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五要素

安全生产五要素

安全生产“五要素”
从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同志要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其职责就是在不同的岗位上,推进安全生产“五要素”到位,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好转。

一、安全文化即安全意识。

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安全常识,强化安
全意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刻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要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要确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则,落实各种事故防范预案。

加强职工安全培训,确立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生产理念。

安全是企业和社会永恒的主题,永远是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言危思进,常抓不懈。

(一)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要以全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人本观为主线,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与技能、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全面减灾减损,并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与健康。

具体讲,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抓好安全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和外化于形工作。

首先,要建立安全基本理念并达到内化于心:
一是安全是法的理念。

企业要依法安全生产、企业规章是法、违章作业就是违法,做到制度至上,按章办事。

二是安全是效益的理念。

企业安全生产抓好了,企业才能增加效益,员工才能健康安全,社会才能稳定平安。

这是对员工、对企业、对社会的最大效益。

三是安全“人、技、物”三防并重的理念。

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物防是基础,企业生产投用的设备设施及工具要本质化安全,哪怕员工误操作甚至违章作业都不被伤害,技防是前提、即企业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及过程监控技术、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尽可能使员工脱离危险作业区域和危险作业方式,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人防是关键,即企业要着力增加员工的安全知识和作业技能,降低员工操作失误的风险。

四是安全在自己的理念。

员工需要自己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需要自己结合具体工作(作业)实施安全条件确认,需要面对生产工作条件按章操作,真正把健康安全把握在自己手里。

五是安全为自己的理念。

安全生产为自己,只有员工主动自觉安全生产,企业才能持久长效安全生产。

其次,企业要建立安全基本制度达到固化于制。

要通过安全基本制度的建设,体现安全基本理念,承接国家安全生产法规要求,明确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规则,实现安全生产的进程管理,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支撑。

具体讲,就是要按照国标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在企业建立并运行适合本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部门履责,人人尽责”要求,建立起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体制、监督体系和隐患整改相匹配相协调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规范科学安全管理机制,使企
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第三,企业要建立安全基本设施达到外化于形。

要通过企业安全基本制度的贯彻执行,从设计入手,使企业设施、工艺及装备参数符合安全规范,设备选购及安装满足设计要求,使投用设施能够及时维检,要通过企业安全基本制度的实施,使用工具达到安全标准,劳动防护用品性能逐步提升,作业现场按制度标识与公告。

(二)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
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是企业人本管理的标志,需要系统策划,逐步推进。

其基本要求是:
1、领导重视到位。

企业各级组织应将安全文化纳入工作日程,在安全文化建设所需政策、物质、经费等各方面给予支持与保障,避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更不能使安全文化建设上紧下松、中间悬空,衰减打折。

2、机构运作高效。

企业必须要成立以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合力推动,主抓部门专门负责的安全文化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3、规划应切合实际。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应切合企业实际,做好现状分析,通过群众与专家的共同参与,取得预期的效果。

4、建设重点要突出。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有一个发展过程,突出企业设备设施及工器具的本质化安全工作,奠定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要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企业安全形象的识别系统,增强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的自豪感,展示企业的安全生产形象。

二、安全法制《安全生产法》要广为宣传,深入人心。

要结合实际建立和
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将那些被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上升为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体现安全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真正落实到日常生产生活中。

三、安全责任责任心是安全生产的灵魂。

企业是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
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职责,制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治理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保障发展规划和新项目的安全"三同时"。

各级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主体,要切实落实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出资人机构的监管责任,要科学界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综合监管职能,要建立严格而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问责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深刻吸取事故教训。

四、安全科技安全是企业管理、科技进步的综合反映,安全需要科技的
支撑,实现科技兴安。

企业要采用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

五、安全投入安全需要投入,安全生产要付出成本,设备老化、安全设
施缺失是安全的心腹之患,隐患不除,永无宁日。

企业是安全投资主体,要按规定从成本中列支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投入,以保证生
产经营单位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同时要加强财务审计,确保专款专用。

因此,《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安全投入资金具体由谁来保证,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的性质而定。

一般来说,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由董事会予以保证;一般国有企业,由厂长或者经理予以保证;个体工商户等个体经济组织由投资人予以保证。

同时,法律还规定,对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事故等后果,上述保证人将承担法律责任。

同时,为了保证从业人员能够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以及接受有关安全生产培训,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保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