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欧阳光明(2021.03.07)GRADUATE THESIS 论文题目:大黄中药材的毒性研究学生姓名:XXX专业班级:11级学院:指导教师:XX 教授2015年5月30日摘要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大约8000多种中药制剂,而在这所有中药制剂中约有800多种制剂里面存在大黄的成分,大黄是我国四种常用药材中最常用的一种,可见大黄是治疗许多疾病中非常重要的一味药材,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上。
大黄与人参、附子、熟地并称中药“四大金刚”,大黄在中药材所占据的地位有目共睹。
但是根据以往的观测和研究,发现大黄有可能会导致肝脏中毒或者有致癌的潜在风险,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大黄中主要成份的毒性比较研究,以及不同地区大黄关于毒性机制研究报道却很少。
大黄在临床治疗上应用非常地广泛,通常情况下使用大黄是没有风险的,但是长时间的或者过多的摄取则会出现一些毒性反应,因此,本篇论文将采用整体动物实验、DNA的微阵列技术等方法研究分析相关数据和并探讨研究产自不同地区的大黄的胃肠毒性,以及大黄中主要成分的毒性研究,并通过科学合理使用炮制,配伍和统一品种等解毒机制,整理一份大黄质量标准。
从而加强对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改善,为大黄的广泛使用和加快中药现代化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黄;毒性;现代研究;减毒对策AbstractAccording to statistics, currently there are more than 8000 kin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and in all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gent about 800 kinds of reagents are rhubarb, rhubarb is China's four kinds of comm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 visible rhubarb is very important in many diseases of medicinal treatment, and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medicine. Rhubarb and aconite, radix ginseng, Chinese medicine and said "big four",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f Rhubarb in the position of be obvious to people. But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found that rhubarb could lead to liver toxic or carcinogenic potential, but so far,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oxicity of the main components in rhubarb, and different areas rhubarb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mechanisms of toxicity are few.Rhubarb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trials, general use of rhubarb is not dangerous, but often eat too much or may have some toxicity, therefore, analysis of relevant data and to explore and study from the side effects of Rhubarb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is consistent with the microarray technology to study the method of this paper will use the whole animal experiment, DNA, through the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n the main components, toxicity in rhubarb, rhubarb finishing a quality standard, through processing, compatibility and unification of varieties and other methods, strengthen the adverse reactions to these drugs improv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widespread use of rhubarb and accelera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eywords: Rhubarb; toxicity; modern research; attenuated Countermeasures目录摘要 ............................................................................................................................. ABSTRACT . (I)第1章绪论 01.1大黄的临床反应 0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第2章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 (2)2.1植物形态 (2)2.1.1掌叶大黄 (2)2.1.2唐古特大黄 (2)2.1.3药用大黄 (2)2.2产地分布 (2)2.3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毒性试验比较 (2)第3章大黄毒性反应现代研究 (4)3.1阻滞脾胃、损耗元气 (4)3.2肝损害 (4)3.3继发性便秘 (4)3.4肾损伤 (5)3.5三致作用 (5)3.6长期毒性研究 (5)3.7影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引起的毒性研究 (6)第4章减毒对策 (7)4.1规范品种,统一标准 (7)4.2炮制减毒 (7)4.3配伍减毒 (7)4.4其他 (8)结论 (9)参考文献 (10)谢辞 (12)注释 (13)附录 (14)第1章绪论中药材的使用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中医药学上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传统中药材对人类的健康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广受患者的一致好评。
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医药已经不仅仅在中国传统医学上占有一席之地,WHO也已经开始留意中药材对人类的健康的影响。
中药的安全有效性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
因此,许多国家希望通过于WHO合作,以达到对自己国家卫生部门草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鉴定。
但是传统的中药材均是根据以前的经验应用于临床治疗,却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作为参考。
虽然在目前医疗保健系统中,中药以有全性高、副作用相对小的优势著称,但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只要是药,都具有两面性,每一种中药的临床反应都是不一样的,传统医药学与机体之间也同样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指的是用药后可以提高生理机能,对于患者的治疗产生积极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用药后造成一些意外反应用,从而进一步对身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1.1大黄的临床反应大黄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功能是泻下,我国现存在45个品种和2个亚种大黄,但是目前能载入《药典》的大黄品种只有3种,即药科植物掌叶大黄和药用大黄、唐古特大黄。
我国最常用的四大药材其中就包括大黄,可见,大黄不仅是治疗普通疾病的重要药材,并且在一些疑难杂症方面,大黄也显示出了非常重要作用,因此大黄在我国医药上使用越来越广泛。
大黄的使用要追溯到二千多年前,是中国传统中药材中最常用同时也是最古老的一种药材。
因为大黄的主要功能是泻下,同时随着人们对健美和时尚追求的提高,许多大黄中成药在减肥、美容等方面越来越受到推崇。
调查发现,市场上大部分的排毒养颜胶囊都含有大黄,但曾因长时间服用而导致继发性便秘,被消费者告上法庭。
《中药辞海》研究表明:因突然停止用药,不同程度地出现继发性的便秘的原因是它作用靶器官可能是结肠,不仅会影响结肠神经、细胞,还会使结肠黑发生病变,而且同时会增加细胞的癌变的概率。
中科院药物研究表明,大黄的作用不仅具有活血解毒、逐癖通经、祛热通肠的功用,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的作用,但一旦长时间服用,在某种程度上,这类药品会像毒品一样,让人产生依赖性甚至成瘾,从而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用于临床治疗时不可高剂量和长时间用药,亦不可经常用药。
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中,因为很少出现因服用大黄而直接或者间接造成中毒的事件,并且合适剂量的大黄还具有利尿等作用,所以被广泛地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肝炎和慢性肾炎等疾病[1]。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目前一些文献表明,长时间或大剂量服用大黄可能会使肝肾中毒,甚至有致癌的潜在风险,但到目前为止结论仍然是一个巨大的争议,因为目前仅限于对大黄单一成分如大黄素的长期毒性的研究,并且这些研究仅仅是针对于某一些动物,实验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中医的治疗需要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因此,对大黄多种主要成分的毒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到目前为止大黄中分离鉴定元素达80余种,但是对大黄毒性成分研究也仅限于以蒽醌,蒽醌类等的毒性的比较和研究[2]。
而对大黄药理学和毒理学活性等却未见文献报道,大黄的主要毒性物质基础不明确,没有明确具体的毒理机制[3]。
所以利用整体动物实验,体外毒性试验并结合DNA的微阵列技术,全面系统地研究毒性大黄,寻找主要毒性靶器官以及大黄的主要有毒物质成分,探讨其可能的毒性机理才是进一步深入研究大黄毒性的重点方向。
另外通过比较不同种类以及不同地区的大黄之间的毒性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大黄毒性进行客观真实性的综合评价,为临床安全用药规范适应人群,及大黄的合理的使用剂量和治疗,以及对所谓的含有蒽醌类和其他有毒成分的中药研究与示范的安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保障科学中药的巨大优势和良好的信誉,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2章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2.1植物形态2.1.1掌叶大黄多年生草本,茎高2米。
基生叶宽卵形,掌状5-7中裂,裂片呈窄三角形。
圆锥花序顶生,花紫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