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辣椒栽培技术》PPT课件

《辣椒栽培技术》PPT课件


灰霉病(真菌病害) 遇低温才发生。 白粉病(真菌病害) 一般6 月份始发,可以一直延续到 10 月下旬。
辣椒的虫害
病害名称 蚜虫 茶黄螨 主要发病时间 4月下旬初见,5—9月份为害。 4月中下旬初见,7—9月盛发
棉主要为害期,6—9月为 害果实最烈,一般从3龄开始蛀果。
三、品种选择

选抗病、高产、植株长 势强、市场客商爱收购 的杂交种子种植如:京 红、红冠、浩胜2号等, 于椒品种如:紫红518、 大板椒等。
四、播种准备
(一)、3月15日左右扣棚,育苗棚选择背风向阳处, 忌茄果类茬口,以大中棚为主,大棚高度1.4米以上, 宽6-10米,长10米以上。 (二)、栽一亩辣椒需苗床7平米左右,营养袋4500个 (三)、营养土的配制:用腐熟农家肥1份、河底黑土1 份、田园土2-3份、过筛拌均、每方土拌一斤粉碎的复 合肥或磷酸二铵、50%的多菌灵粉剂0.2斤 拌匀。
辣椒栽培技术
目录
一、辣椒的概述 二、选地 三、品种选择 四、播前准备 五、播种管理 六、田间管理 七、病害防治 八、收获
一。辣椒的概述

辣椒,茄科,原产于墨西哥、中美和南美的冈 底斯山等热带地区,15世纪传入欧洲
二、选地

选地势高、雨季排水性能好的黑五花土或白五 花土等种植辣椒,避免连续种植,也不能与茄 子、番茄、马铃薯等茄科作物连作。
七、病害防治

辣椒病害一般多发生在暴风雨过后,大水漫灌 的低洼处,易发生细菌性病害,用可杀得 2000或代森锰锌加农用链霉素防治。
(一)辣椒苗期病害
病害名 称 发病时间 主要危害 烂种、死苗、猝倒
猝倒病 幼苗出土前——子叶期
立枯病 真叶发生以后,在育苗的中后 主要危害茎基部,站立凋 期发生 枯死亡 灰霉病 发生在苗期出真叶以后 多在叶尖发生,引起叶片 发黄枯死,后扩展至幼茎
六、田间管理

1、移栽前覆膜,移栽时间为5月10日至20日,大行距 60-7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24-30厘米,亩保苗 4200-4500株。 2、定植后浇定植水,缓苗后浇缓苗水,开花时控水 蹲苗8-10天,门椒膨大时亩追施硫酸钾20公斤,并结 合浇水。 3、门椒3厘米时打掉门椒以下所有权及老叶即可。 4、9月2日前亩用乙稀利二两加水30斤进行叶面促熟, 如植株生长过旺,9月10日再喷一次乙稀利。
病毒病 早期蚜虫多的相对发病重
花叶、黄叶,严重时引起 落叶、落花、落果。
(二):辣椒成株期病害
病害名称 主要发病时间 疮痂病(细菌性病害) 久旱遇雨容易发生。 5 月中旬前后开始发病, 6 月 上中旬为发病高峰期。 软腐病(细菌性病害) 常在结果期发生。 7—9 月高温多雨高湿发生严重。 青枯病(细菌性土传病) 一般6月上旬开始发生,6月下旬至7月初发病严重。 炭疽病(真菌病害) 在果实成熟时多发生。6月初,7月—8月盛发。
5月初开始陆续羽化,5—10月为主要为害期,夏秋多雨 时段为害果实为烈。
斜纹夜蛾 7—8月份大发生。
疫病
病毒病
脐腐病
茶黄螨
蓟马
棉铃虫
八、收获

1、9月中、下旬可分批采摘鲜椒出售,也可一 次性采摘,要求采摘下来的鲜椒,果色鲜红、 无病椒、无青顶,无烂 2、如留干椒在下霜之前一次性收割,晾晒至 7-8成干,以手握不出气,手捻不打滑即可采 摘出售,干椒收购标准:紫红色、无病椒、无 杂质、无黄梢。
五、播种管理

1、3月25日前播种,最晚不超过4月1日,每穴一粒种子,平铺 到畦田上,并覆土1厘米。 2、幼苗出土前棚内温度保持在30℃以内,幼苗出土后保持棚内 温度18-20℃,幼苗2-3片真叶前,少浇水,3片真叶后床土见干, 见湿即可,5片真叶后,棚内温度保持在22℃左右,在苗准备移 栽前10天浇一次促长、防病水,每分地用根腐灵1-2两、尿素1.5 斤、锌肥4两、赤霉素0.5克加水350公斤 混均浇根部,该方 法促长、防病效果极好。移栽前5-7天去掉棚膜使棚内温度与棚 外一致。 3、地下害虫防治,用甲胺磷、辛硫磷、敌百虫等拌毒谷诱杀。 4、辣椒要高产多施农家肥,亩施优质农家肥4000公斤以上,如 农肥不足亩施二铵20公斤,尿素5公斤做种肥。
根腐病(真菌病害)
辣椒生长期雨水过多。多发生在定植不久的植株 上。
辣椒疫病(真菌病害) 5月中旬前后开始发病,6月上旬—7月上旬流行高 峰。 病毒病 在秋季遇旱,蚜虫多,病害多发生。主要黄瓜花 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 6—7 月,多叶重型花叶 为主。
(三)、辣椒成株期,其他次要病害:
病害名称 枯萎病 主要发病时间 遇连续降雨,土面受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