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河道仙桃段2020年度采砂项目实施方案湖北惠通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二〇二〇年一月核定:姚玉华审查:唐庆红校核:陈三梅项目负责人:陈肖主要参加人员:姚玉华陈肖唐庆红刘侃何立目录1前言 (1)2基本情况 (3)2.1 项目背景 (3)2.2 汉江河道情况 (3)2.3 汉江堤防情况 (5)2.4 主要涉水工程及设施 (9)2.5 河段航运及航道状况 (14)2.6 水生态环境状况 (16)3河道地质情况 (18)3.1 地形地貌 (18)3.2 地层岩性 (18)3.3 地质构造与地震 (18)3.4 汉江仙桃段各采区地质条件及评价 (19)4河道演变分析 (21)4.1 历史演变 (21)4.2 近期演变 (23)4.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26)4.4 河道泥沙补给分析 (26)5编制依据 (29)5.1 法律法规 (29)5.2 法律法规 (29)5.3 相关规划 (30)6编制实施方案的必要性和目的 (31)6.1 河道采砂现状 (31)6.2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6.3 编制实施方案的必要性 (32)6.4 编制实施方案的目的 (33)7禁采区、禁采期划定 (34)7.1 禁采区划定原则 (34)7.2 禁采区划定 (34)7.3 禁采期划定 (37)8采砂方案拟定 (38)8.1 采砂区选择原则 (38)8.2 采砂区布置 (38)8.3 可采区控制条件 (39)8.4 可采区基本情况 (39)8.5 开采控制高程、控制开采量 (43)8.6 采砂作业与采砂机具控制 (43)8.7 砂质分析 (46)8.8 运输方式及堆场设计 (46)9采砂影响分析 (48)9.1 采砂对河势的影响分析 (48)9.2 采砂对防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48)9.3 采砂对通航安全的影响分析 (48)9.4 采砂对其它涉水工程及设施的影响分析 (49)9.5 采砂对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49)10采砂作业监管 (51)10.1 采砂作业监管单位 (51)10.2 采砂作业监管单位职责 (51)10.3 现场监管实施方案 (51)10.4 采砂作业必要监管措施 (54)10.5 河床监测措施与后评估 (54)10.6 采砂作业期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55)10.7 采砂作业期水生态与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56)11结论与建议 (58)11.1 结论 (58)11.2 建议 (59)附图:1.汉江河道仙桃段2020年度采砂项目实施方案项目位置图2.三伏潭鲜码采砂点河势图3.市砂石码头、胡场陈小垸采砂点河势图4.长埫口孙刘湾、禹王采砂点河1前言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外部发展条件的改变和新的发展观念(包括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区域协同发展、城乡统筹与科学发展观等)都对仙桃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仙桃市城乡总体规划》(2008-2030)的布置,我市的城乡建设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铁路、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会陆续建设。
目前,我市城市及工业平台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城市及工业平台建设需要大量土体。
由于城市的发展,现在耕地面积正逐步减少,可供开采的土料场严重奇缺,汉江采砂成了获取建设土料的一条重要途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湖北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湖北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根据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汉江中下游干流及东荆河河道采砂规划(2018-2023年)》,受仙桃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的委托,由我公司进行汉江河道仙桃段 2020 年度采砂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
为了论证采砂对河段河势的稳定、防洪安全、通航安全以及水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为仙桃市的采砂提供合理的依据,根据河道采砂规划和相关技术规范,我公司作了以下具体工作:1.在实施方案编制之前,收集了由汉江河道管理局提供的采砂区规划布置图;2.与业主单位共同对各采砂点进行了实地踏勘与测量;3.组织人员到现场及有关单位调查了解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并参阅有关单位的水下测量成果及水文泥沙河势资料。
分析论证了采砂区河道演变及未来的演变趋势;4.根据上游径流来砂情况,进行了采区的泥沙补给分析;5.根据水下地形图及地质勘察资料,分析计算了采区砂的储量及砂质;6.收集了采区所在河段堤防等水利工程的相关资料,分析论证了采砂对防洪工程的影响,对涉水工程的影响;7.针对采砂河段的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采砂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8.分析了采区对航道及通航安全的影响;9.本报告除特殊注明外,高程系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平面坐标系为 1954 北京坐标系。
2基本情况2.1项目背景随着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区域协同发展、城乡统筹与科学发展观等观念的不断深入,城市的规划都对仙桃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按照仙桃市总体规划,城区由北向沪渝高速公路以南扩规,规划中的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在未来几年都会陆续建设。
因仙桃市位于江汉平原中部,北临汉江,江汉平原区地势低洼,湖泊河流、沟渠鱼塘众多,地下水位较高,与此同时,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现有耕地面积正逐步减少,可供开采的土料场严重奇缺,汉江采砂成了获取建设土料的一条重要途径。
由于市场对砂料需求大而砂料缺少,一些人在可观的经济利益驱使下,无证偷采和超范围超量开采,严重影响了河势、航道、堤防的安全。
为了规范采砂,仙桃市委专题办公会议研究由市城投公司成立仙桃市城投砂石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对全市河道砂石资源进行依法统一经营。
为适应新形势,加快推进全市采砂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河道采砂和销售的管控。
为了指导河道规范采砂,特编制此实施方案。
本实施方案论证采砂的采区有 4 处,分别是三伏潭鲜码采区、胡场陈小垸采区、长埫口孙刘湾采区、长埫口禹王采区。
以上 4 处采区均为《汉江中下游干流及东荆河河道采砂规划(2018-2023 年)》中已确定为可采区的采区。
2.2汉江河道情况2.2.1汉江中游丹江口至皇庄段汉江中游丹江口至皇庄段河谷在平面上呈明显的藕节状,即山丘阶地及人工束窄段与平原宽谷段相间分布,宽段主泓摆动较大,洲滩较多,常常出现碍航浅滩;窄段则河段较为单一,弯道较多。
新月形弯道之间过渡段较长,在横向上有着明显的不对称性。
丹江口水库兴建前,中游是具有一定游荡性的分汊河型。
其中丹江口至襄樊段河段弯曲系数为 1.35,分汊段共长约 54km,占该河段长的 50%左右;襄樊至皇庄段弯曲系数为 1.22,分汊段长约 27km,占该段河长的 24%左右。
具有明显游荡性的河段有:沈湾至老河口、牛首至白家湾、雅口至流水沟、转斗湾至浰河口等,共计约 60km 长,占河长的 27%左右。
水库建成后,主槽冲深下切,水流归槽,游荡性逐渐减弱消失。
有的汊道支汊淤死,江心洲变成边滩,河型有向微弯型发展的趋势。
汉江中游丹江口至皇庄段河谷盆地筑有堤防,丘陵带两岸山势开阔。
该段两岸阶地甚远,河宽较大,洪水时河面宽达 2~3km,水流流速较缓;在中枯水时,江心洲密布,支汊纵横,水流主流变化较大。
汉江中游对水流起制约作用的天然和人工节点有 20 处之多。
除节点外,该河段在过去数几十年间陆续修筑了一些丁坝及人工护岸工程,形成局部中低水节点,控制着局部河岸冲刷和水流的横向摆动。
2.2.2汉江下游皇庄至汉江河口段汉江下游皇庄至泽口河段弯曲系数 1.79,有分汊、弯曲和顺直微弯段,此段河道宽窄相间,宽段主泓摆动,洲滩较多。
汊道段有弯曲分汊、单汊、双汊、多汊等形式,共有汊道 14 段,河道单一,弯道较多,弯道之间的过渡段较长。
建库后,由于水流条件的变化,引起顶冲部位的改变,发生切滩,撇弯现象。
汉江下游泽口至仙桃河段河道单一,为微弯段。
其中泽口至彭市河有 7 个弯道,河道弯曲。
彭市河至仙桃河道顺直,两岸土质较好,又受堤防和护岸工程的约束,变化不大。
仙桃至汉江河口河段弯道较多,河道蜿蜒。
受堤防护岸工程的约束,河床不能横向发展,为控制性的弯曲河型。
汉江下游皇庄至汉江河口段节点很少,上下两节点相距甚远,对河势的控制作用较小,由于河岸组成抗冲性较差,河道主要靠护岸工程约束。
河道蜿蜒曲折,洲滩较多,两岸均受堤防约束,河宽逐渐变窄,特别是泽口以下河段更窄,仙桃附近河段两岸堤距仅 470m,并且愈往下游愈窄,汉川附近堤距宽仅 360m,因而河道泄洪能力自上而下逐渐减弱。
总的来说,边滩在行洪期略有冲刷,随着水位的下降,流速减小,边滩局部发生淤积,但总体变化不大,边滩基本稳定。
2.3汉江堤防情况2.3.1流域概况汉江是长江中游北岸最大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支流延展于甘肃、四川、河南三省,于武汉市龙王庙汇入长江,全长1577km。
汉江流域位于东经 106º15’~114º20’,北纬 30º10’~34º20’,流域面积为 159000k ㎡。
西北-东南长约 820 余 km,南北最宽约 320km,最窄约 180km。
流域地势西高东低,由西部的中低山区向东逐渐降至丘陵平原区,西部秦巴山地高程 1000~3000m,中部襄阳盆地及周缘丘陵高程 100~300m,东部江汉平原高程一般为 23~40m 左右。
汉江干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河段位于秦岭、大巴山之间,长925km,占汉江总长的 59%,控制流域面积 95200k ㎡。
上游主要为中低山,占 79%,丘陵占18%,河谷盆地仅占 3%。
丹江口至碾盘山(皇庄)为中游,全长 268km,占汉江总长的 17%,控制流域面积 142000k㎡。
河段流经丘陵及河谷盆地,平均比降0.19‰。
中游以平原为主,占 51.6%,山地占 25.4%,丘陵占 23%。
加入的主要支流左岸有唐白河,右岸有南河、蛮河。
碾盘山(皇庄)以下为下游,长 383km,占江汉总长的 24%,增加集水面积17009k ㎡。
河床坡降小,平均比降为0.09‰。
河道弯曲,洲滩较多,两岸设有提防。
下游平原占 51%,主要为江汉平原,丘陵占27%,山地占 22%。
加入的主要支流有左岸的汉北河。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约 700~1100mm,呈上游递增趋势。
暴雨经常发生在7~10 月,主要暴雨区在白河以下的堵河、南河、丹江和唐白河。
秋季暴雨多发生在白河上下的磨仓山、大巴山一带。
汉江流域地处东亚副热带季风区,多年平均气温为 12~16ºC,月平均气温 7 月份最高约为 24~29ºC,一月最低为 0~3 ºC,极端最高气温在 40ºC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在-17~-10 ºC 之间。
流域径流量以碾盘山(黄庄)为代表,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490 亿m³(统计系列为 1951~1998 年),径流补给主要来源为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