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职专科单独招生考试语文样题一

2019年高职专科单独招生考试语文样题一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2017年高职(专科)单独招生考试语文样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差chā差.错误差.差.强人意差.可告慰B、解jiě解.决押解.浑身解.数不求甚解.C、塞sè堵塞.边塞.闭目塞.听敷衍塞.责D、提tí提.炼提.防提.纲挈领耳提.面命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翔实词不达意冷寞一筹莫展B、痉孪不经之谈偏辟励精图治C、风靡蘖根祸种攀缘始作俑者D、倾轧气冲宵汉弘扬扑溯迷离3.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B、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C、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巨大的威力?一天天更加美好呢?D、参加会议的有作家、记者,电影、音乐、美术工作者。

整个会场洋溢在欢乐的气氛之中。

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当“斯韦斯林杯”再一次回到我们怀抱的时候,运动员们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B、身居高位,不思进取,反而贪污收贿,最终撤职罢官,落得个功成身退的下场。

C、译本粗制滥造者很多,往往是一个译者一个译法,随心所欲,叫读者莫衷一是。

D、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绿色通道》这套系列丛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面向高一年级的老师和学生。

B、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难道不能不使我感动得淌下眼泪吗?C、达尔文学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人也不是在地球上一下子就出现的。

D、尤其是现在,群众的意见和看法,应引起我们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千万不可置之不理。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爬上山腰我们驻足休息,极目远望。

筏上游客各色艳丽的太阳伞,仿佛盛开在碧水上的朵朵鲜花。

A、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的是一条玉带似的溪流,有许多竹筏在溪流上漂着。

B、一条玉带似的溪流蜿蜒在崇山峻岭间,有许多竹筏在溪流上漂着。

C、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的是一条玉带似的溪流,溪上漂着许多竹筏。

D、一条玉带似的溪流蜿蜒在崇山峻岭间,溪上漂着许多竹筏。

7.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鲁迅那一篇篇如匕首投枪般的杂文至今仍显露着的思想锋芒。

②是可以杀人的。

中国有句老话叫“人言可畏”。

③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但是,现在想起来,他内心深处还感到。

④他心烦意乱,意志消沉,经常独自街头。

A.锋利流言内疚流连B.犀利流言歉疚踯躅C.锋利谎言歉疚踯躅D.犀利谎言内疚流连8、“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句运用的修辞()A. 拟人B. 通感C. 夸张D. 对比9.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约客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10.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A、“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均为儒家经典。

B、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他的著名代表作有《复活》、《安娜·卡列尼娜》、《人间喜剧》。

C、现代作家一些系列小说常以“三部曲”的形式面世,如茅盾的《春蚕》、《秋收》、《残冬》称“农村三部曲”,巴金的《家》、《春》、《秋》称“激流三部曲”。

D、《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叙事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任选10小题作答,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1.羁鸟恋旧林,。

----------陶渊明《归园田居》12.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13.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14.,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5.,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16.,常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17.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暝》18.,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19.大江东去,浪淘尽,。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0.,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21.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3—25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古代指半步B、风雨兴.焉兴:起兴C、驽马十驾.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D、金石可镂.镂:雕刻23.下列句子与“蚓无爪牙之利”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游于赤壁之下D、蚓无筋骨之强24.“用心一也”的“一”是什么意思?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共 7小题,25-26每小题6分,27-29每小题6分,30-31每小题4分,共计38分)①阅读下面唐诗,完成25~26题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25.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___________。

这两首诗都是抒发___________。

26.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②阅读下面的文学,完成27—30题书趣大二时我很欣赏一位老师说的一句话:“夜雨孤灯乱翻书。

”夜,不是黄昏,不是华灯初上,而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这时白天的喧嚣已经退去,而因为安静,因为清冷,人的思绪便格外纵横开阖,情感的神经末梢也格外丰富而敏感。

虽说心远地自偏,然而若在人声鼎沸的菜市场读优雅的小品文,对于我们这些定力不够的年轻人来说,恐怕是有些为难的。

而又有雨。

我一直怀疑许多人的灵性是不是都是雨滋养出来的。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虽然不为高见识的长者所推崇,可是我个人以为,一篇“粗头乱服,不掩国色”的文章当然很好,可是雕琢得有美感,那也不是什么坏事啊。

至少我在读着的时候,便觉得有几丝凉沁沁的细雨落到发梢了。

少年听雨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各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因为有了雨声沙沙,外边便好像更加安静了。

静得让人可以听见自己心灵的声音。

再是孤灯。

可以想见古人的“夜阑犹剪灯花弄”。

一灯如豆,照彻千年来无眠的人。

孤灯下,似乎总会伴着想象里红袖添香的故事。

美丽的狐女,也是那些违心寒窗苦读的多情才子们想出来的。

然而终不能实现,孤灯衬着孤人,益见其孤。

最妙的是乱。

我以为,书的乐趣实在不能说是在“汗牛充栋”或“读书破万卷”里。

这样太过于注重数目或太注重效率,会坏了读书的美感。

书趣,只在“乱”。

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我便尤信爱这“杂“乱二字。

美的极致在于随性。

书也是,不妨随地扔着几本。

想起来了,拿起来翻翻,读了一句,觉得不错,就品一品。

说不定竟品出会心一笑来。

看得有点闷了,便换一本,或是干脆闲置不看。

这和你要坚持的爱情不同,大可放宽心些。

如是,在风疏雨细的夜里,亮一灯,昏黄的光线染得雨丝也微亮。

握一卷在手,时而定定地凝神细看,时而望着窗外发发呆,时而低笑,这时的心境,便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了。

27.这篇散文中,作者说年轻人无法“在人声鼎沸的菜市场读优雅的小品文”,又说“书趣,只在‘乱’”,请根据文意,写出“人声鼎沸的菜市场”的喻意与“乱”字的含义。

①“人声鼎沸的菜市场”的喻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②“乱”字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8.联系语境,说说本文第三段中“可是雕琢得有美感,那也不是什么坏事啊”这句话针对什么说的,实际上暗含了作者的什么看法?(6分)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分)29.请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作者所描述的“夜雨孤灯乱翻书”的情景。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 (4分)A.文中摘引宋人蒋捷词句“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似在说听雨,实则还在讲读书,道出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下的读书情趣。

B.“孤灯衬着孤人,益见其孤”,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多情才子孤灯苦读的悲悯,透露出他并不是执意追求孤灯翻书这种场景,只是喜欢其浪漫的情调。

C.作者巧妙地借用陶渊明《饮酒》中的诗句“心远地自偏”、“明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达出自己矛盾的读书观——静心可读书,读书大可不求甚解。

D.“一灯如豆,照彻千年来无眠的人”一语双关,既表达了对读书人凭借一盏孤灯而彻夜不眠、寒窗苦读的感叹,又赞颂了书籍伴随一盏孤灯将历史上无数探索人类命运的人的思想照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