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联邦大厦墙柱爬升模板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地下4层,深17.45m,地上85层,建筑高度342m,为欧洲最高建筑,世界最高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建筑平面形状为弧线三角形,标准层建筑面积3000m²,标准层高3806mm,非标准层高3137、3287、3460、4152、4548、5376、5536、5882、5982、7266、7612mm。
与墙柱相邻的楼板厚度350mm。
核心筒主体呈梯形,建筑面积415 m²,包括楼梯间等其它墙体在内共546 m²。
墙体起始厚度分别为1200、1000、600、300mm,至建筑顶部时1200、1000mm部位的墙体变为400mm, 600、300mm墙体厚度不变。
建筑物3边共有26根矩型柱,随建筑高度变化,有2边的柱距及平面位置内收,柱中心最大偏移8.04m。
柱截面起始尺寸分别为4000×2000、3600×1800、至建筑顶部时柱截面尺寸为900×450、1100×550、1200×600。
为了确保合同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经过考察、研讨、评审、创新和试验,本工程决定采用成熟的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二,爬模概况1,爬模的定义:爬升模板是依附在建筑结构上,随着结构施工而逐层上升的一种模板,当结构凝土达到拆模强度而脱模后,模板不落地,依靠机械设备和支承体将模板和爬模装置向上爬升一层,定位紧固,反复循环施工。
爬模是适用于高层建筑或高耸构造物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先进模板施工工艺。
2爬模与滑模的主要区别:1) 滑模是在模板与混凝土保持接触互相摩擦的情况下逐步整体上升的。
滑模上升时,模板高度范围内上部的混凝土刚浇灌,下部的混凝土接近初凝状态,而刚脱模的混凝土强度仅为0.2~0.4Mpa。
爬模上升时,模板已脱开混凝土,此时混凝土强度已大于1.2Mpa,模板不与混凝土磨擦。
2) 滑模的模板高度一般为900~1200mm,两面模板之间形成上口小下口大的锥度。
高层建筑爬模的高度一般为标准层层高,墙的两面模板均平行安装,相互之间以穿墙螺栓紧固。
3, 本工程爬模的选择本工程采用的是一种新型液压爬模施工工艺,以100KN液压千斤顶为爬升动力,Φ83X8钢管为工具式支承杆,以达到一定强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支承体,带动模板及爬模装置一起向上爬升。
爬升一层墙柱,浇筑一层楼板,以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这也是本工艺比其它爬模(楼板滞后若干层浇筑)要好的显著地方。
4, 液压爬模的特点液压爬升模板是滑模和支模相结合的一种新工艺,它吸收了支模工艺按常规方法浇注混凝土,劳动组织和施工管理简便,受外输送条件的制约少,混凝土表面质量易于保证等优点,又避免了滑模施工常见的缺陷,施工偏差可逐层消除。
在爬升方法上它同滑模工艺一样,提升架、模板、操作平台及吊架等以液压千斤顶为动力自行向上爬升,无需塔吊反复装拆,也不要层层放线和塔设脚手架,钢筋绑扎随升随绑,操作方法安全,一项工程完成后,模板、爬模装置及液压设备可继续在其它工程通用,周转使用次数多。
采用液压爬模工艺将立面结构施工简单化,节省了按常规施工所需的大量反复装拆所用的塔吊运输,使塔吊有更多的时间保证钢筋和其它材料的运输。
液压爬模工艺在N层安装即可在N 层实现爬模。
爬模可节省模板堆放场地,对于在城市中心施工场地狭窄的项目有明显的优越性。
液压爬模的施工现场文明,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保证。
液压爬模适用于全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核心筒、钢结构核心筒,高耸构造物、桥墩、巨形柱等。
5,液压爬模施工的基本程序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爬模从地下4层开始,当基础底板完成,并绑扎完地下4层墙体及柱体钢筋后,即可进行爬升模板及爬模装置安装。
当首次墙柱混凝土浇注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脱模,模板开始爬升,钢筋绑扎随模板爬升进行。
当模板爬升到上层楼面后,楼板钢筋混凝土随后逐层跟进施工,其间上层爬模紧固,待楼板混凝土浇注完,上层墙柱即又开始浇注。
爬升模板按标准层高配置,在非标准层施工时,爬模可进行2次(如图所示)。
根据结构平面变化情况,核心筒及靠观光电梯一侧的柱子从地下4层开始爬模至85结构顶部止;其它两侧柱子在45~57层被双柱取代的,在45层拆除,改用支模方案,其它从地下4层开始爬模至66层止,66层以上柱子采用支模施工方法。
爬模安装施工程序图,按爬模施工程序进行正常爬模施工。
安装全部吊架、滑道、防坠装置和安全网。
3,浇筑墙体混凝土并养护,当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后,拆除穿墙螺拴,模板爬升到上层后,安装外模下包模板,施工楼板,安装吊架、支座和滑道。
在地下四层绑扎钢筋,按标准层高支设模板,预埋挂钩螺栓。
安装爬模装置。
调试液压油路系统,检查验收爬模安装质量。
爬模剖面示意图三,液压爬模装置构造 1,墙体爬模构造1)模板系统由定型整体全钢大模板、下包模板、阴角模、阳角模、钢背楞、穿墙螺栓、铸钢螺母、铸钢垫片等组成。
2)液压提升系统由提升架立柱、横梁、斜撑、活动支腿、滑道夹板、支座、挂钩、钢牛腿、导轨滑轮、柱核心筒剪力墙防坠装置、液压千斤顶、支承杆、液压控制台、各种孔径的油管及阀门、接头等组成。
3)操作平台系统由操作平台、吊平台、中间平台、上操作平台、外挑梁、外架立柱、外架梁、围圈、外架斜撑、栏杆、安全网等组成。
核心筒与群柱围圈之间设走道桁架。
2,柱子爬模构造1)模板系统由可调截面钢柱模板、宽度调节模板、圆柱模板、长边柱模滑轮支座、短边柱模吊杆及滑轮、对拉螺栓、铸钢螺母、铸钢垫片等组成。
2)液压提升系统由提升架立柱、上横梁、下横梁、斜撑、滑道夹板、液压千斤顶、支承杆、套管、液压控制台、各种孔径的油管及阀门、接头等组成。
3)操作平台系统由外挑梁、外架立柱、围圈、围圈连接槽钢、横向操作平台挑架、外架斜撑、栏杆、安全网等组成。
群柱围圈之间设旋转伸缩调节丝杠。
3, 模板系统1)模板形式墙模板采用定型整体全钢大模板,柱模板采用可调截面钢柱模板。
考虑到运输车辆净空尺寸,标准模板宽度定为2400mm-600mm,非标准模板宽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模板高度依据标准层高确定,本工程标准层高3806mm,楼板最厚350mm,内墙模板及柱模板高度定为3456mm,外墙模板(用于电梯井筒及楼梯段)比内墙模板底部长450mm,以下包楼板,外墙模板高度3906mm。
内外模板厚度86mm,面板厚度6mm,墙模允许承受混凝土侧压力60KN/m2,柱模允许承受混凝土侧压力80KN/m2。
全钢大模板示意图2)爬模对模板的要求①模板定型化,模数化,模板刚度好,面板平整光滑,能满足周转使用次数要求。
②模板外型尺寸准确,组拼后的模板偏差,符合规范要求,使组装一次成功。
③模板自身焊接脱模器,使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后能轻松脱模。
④模板能后退、平移,易于除垢清理。
⑤根据墙模板组装及拆卸的需要,对组装后不再拆除的模板采用螺栓连接,对经常拆卸 组装的模板采用夹具连接,以节省拆卸组装的时间和用工。
3)角模与调节缝板①角模与调节缝板的设计已考虑到平模脱模后退的要求。
②调节缝位置,在大模板边框连接8号槽钢同角模面板搭接,大模板面板与角模面板之间有2mm间隙,边框之间留有20mm调节余地。
③锐角角模,夹角较小时,可做成柔性角模,采用正反丝扣丝杠脱模;直角角模及钝角角模焊接脱模器脱模。
4)背楞①背楞的作用在于将平模连结成整体,同提升架活动支腿相连,穿墙螺栓从背楞中间穿过并相互紧固。
②背楞采用双根10号槽钢焊接而成,背楞两侧均设孔眼,一侧同模板相连,另一侧面同活动支腿相连。
5)穿墙螺栓模板穿墙螺栓孔眼为Ф25,穿墙螺栓采T20×6冷挤压满丝扣螺拴、铸钢螺母和铸钢垫片。
由于爬模的穿墙螺栓只能后穿,不能在两片模板之间夹住套管,可采用内径比Ф20大、外径比Ф25小的PVC管,PVC管先套入T20×6螺栓上一起穿墙,拆模时,T20×6螺栓取出,PVC管留在孔内,外露部分去除掉。
4,液压提升系统1)爬模提升架应具备的使用功能①提升架立柱能带动模板后退400-500mm。
②当立柱不动,活动支腿带动模板脱开混凝土50-80mm。
③立柱带动模板后退时,上下操作平台保持不动,立柱同它们交叉。
④提升架具有一定刚度,整体性及安全性好。
2)提升架立柱高度的确定①提升架立柱高度根据模板高度、操作层高度、千斤顶及升降调调节器高度、横梁高度等计算确定。
本工程操作层高度为1900mm,操作人员通行方便,不要跨越横梁。
②提升架立柱高度与千斤顶支承允许的自由长度有关。
3)提升架立柱构造①立柱由2根[8槽钢及5mm厚钢板焊接而成,在平台标高以上钢板全封闭,以防止混凝土污染。
平台以下钢板和槽钢焊成间隔空格。
②立柱上设置套活动支腿,支腿前端的连接板同背楞孔眼相连接,支腿的伸缩调节丝杠安装于立柱外侧,支腿在槽钢滑道中前后伸缩调节。
③立柱同横梁连接采用钢销,当立柱向外滑动时,临时由立柱上端的滑轮承载,移动则由人工推动及平移丝杠推动。
④立柱同外挑梁连接处采用滑道槽钢。
⑤立柱同横梁之间设角钢斜撑,同外架立柱之间设可调斜撑,当立柱后退时,斜撑均需拆开一端连接螺栓。
4)提升架横梁①横梁采用2根[16槽钢,在同立柱及外架立柱相连的孔眼为钢销连接。
横梁上面设千斤顶安装孔眼。
横梁下面设同平移丝杠连接的孔眼。
②本工程采用100KN千斤顶,由于支承杆为Ф83外径,横梁槽钢之间空档为92mm。
根据工程特点和需要,部分横梁通长连成整体,以提高整个爬模装置的整体性。
③为了满足横墙模板连接及平移需要,在与横墙模板相邻的提升架横梁之间加双排双槽钢,以带有滑轮的吊杆连接模板。
5)千斤顶本工程选用100KN松卡式升降千斤顶共295台套(其中核心筒139台套,楼梯间52台套,矩形柱104台套)。
千斤顶顶部安装限位调节器和限位卡。
液压控制台及油管、阀门等配件全部配套。
(详见爬模装置平面布置图)爬模装置平面布置图5,操作平台系统1)内外操作平台位于模板上口,墙体内外侧是施工操作的主平台,由平台铺板及平台梁组成。
平台梁为双根[10槽钢,安装于提升架立柱与外架立柱之间,提升架立柱后退时,从2根槽钢中间通过。
2)吊平台由外架立柱、外架梁、导轨、平台铺板等组成。
外架梁一端固定于外架立柱上,另一端同导轨槽钢连接。
3)上操作平台在提升架横梁上搁置50mm厚木跳板,作为支承杆接高,钢筋接高及人员通行的临时操作平台。
4)中间平台在提升架立柱中间一组滑道槽钢上搁置50厚木板,作为操作人员装拆穿墙螺栓,调节脱模器、调节活动支腿等用途。
5)外架斜撑采用钢管及可调丝杠加工而成,一端安装在外架立柱上,另一端安装在提升架立柱中间的滑道槽钢上,用以调节和支撑两者之间的位置,当提升架立柱后退时,临时拆下端连接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