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操作流程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操作流程

集团有限公司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流程文件编号:HB/GL-CW-001-A1
一目的
二适用范围
适用外贸企业出口退税
三权责:
3.1财务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的起草工作。

3.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的批准工作。

四出口退税概念
出口退税是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即对出口货物实行零售税率。

对我公司而言,仅涉及增值税部分。

五作业内容
5.1 目前外贸企业出口贸易的方式为:一般贸易,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

目前我公司涉及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这两种贸易方式出口退税流程一致。

外贸企业手册均无需登记,来料加工手册需到税务机关进行核销。

一般贸易是按购进成品的进项税额退税、进料加工是按委托加工的加工费及辅料的进项税额退税,且退税率均为16%。

出口退税网上申报目前用到擎天传输平台软件和擎天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管理系统软件(外贸单机版)两个软件。

具体操作如下:
5.1.1申报期限规定。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规定,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次月起至次年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收齐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及消费税退税。

5.1.2 退税数据录入:在退税申报系统软件中,点击浏览树基础数据采集→退税数据采集→进出关联数据录入根据系统要求录入相关数据。

5.1.2.1出口明细数据录入:根据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和外销发票(税务联)依次录入→出口发票号→报关单号(21位,出口报关单号+001)→出口日期→商品代码(取商品代码前8位)→出口数量→美元离岸价→合同号
5.1.2.2进货明细录入:根据购进增值税发票进行依次录入→进货凭证号→纳税人识别号→开票日期→商品代码→数量→计税金额(不含税)→退税率及退税额系统自动生成。

5.1.3 相关数据录入之后,为保证录入的数据符合审核规范,需要进行数据一致性检查。

点击数据处理→退税申请→数据一致性检查进行。

勾选需要检查的数据点击审核按钮完成。

若录入的数据有问题系统会给出提示。

如果需要查看产生疑点的数据,可以在数据处理→退税申请→疑点调整中查看。

5.1.4 退税预申报。

点击数据处理→退税申请→预申报打开数据生成界面,点击数据生成按钮,选择数据存放路径,点击确定,生成预申报电子数据。

在生成电子数据后,双击擎天传输平台。

点击预申报→外贸预审数据上载上传预申报数据。

上传成功后,当文件状态变为审核软件已反馈,即可下载反馈文件.
5.1.5读入预申报反馈数据。

在申报管理系统软件点击数据反馈→读入反馈数据→退税申报反馈,打开反馈数据读入界面,读入反馈数据。

读入反馈数据后将会看到相关疑点。

疑点也可以通过数据反馈中的疑点调整查看。

在退税过程
中,不管是否产生疑点,均需将疑点表打印出来报送税务机关。

5.1.6 正式申报及正式申报上传。

预审对疑点处理后,可以进行正式申报。

点击数据处理—疑点调整—正式申报,打开数据生成界面。

生成退税申报数据。

将生成的退税申报电子数据上传传输平台软件。

进行正式申报,当文件状态变为“已读入审核软件,待审核”时,说明已经有回执文件下载。

5.1.7 打印申报表:点击数据处理→退税申请→数据打印,打印出外贸出口退税汇总表申报表、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受理回执、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出口明细申报表、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进货明细申报表。

然后做出口退税审核表依次填写企业名称→所属期→开户行及账号→联系电话→出口报送单份数→外汇核销单份数→增值税专用发票份数→本期申请退税额等。

5.1.8 资料装订成册:出口退税资料装订所附资料:出口退税审核表→出外贸出口退税汇总表申报表→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受理回执→外贸预审报反馈疑点数据表→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出口明细申报表→外销发票(税务联)→报关单;进口货物增值税,封面用牛皮纸装订并填写好单位名称、海关代码、纳税人登记号、所属期、创汇额、申报出口额、申报退税进价金额、申报退税额、应退税额以及经手人,封面及其附报资料加盖公章;出口退税货物进货凭证装订所附资料: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进货明细申报表→增值税抵扣联,同出口退税资料一样封面及附报资料加盖公章后交国税局。

5.1.9正式申报反馈。

在向国税局报送资料后半个月内,传输系统中,将会有退税正式申报反馈文件。

该文件反应国家税务局实际退税情况。

一般反馈一个月之后,相应退税额将会打入我公司账户。

5.1.10 申报退税成功后,凭证出口退税进货明细申报表做账务处理:
借: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金-出口退税
退税款入账后: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
六奖惩制度
6.1 经办人因延期申报造成的损失,给予元罚款
6.2 经办人因漏报、错报、因失误造成的疑点给予 /元罚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