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的诊断和管理
(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3)最大呼气峰流量(PEF)日间变异率(连续监 测2周)≥13%。 符合第1-4条或第4、5条者,可诊断为哮喘。
哮喘预测
哮喘预测
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标准的初步建立
儿童哮喘的治疗目标
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 维持肺功能水平尽量接近正常; 维持正常活动水平,包括运动能力; 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 预防哮喘急性发作; 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
儿童哮喘的治疗目标
保持正常的活动水平对幼儿特别 重要,因为幼儿参加玩耍对她们 的正常社交和身体发育很重要。 还应了解父母/看护者的目标, 因为这些目标可能与传统的医学 目标不同。
哮喘的初始治疗
哮喘的初始治疗应持续至少3个月
1. 对于大多数哮喘控制药物,虽然从 用药开始即有明显改善,但患者要想充 分获益至少需接受治疗3-4月后。对于 严重和慢性哮喘患者治疗时间可能需要 更长时间。
单用中高剂量ICS 者,尝试在达到并 维持哮喘控制3个月 后剂量减少25%~ 50%。单用低剂量 ICS能达到控制时, 可改用每日1次给药。 联合使用ICS和LABA 者,先减少ICS约 50%,直至达到低剂 量ICS才能考虑停用 LABA。
6岁以下儿童哮喘的 诊断和管理
庐江县中医院 儿科
马文明
2019-04-30
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以每10年增加50%以上 的幅度上升。此外,中国哮喘儿童中,6岁 以下儿童哮喘患病率更高。 基于此,针对如何提高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 断率病使诊断更容易,使得针对6岁以下儿 童哮喘的新诊断标准的建立更加迫在眉睫。
支气管哮喘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 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 (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 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吸气流受限。
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呼吸道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证 实存在可变得呼吸气流受限,并排除可引起相关症状的其他疾病。
2. 初始治疗应使用至少3个月,以确定 其达到良好哮喘控制的有效性。
<6岁儿童哮控制良好且肺功能稳定≥3个月患儿, 可考虑降级治疗。
如哮喘控制,并 维持至少3个月, 治疗方案可考虑降 级,直至确定维持 哮喘控制的最低剂 量。如部分控制, 可考虑升级或强化 升级(越级)治疗, 直至达到控制。
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呼吸道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证 实存在可变得呼吸气流受限,并排除可引起相关症状的其他疾病。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哮鸣音), 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
(1)证实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a.支气管舒张试验 阳性: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压力定 量气雾剂200-400ug)后15min第一秒用力呼吸量 (FEV1)增加≥12%;b.抗炎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改 善: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白三烯药物治疗48周,FEV1增加≥12%;
1. 反复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 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运动以 及过度通气(如大笑和哭闹)等有关,常在夜间和 (或)凌晨发作或加剧。
• 2. 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 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 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