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导手册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导手册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社区(小区)建设指导标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暗访测评验收在即,其中社区创建在整个验收体系中占有重要分值,直接影响测评验收总成绩,为确保该项工作无遗漏、不失分,稳步扎实推进,现将有关社区主要指标重新梳理、印发,请各街道严格对照执行。

一、宣传氛围1、社区居委会各出入口、公共广场、服务中心、路灯杆等显著位置要展示市民公约、张贴社区居民公约(社区居民公约要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广泛刊播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讲文明树新风”、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图说我们的价值观”通稿、文明出行、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公益广告。

社区设置的公益广告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风尚有机融入到各类生活场景之中,做到抬眼可见、举足即观。

2、社区居委会显著位置设有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的宣传栏或橱窗。

具体要求:宣传栏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栏”标题。

主要包括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市民公约、XX社区居民公约、文明礼仪教育,四德工程建设,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最美人物、时代楷模、凡人善举推荐评选及学习情况等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倡导市民热爱小区,形成文明风尚,提高全民素质。

3、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要运用展板、墙体悬挂、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宣传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居民小区每栋居民楼对外侧面楼体及楼道内要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公益广告。

5、社区居委会要广泛深入开展创城知识宣传,创城知识入户率、知晓率达到100%。

二、硬件设施1、居民小区门口设置“市民活动指示牌”,标识出“社区综合文化站、市民学校、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志愿服务站、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站)”等路线及位置。

2、居民小区基础设施完善。

要达到路平、灯亮、水通、盖齐,路沿石整洁无缺损、路面硬化无死角、无坑洼积水现象,无露天排水沟渠的基本要求。

3、小区居民有市民健身场所,有晨晚练体育活动点,有场地和器材,设备维护及时,无被挪用或侵占损坏现象。

三、治安管理城市社区有符合标准的物防、技防、人防、消防设施(物防:有传达室、警卫室;技防:有监控室,重要位置有摄像头;人防:有安保人员、有巡逻记录);无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现象。

四、小区秩序1、小区要实行物业化管理,要有业主委员会,鼓励引入物业公司,健全社区管理与服务体制。

2、小区内无擅自改造、搭建的铁皮屋、板房、棚厦、门店、住房等各类建筑物、构筑物。

3、小区内无占道经营,超门头经营行为。

4、小区内不能随意晾晒衣物,确需晾晒的要设定专门指定的晾晒区域。

5、小区要合理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引导机动车按要求有序停放。

6、小区内建设非机动存放车棚或临时停放区。

7、加强社区管理群众参与,留存社区居委会、社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共同商讨文明创建、设施改造等社区重大事物有关资料。

8、有经营场所的,对经营性公共场所管理规范有序;有超市的,超市无过期、变质、伪劣食品;有餐饮店的,餐饮店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无脏乱差现象,无露天烧烤、乱排油烟现象。

9、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明确,群众治保组织健全,专兼职的社会治安联防队伍人员齐整,值班人员按时到位;减少邻里纠纷,调解、帮教成功率高。

五、环境卫生1、小区内要有专门的保洁队伍,做到小区内无卫生死角,道路两侧无明显垃圾,路面无果皮、纸屑、方便袋等零散垃圾,可视范围内无烟头;生活垃圾做到定点投放、分类收集、日产日清,垃圾房、箱(桶)完好、整洁,无建筑垃圾,无乱堆乱放。

2、小区内所有楼体、楼道、墙体要保持整洁,玻璃无污秽破损,无非法小广告、牛皮癣,杂物堆积,对楼道墙体要全部进行粉刷,立面改造,社区门头、墙体不得存在危险坠物、残破等有碍观瞻现象。

3、加强绿化管护,树穴、绿化带内无裸露土地,无烟头、垃圾。

要及时对苗木花草进行施肥、浇水、修剪,清除绿地内杂草杂物及居民的庄稼和树木,及时补植所缺的苗木。

对闲置的绿化用地要进行绿化,对绿化效果较差的绿地要进行改造更新。

绿地内苗木长势良好、修剪及时、造型美观,无杂草、死树枯枝,无占压、毁坏绿地的行为。

4、小区内必须建立楼长负责制,选拔推举有威望有能力能负责的同志担任楼长,主要负责楼道内杂物、小广告等乱贴乱画的清理,楼道内卫生的监督管理。

楼前机动车辆的引导规范停放,非机动车辆的有序摆放和整理。

六、三室一站1、综合文化站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正常运行,要向居民开放,做到制度健全、有活动记录、有活动项目、有开放时间,设备维护及时,无被挪用或侵占现象。

2、社区建有专属或共享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中心,按照妇联“十有”标准开展有关活动。

要有管理制度,并上墙张挂。

有工作记录,有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文字、图片资料等。

3、社区有未成年人开展文体活动的设施、场所和活动安排,文化活动中心(站、室)设有未成年人专属或共享的活动场所,定期开展未成年人文体活动。

要有管理制度,并上墙张挂。

有工作记录,有未成年人开展活动的文字、图片资料。

(以社区服务设施现有情况、社区原始记录为考核依据,以社区居民群众满意度为主要评价标准。

不以悬挂牌子,建立该项工作的专门台账等作为考核要求)。

4、社区有专属或共享的志愿服务站,有管理制度,并上墙张挂。

有工作记录,有开展活动的文字、图片资料。

七、文明素养1、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询问。

2、小区或村庄内无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损坏花木、吵架、斗殴、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行为。

3、社区招募专业人员组成志愿服务团队,与相关职能单位组建的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如医院组织的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消防队组建的消防知识宣讲队)联合,定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专业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

留存依托网络平台进行社区志愿者招募及登记注册、志愿服务记录、社区志愿者关系转接、志愿者兑换服务、对志愿者褒奖激励、开展志愿者培训相关资料。

4、定期开展道德模范事迹展览展示、基层巡讲、“故事会”巡演以及道德模范“传帮带”等学习宣传活动,并留存相关资料。

5、利用传统节日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活动,留存活动资料。

邹城市创城指挥部办公室2017年6月19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操作手册前言实地考察是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的主要方法之一,全面做好实地考察的有关工作,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的要求,对有关实地考察的内容要求进行了汇总整理,起草编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操作参考手册》,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实地考察备查单位学习贯彻测评体系、开展创建工作提供指导,以进一步对照实地考察内容要求,查找存在问题和差距,落实整改措施,明确努力方向,以一流的工作成绩,迎接中央文明委和省文明委的测评验收,以实际工作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一、实地考察点共性要求为认真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根据《测评体系》要求,实地考察点共性要求有:(一)广泛发动群众。

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全面动员本地区本部门的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坚定目标,凝聚力量,积极关心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充分发挥广大干群在创建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分添彩。

(二)做好材料准备。

各实地考察点要对照测评要求,认真准备各相关台帐材料,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反映本单位本部门的创建工作。

(三)营造优美环境。

要认真做好实地考察点的环境洁化、序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工作,保持内外环境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整齐有序,周边环境和谐美观,以优美的环境展示全市文明创建水平。

(四)造浓宣传氛围。

要充分利用本地本部门的宣传橱窗、电子荧屏、黑板报栏等宣传阵地,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文明市民公约、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等内容,不断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五)展示城市形象。

规划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公共建筑、雕塑、广告牌、路灯、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实用,标牌广告用字规范,与居住环境相和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气氛祥和;街道、车站(火车站、长途汽车客运站)和农贸市场等卫生整洁;市民为人和善,精神面貌良好。

二、实地考察点个性要求1、街道(1)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街道成立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有相应的成立文件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公示在宣传栏;积极指导、协调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有2017年工作计划,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关于文明创建的活动要求,开展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和“邻里节”等文明创建活动,有相关活动记录等材料。

(2)做好法律援助与服务工作。

街道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有调解委员会的组织网络、成员名册和工作制度;设有街道纠纷调解的工作场所和明显标志;有2017年纠纷调解的原始记录;有调解经费保障。

(3)加强市民学校、道德讲堂、志愿服务活动建设。

街道开设市民学校,教育培训制度健全;有“市民学校”、“志愿服务中心”标牌,有师资队伍名册;教育培训活动形式多样,有2017年市民学校、道德讲堂的教育培训活动记录。

按照志愿服务制度化要求和《社区志愿服务方案》,指导社区因地制宜设计社区志愿服务流程。

开展邻里互助、党员志愿者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

(4)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街道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并能即时登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

(5)加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

街道设有综合性多功能室内文化活动场所,长期向社区居民开放,有相关工作制度和开放记录;多功能室内文化场所坚持公益性,无被挤占、挪用现象;积极利用文化活动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有2017年文化活动记录等材料。

(6)加强科普宣传。

街道设立科普活动场所,有科普宣传活动阵地;利用科普活动场所经常开展科普活动,有2017年科普活动的活动计划、活动日期和参加人次等相关记录材料。

(7)环境整洁有序。

无违章搭建现象,“门前责任制”落实到位;无违规违章占道经营现象,卫生状况良好;无盯人拉客、盯人散发小广告现象;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广告牌和单位铭牌现象;秩序良好,无污言秽语、吵架斗殴现象。

(8)创建工作氛围浓厚。

在辖区范围内主要路口、繁华路段设置1—2块、不低于20平方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

有2000平方米以上(不包括市直主管单位印制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9)市民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询问。

(10)非遗工作相关文件,包括有意见、有部署、有活动、有成效、有督查等相关证明材料。

(11)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站、室)开辟未成年人专属或共享的活动场所。

有专人负责管理维护,为未成年人放学后和节假日开展活动提供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