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 活性污泥法4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 活性污泥法4


V

QcY Sa Se X V 1 Kdc
(3-35)
式中:
Q—曝气池的设计流量(m3/d);
θ—设计污泥龄(d),高负荷时取值0.2~2.5;中负荷时为5~15,低负荷时
取值20~30;
Y—污泥产率系数,在200C时以BOD计,Y=0.4~0.8,如处理系统无初沉
池,Y值须通过试验确定;
关键在于正确选用a’、b ’值,求定方法:
(1)试验法 通过试验取得数据或归纳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数据,以
1
为横坐标,以 O2 为纵坐标。通过图解法求定。
NS
(2)经验值 QS r
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的计算与设计
曝气池的需氧量随BOD—污泥负荷率(Ns)而 变化,二者之间关系经验数据见下表。
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的计算与设计
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的计算与设计
空气管道计算,根据流量(Q)、流速(v)按排水工程下册附录2选定管径, 然后在核算压力损失,调整管径。
在计算确定BOD—污N泥S 负0荷.0率12的95基S础e1.1上918,(还3必-3须2)进一步复核相应的污
泥指数SVI是否在正常运行的允许范围内
生活污水
一般而言,对于城市污水BOD—污泥负荷率多取值为 0.3~0.5kgBOD5/(kgMLSSd),BOD5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 污泥吸附性能和沉降性能较好,SVI值在80~150之间。
Kd值应按当地冬季和夏季的污水温度加以修正,修正公式为:
式中:
KdT Kd20
T 20 T
KKdd2T0——T200C0C时时的的KKd值d值((d-d1)-1) θT—温度系数,取值1.02~1.06,一般为1.04。
剩余污泥量的计算
根据污泥表观产率系数计算
X
YobsQ Sa
率也不同,有机物降解效果也不同。因此确定BOD污泥负荷率,
应根据处理后出水BOD5值(Se)考虑。 完全混合式:
根据式(2-38)得:



Sa Sa
Sa Se X vt
Se 故
K2Se
Sa Sa


Se
(3-32)第二章P99 (3-33)

f MLVSS X v MLSS X
Xr

10 6 SVI
r
(3-33)
式中:
Xr——回流污泥浓度,mg/L; SVI ——污泥容积指数,mL/g;
r——考虑污泥在二沉池中停留时间、池深、污泥厚度 等因数的有关系数,一般为1 .2左右。
混合液污泥浓度(X)的确定
(2)混合液污泥浓度
V, Se, X Q
曝气池
S0
忽略在曝气池中的增长
r
R——污泥回流比;
(3-34)
根据污泥回流比R 确定污泥浓度X 或根据污泥浓度X
X——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mg/L;
确定污泥回流比R
Xr——回流污泥浓度,mg/L。
曝气池(区)容积的计算
曝气池(区)容积按污泥龄(θ c)进行计算
依据式(2-56)得:
Xa

cY S0 Se t1 Kdc
第四节 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
第3模块:阐释活性污泥法降解有机物工艺问题
第3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气体传递、曝气池和曝气设备 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及运行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 评价活性污泥的重要指标 活性污泥法降解有机物的过程 活性污泥工艺的发展与演变
双膜理论 氧转移原理 需氧量的计算 供氧量及供气量的计算
2.鼓风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鼓风曝气系统包括:鼓风机、空气输送管道(干管、支管及分支管)。 鼓风曝气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空气扩散装置的选定,并对其进 行布置空气管道布置与计算,鼓风机型号与台数的确定,鼓风机 房的设计。
(1)空气扩散装置的选定与布置 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①应具有较高的氧利用率(EA)和动力效率(EP); ②不易堵塞,出现故障易排除,便于维护管理; ③构造简单,便于安装,造价及成本低; ④污水水质、地区条件及曝气池池型、水深等。
在寒冷地区修建的活性污泥法系统,曝气池应采用较低的BOD— 污泥负荷率,一般不宜高于0.2kgBOD5/(kgMLSSd),以在一 定程度上补偿由于水温低对生物反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混合液污泥浓度(X)的确定
(1)回流污泥浓度
回流污泥来自二沉池,混合液在量筒中沉淀30min后形成的污 泥基本可以代表混合液在二沉池中形成的污泥。
O2 a'QS r b'VX V
见(3-27)
O2

QS0 Se
0.68

1.42XV
见(3-29)
由(3-27)得:
O2 QSr
O2
a'
b' NS'
(3-37)
式中:△O2—去除1kgBOD5的需氧量; NS ‘—BOD-污泥去除负荷率。
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的计算与设计
主要依据:水质水量资料 生活污水或生活污水为主的城市污水:成熟设计经验 工业废水:试验研究设计参数
工艺流程的选择
流程选择是活性污泥设计中的首要问题,关系到日后运 转的稳定可靠以及经济和环境效益,必须在详尽调查的基础 上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得到先进合理的流程。
需要调查研究和收集的基础资料: 1. 污水的水量水质资料 水量关系到处理规模,多种方法分析计算,注意收集率 和地下水渗入量; 水质决定选用的处理流程和处理程度。 2. 接纳污水的对象资料 3. 气象水文资料 4. 污水处理厂厂址资料 厂址地形资料;厂址地质资料。 5. 剩余污泥的出路调研
SXK和eVd—夏——处季衰混理的减合水污系液的水数挥B温(发O度d性D-1值加悬)(以浮,m修固20g正0体/CL,平时)修均的;正浓常公度数式(值为m为g:0/.L0)4~;0.075。Kd值应按当地冬季
KdT Kd20
T 20 T
式中:
KKdd2T0——T200C0C时时的的KKd值d值((d-1d)-1) θT—温度系数,取值1.02~1.06.
BOD—污泥负荷率具有微生物对有机物代谢方面的含义,容积 负荷率则纯属经验数据; 正确、合理和适度确定BOD-污泥负荷率(NS)和混合液污泥 浓度(X)(MLSS)是计算曝气池(区)的关键。
BOD—污泥负荷率(NS)的确定 (1)按处理后水BOD5值(Se)计算
污泥负荷率实质为F:M值。微生物增殖期不同,污泥负荷
故 X X v (3-34)
f
将(3-32)、(3-33)、(3-34)代入(3-30)得:
Ns
QS a XV
Sa Se f
X vt

K2Se f

(3-35)
BOD—污泥负荷率(NS)的确定
K2值的确定: 完全混合式曝气池:
城市污水:K2=0.0168~0.0281 工业废水:
根据计算出的总供气量和每个空气扩散装置的通气量、服务面积、 曝气池池底面积等数据,计算确定空气扩散装置的数目,并进行 布置。
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的计算与设计
(2)空气管道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①一般规定 空气管道系统是从鼓风机出口到空气扩散装置的空气输送 管道,一般使用焊接钢管。 小型污水处理站的空气管道系统一般为枝状,而大、中型 污水处理厂则宜联成环状,以安全供气。 空气管道一般敷设在地面上,接入曝气池的管道,应高于 池水面0.5m以免产生回水现象。 空气管道的流速:干、支管为10~15m/s,通向空气扩散装 置的竖管、小支管为4~5m/s。 ②空气管道的计算 空气管道和空气扩散装置的压力损失,一般控制在14.7kPa (1.5m)以内,其中空气管道的总损失控制在4.9kPa(0.5m) 以内,空气扩散装置的阻力损失为4.9~9.8kPa(0.5~1.0m)。
曝气池容积计算方法
剩余污泥量的计算方法
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 的计算与设计
设计及运行中的重要问题
活性污泥系统工艺设计
应把整个系统作为整体来考虑,包括曝气池、二 沉池、曝气设备、回流设备等,甚至包括剩余污泥的 处理处置。
主要设计内容: (1) 工艺流程选择(包括运行方式与曝气池型); (2) 曝气池容积和构筑物尺寸的确定; (3)需氧量、供气量的计算和供氧系统设计; (4)污泥回流量、剩余污泥量的计算与污泥回流设备设计。 (5)二沉池的工艺设计;
V=200×4.5=900m3
剩余污泥量的计算
1.根据污泥产率或表观产率系数计算
根据污泥产率系数计算
X Y Sa Se Q KdVXV
式中:
见(2-48)
△X——每日增长(排放)的挥发性污泥量(VSS),kg/d;
Q(Sa-Se)——每日的有机物降解量,kg/d;
VXV——曝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总量,kg;XV=MLVSS; Y——污泥产率系数(kgVSS/kgBOD5),200C为0.4~0.8; Kd ——衰减系数(污泥自身氧化率), kgVSS/kgVSSd或d-1, 200C为0.04~0.075。
曝气池容积计 算方法
污泥负荷法 污泥龄法
水力停留时间
曝气池(区)容积的计算
BOD—污泥负荷率: 曝气池内单位重量(干重)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能够 接受,并将其降解到某一规定额数的BOD5重量值。
式中:
Ns

QSa XV
V QS a XN S
(3-30)
NS—BOD—污泥负荷率,kgBOD5/(kgMLSSd); Q—污水设计流量,m3/d; Sa—原污水的BOD5值,mg/L或kg/m3; X—曝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mg/L或kg/m3; V—曝气池容积,m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