础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
D、模型库5、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有:初步调查、(),详细调查和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
A、可行性分析1、数据库设计过程包括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三个阶段。
C、物理结构设计2、()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业务的具体处理过程,发现和处理系统调查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修改和删除原系统的不合理部分,在新系统基础上优化业务处理流程。
B、业务流程分析3、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建设被认为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B、管理信息系统4、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有()D、概率组织法5、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界定,信息产业是由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组成的。
B、服务产业1、()常见的工作包括例行的数据更新、统计分析、各种报表的生成、数据的复制及保存、与外界的定期数据交流等。
D、数据处理2、网络信息组织主要有一次网络信息组织方式和()。
C、二次网络信息组织3、按照检索对象的不同,早期信息检索一般分为文献检索、事实检索、()和概念检索。
A、数据检索4、个人消费结构的形成和变化首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C、社会需求5、信息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形态。
A、文化1、我国狭义的信息产业结构划分为信息技术及制造业和()。
B、信息服务业2、信息分析是以与研究课题有关大量的()为处理对象。
B、原生信息3、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界定,信息产业是由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组成的。
B、服务产业4、通常所说的信息分析成果主要是指()成果。
B、研究报告类5、()是信息产业成长的外动力。
D、国际竞争1、以启发式教育方式将人类专家的知识呈现出来的计算机程序系统是()D、专家系统2、()是分析评价的基础。
D、资料3、信息化建设是( )的过程B、信息技术管理4、持续不断的()是信息产业成长的核心动力。
A、技术创新5、目前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磁盘、光电阅读器和()。
A、终端输入1、定量方法以基础数学、数理统计()以及其他数学处理手段为基础。
B、应用数学2、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和()被称作支撑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三大支柱”。
C、信息资源3、消息类成果的特点是:内容简洁、新颖、报道迅速、()。
D、及时4、消息类成果常见的形式有()和动态两种。
A、快报5、信息资源的()决定了在一定的经济社会里,利用这些资源所能给经济行为者带来的效用总有一个有限的最大值。
C、稀缺性1、文化()是文化结构中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影响。
D、教育水平2、()是解决信息饥饿和信息相对过剩的最有利手段。
A、信息收集B、信息组织C、信息整理D、信息整理正确答案为:B3、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
A、信息资源的时间矢量配置B、信息资源的空间矢量配置C、信息资源的品种类型配置D、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正确答案为:D4、北美产业分类体系是在哪一年制定的产业分类标准?A、1995年B、1996年C、1997年D、1998年正确答案为:C5、到了哪一年,对信息产业的界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开始突出电信和网络服务的重要性?C、2002年1、信息分析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