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而IBQ≈EC/RB,因此当RB一经 选定,IBQ也就固定不变,故该电路又 称为固定偏置电路。
12
2. 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利用晶体管的特性曲线,通过作图来分
析放大器基本性能的方法,称为图解法。 图解法既可求取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又可分析放大器的动态过程。
13
晶体管是一非线性元件,即其集电极电 流IC与集-射电压UCE之间不是直线关系,而 是图2-13所示的输出特性曲线的关系,但 UCE=EC-ICRC则是一线性方程。
+EC
量。并保证集
电结反偏。
C1
RC
C2
T
RB
EB
4
RC的值一般为几 千欧到几十千欧。
C1
集电极电阻,
+EC 将变化的电流
转变为变化的
RC
电压。
C2
T
RBBiblioteka EB5RB的值一般为几
十千欧到几百千
欧。
+EC
C1
基极电源与 基极电阻
RC
C2
RB EB
T 使发射结正偏,
并提供适当的 静态工作点。
6
电路改进:采用单电源供电 +EC
8
二.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放大电路没有输入信号时的工作状态称 为直流工作状态或静止状态,简称静态。
静态分析的目的就是确定放大电路的静 态(直流)值,IB、IC和UCE。
这些值可以在晶体管特性曲线上确定一 个点,称为静态工作点(quiescent point), 用Q表示,分别记为IBQ、ICQ和UCEQ。
交流通路
uo
RB
RC RL
23
交流负载线:由
交流通路可以看到, 输出电压uo实际上加 于 R’L上, R’L就是放 大器交流通路的等效 负载,简称交流负载, 为 RC//RL。
有交流输入时,反
应输出回路中总的电 压与电流关系的直线 称为交流负载线。
EC
IC
Q1
RC
交流负载线
Q IB
UCE Q2 EC
iBE波形
uBE波形
19
根据iB的 变化,可
得到iC及 uCE的变 化曲线。
uCE中的 交流分量
输出,即
为uo。
iC波形
uce波形
20
从上述讨论可知:
①当输入交流信号电压ui加到放大器的输入端 后,晶体管基极和集电极的电压uB、uCE和 iB、iC电流都是由两部分叠加而成:一部分 是静态直流分量IBQ、ICQ、UBEQ、UCEQ;另 一部分是输入交流信号后引起的交流分量 ube、ib、ic、uce、uo。
过Q点作一条直线,斜率为:
1 RL
24
比较放大器的直、交流负载线可知: ①根据电阻并联的规律知,R’L<RC,故应有
tga’>tga,因此交流负载线比直流负载线陡。 ②从输出电压波形看到,带载后,输出交流
信号电压uo要减小。 ③在外接负载RL趋向于无穷大(相当于开路)时,
R’L≈RC,交、直流负载线重合为同一条直 线。
这就要求静态值既要符合非线性元件晶 体管T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同时又要符合 电路中线性元件上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显 然,只有曲线与直线的交点才能同时满足两 者要求。这一交点即为静态工作点。
14
15
(1)在给出的输出特性曲线上作直流负载线
RB RC
+EC IC UCE
根据UCE=EC–ICRC 确定横轴上的 点N(IC=0)和纵轴上的点M (UCE=0),直线MN即为直流 负载线。
C1
RC
C2
T
可以省去
RB
EB
7
RB需要 相应地
提高阻 值。
RB C1
+EC
RC
C2
T
参考点
单电源供电电路
在晶体管电路中, 通常将输入电压、 输出电压以及电 源的公共端称为 “地”用⊥表示, 但并不见得真的 接到大地,只是 以“地”端为零 电位,作为电路 中各点电位的参 考点。换句话说, 电路中各点电位 的极性和数值, 如不特殊注明, 都是指该点相对 于“地”的电位 差。
9
1. 用直流通路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EC
RB RC C1
C2
T
开路
开路
直流通道 +EC
RB RC
10
直流
计算公式如下:
通道
I BQ

EC U BE RB

EC RB
+EC RB RC
ICQ I BQ ICEO I BQ
UCEO EC ICQ RC
11
在本放大电路中,电源电压EC和 集电极电阻RC的大小确定后,静态工 作点的位置就仅取决于偏置电流IBQ的 大小。
EC IC RC M
与输出 特性的 交点就 是Q点
直流
Q IB
直流通道
负载线
N UCE
EC
16
由于它是由直流通路得出的,且与集电 极负载电阻Rc有关,故称为直流负载线。其 斜率为tga=1/Rc,Rc愈小直线愈陡。 (2)求基极偏流IB:IB≈EC/RB。 (3)直流负载线MN与曲线IB的交点Q即为放 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它所对应的值即为静态 值IBQ、ICQ和UCEQ。
17
三.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当有交流信号输入时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称为动态。
动态分析是在静态值确定以后分析信号 的传输情况,主要考虑电流和电压的交流分 量。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 路法。
18
1. 图解法
(1) 输出端开路 时的工作状 态 确定静态工 作点后,根 据输入信号 ui的变化, 可得到uBE及 iB的变化曲 线。
②由图可见,uo>ui,输入信号ui通过放大器 后被放大了,而且放大后没有改变原来的形 状,但在相位上相差180°。
21
(2)交流通路和交流负载线: 实际应用中,放大器总是带负载的,如
带下一级放大器,也可能带一个表头或喇叭、 显示装置中的偏转板等。
对于低频交流信号,这些负载可简化为 一个负载电阻RL。放大器带负载时,相当于 图2-17(b)中接入了虚线部分。
22
交流通路:由于电
容入器RLC对2的静隔态直工作作用点,和接直 流负载线均无影响。集 电分极不电 能流 到达iC中负的载直RL流。成但 其交流成分iC,除了通 过还通RC过和由ECC构2和成R的L组支成路的外,ui 支路。对交流信号而言,
电容和直流电源均可视
为短路,因此可画出放
大器带负载时的交流通 路,
25
(3)电压放大倍数: 放大器的放大对象是变化量,其放大能
第三节 基本放大电路
1
一.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放大元件iC= iB,
+EC
工作在放大区, 要保证集电结反
偏,发射结正偏。
C1
RC
C2
T
输入 ui
RB EB
uo 输出
2
耦合电容
C1
+EC
RC
C2
T RB
EB
隔离输入输 出与电路直 流的联系, 同时能使信 号顺利输入 输出。
3
集电极电源,
为电路提供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