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历史必修一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上课)
历史必修一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上课)
史论总结 欧洲一体化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由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个经济领域。 (2)由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军事、外交领域。 (3)成员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2.影响 (1)对欧洲 ①欧共体的出现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它发展为强大的政治经济实体, 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政局日趋稳定。
②促进了欧共体内部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促进了欧共体国家经济的发展。 (2)对世界 ①欧共体在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加上日本的崛起,动摇了美国霸 主的地位,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②欧共体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的政治经济关系,给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经 济领域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以有力地支持。 ③欧共体的形成和发展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发展,有 利于欧洲乃至世界的安全。
(2)主张和宗旨: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 义,主张用 和平共处 代替“冷战”,实行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 3.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影响 (1)标志着 第三世界 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2)开始改变了由 超级大国 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误区警示 图解历史
曲折中发展。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西欧各国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2)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较快发展,要求摆脱美国控制。 (3)西欧各国强烈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形成 (1)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宣布成 立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 同体。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背景 (1)二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诞生了许多新 兴独立国家。 (2)两极对峙的国际格局,使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它们 积极谋求维护自身 独立 、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 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确立了 独立、自主、不结盟和 非集团 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易错提醒 思维点拨
易错提醒
欧洲国家联合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 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不是欧共体成立的根本原因。
思维点拨
欧洲走向联合的条件 (1)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太大差异,经济联系也比较密切。 (2)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 (3)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 (4)都强烈要求恢复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5)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
(2)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 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3)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断合作,建立了关税同盟 , 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3.影响 (1)政治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2)随着实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力图推行 _独__立__自__主_的外交政策,使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对 欧洲的政策。
史料
主题二 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及影响
图一 日本“入常”
图二 不结盟运动标志
思考 (1)图一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图二有何象征意义?
答案 问题: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意义:象征不结盟运动独立自主、和平、中立的政策和目标。
(2)结合以上史料,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是什么?有何影响? 答案 表现: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影响:这些力量的不断发展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向 多极化方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进入国际政治舞 台,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2)影响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有利于世界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 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1)美国的扶植:“冷战”爆发后,美国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从 单独占领转而扶植日本。 (2)日本政府推行 民主化 改革,铲除了明治维新以来残存的封建因素,为经 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3)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采取了制定 经济计划 等方 式,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2.经济高速发展的表现: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一跃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史论总结 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趋势 (1)多极化是一种趋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 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政治新格局。 (2)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 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3)多极化趋势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差距的逐步缩 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第 三世界国家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不结盟运动兴起)。
误区警示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结盟,而是不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结盟; 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 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
图解历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主题一 欧洲的一体化
探究点1 欧洲一体化的原因 史料 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 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 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考 据史料回答,欧洲政治家们认为“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理 由是什么? 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受 到来自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威胁。
拓展提升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日本关系的演变
时期
关系
二战胜利后至1947年 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日本追随美国
1947年~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以来
美国扶植日本 日本与美国、西欧形成鼎立之势
2.战后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②具体原因 a.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 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b.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 世界霸主的地位。 c.苏联与中国、东欧诸国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空前激化,社会主义阵营不 复存在,从中分化出独立的力量。
探究点2 西欧走向联合的影响 史料
漫画一 创作于1951年
漫画二 创作于1963年
思考 (1)漫画说明西欧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西欧由在政治、经济上依赖美国,转变为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 争对手,政治上力图摆脱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答案 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力 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日本、不结盟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以 运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重点)
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归纳世界格局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 的原因。(重难点)
3.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 (1)改变了日本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 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 方位外交。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了美、日、 西欧 三足鼎立的局面。 (3)经济的多极化,既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 两极格局 的冲击。
思维点拨
思维点拨
日本崛起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资本主义 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