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调研Gabriele Meldaikyte专为单手残疾人所设计的餐具,只需要一只手就可以完成整个就餐过程。
又是一款很贴心的设计,创意酷介绍的产品越来越多的考虑到了残疾朋友。
使用这套餐具首先需要把托板放在桌面上,餐具设计有专门卡鸡蛋的地方,有卡面包的,有卡杯子的,等等…只需要把对应的东西卡在对应的地方,然后一只手就可以搞定特点/ 性质:可固定在日常适用的扁平柄的餐具上,方便抓握作用及适应人群:辅助手部功能障碍者抓握餐具生产商:瑞典产地:进口规格/ 材质:高韧性可弯不锈钢配塑胶手柄,手柄长10cm, 重60-120 克特点/ 性质:前端不锈钢部分可根据适用者的要求随意弯曲角度,柄部加粗,并分重型和轻型作用及适应人群:辅助手臂部功能障碍者、脑瘫、偏瘫等人士进食。
其中重型适用于手部抖动者生产商:瑞典辅助夹产地:进口特点/ 性质:可洗可煮,不论用左右还是右手,无论怎么握,筷子的前端总可以自然对齐作用及适应人群:适用于手握力弱的人生产商:日本规格/ 材质:全长225 毫米,重24 克, 材质是强化木及弹性塑脂规格/ 材质:全长195-225 毫米,重23-29 克, 材质是强化木及不锈钢规格/ 材质:全长170-225 毫米,重16-26 克, 材质是强化木及金属生活环境无障碍生活环境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基本环境,包括起居、移动、排泄、洗浴、穿衣、进餐等活动。
而生活环境无障碍,指残疾人能够自理生活。
ICF活动[注]和参与关于生活自理活动有这样的描述,自己清洗身体,护理皮肤等身体各部,控制二便,穿脱衣裤及鞋袜,使用餐具及进餐,用杯子或用吸管喝水,照顾个人健康以确保身体舒适,控制饮食等。
造成残疾人生活环境的障碍都有哪些呢?肢体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因为精细动作障碍、视力残疾人因为感官障碍都会碰上自理生活的困难。
如进食障碍:四肢瘫、儿麻及肌肉萎缩者由于手部肌无力,偏瘫及脑外伤者由于中枢神经损伤而无法握勺;脑瘫由于手眼协调及头部控制能力差而无法进食。
喝水障碍:脑瘫及脑损伤者因头部控制困难及吞咽困难而影响喝水;四肢瘫及肌肉萎缩者无法握杯子;智障者因认知受限,无操作意识,造成喝水困难。
洗浴和如厕障碍:截瘫、偏瘫、脑瘫等下肢功能障碍者,在沐浴及如厕时会产生移位、坐姿平衡、擦洗背部等困难。
而穿脱衣、裤、袜这些动作,对肢体及智力残疾人均有困难。
那么如何创建残疾人生活环境无障碍呢?损伤对于残疾人来说是永久的,不可改变了。
因此要站在残疾人的立场上来审视生活环境的障碍,用辅助器具来改变环境,创造能发挥残疾人潜能、适应残疾人自理生活的环境。
如对手指没有抓握能力,无法用健全人的普通餐具,就要改变餐具的形状和角度,辅助残疾人自主进餐。
还有易抓握的碗、带吸管的杯子、弹簧筷子、系扣器、长柄洗浴刷等生活自助具都能辅助残疾人自理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在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的环境控制系统,是利用重残者的残存功能作为信号源来实现家庭环境中的生活自理。
还有残疾人利用头部的微动、用吹气和吸气,用肌电、脑电信号来操控开关,自由地开门、开窗帘、开电扇、开电灯、开电视、开收音机、拨电话等。
而视障者可通过语音信号装置等辅助器具实现生活环境无障碍。
【注】ICF活动——ICF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活动是ICF分类系统中的一部分,指可由单独的个人执行的工作或任务。
通过活动的表现和能力对个人在环境中执行工作的能力进行描述和评估。
移动环境无障碍什么是移动环境与移动环境无障碍?移动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环境,如人类下肢运动,包括卧、坐、站的姿势和转换。
而移动环境无障碍,是指能自主地、有效地进行移动。
ICF“活动和参与”关于移动活动的环境包括:维持和改变身体姿势,移动自身,用下肢移动物体,手和手臂的使用,行走,不同场所移动,使用器具移动,乘坐交通工具等。
造成残疾人移动环境的障碍有哪些?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残疾人本身有移动障碍,包括活动障碍、感官障碍导致移动困难;二是建筑物的障碍导致的移动困难,如地面高度差、不平坦甚至有楼梯,斜坡太长太陡,门框小于轮椅宽度,走廊宽度小于轮椅回转直径等。
如何创建移动环境无障碍?站在残疾人现有损伤的立场上来审视其移动环境的障碍,再用辅助器具来改变环境,使新的人造环境不仅适应残疾人的损伤还能发挥残疾人的潜能以克服障碍,做到移动自如。
如维持和改变姿势的站立架、站立床、坐姿椅、侧卧具、用于卧姿和坐姿变换的抓梯;移动自身的转移板、滑动垫;辅助行走的手杖、腋仗、框式助行器、轮式助行器;代步的手动轮椅、电动轮椅、手摇三轮车、机动轮椅车;用于转移和移动升降架等。
盲人移动辅助器具有:盲道、盲杖、超声导盲杖等。
总之,要针对个性化残疾人移动的具体困难,采用适配的辅助器具发挥潜能来克服障碍,使他们最终能自己移动,才是真正实现残疾人移动环境无障碍。
2001年在深圳召开的亚太地区无障碍国际会议上,与会的一位马来西亚代表自我介绍说,五年前的车祸导致他四肢瘫痪后只能整天卧床,情绪非常低落甚至想结束生命。
而两年前他使用电动轮椅后,可以到世界各地参加会议作报告,是无障碍环境改变了他的生活。
交流环境无障碍什么是交流环境与交流环境无障碍?互相交流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环境,交流障碍将导致人无法正常的接受教育和参与社会生活,进而诱发心理障碍。
交流环境无障碍,是指残疾人能自主、有效地交流。
ICF“活动和参与”关于交流活动环境是这样描述的:包括口语交流的环境,非口语交流的环境,讲话的环境,生成非语言信息的环境,与一人或与多人交谈的环境,使用交流器具和技术的环境等。
导致残疾人交流环境的障碍原因有哪些呢?视力残疾人和听力残疾人因为感官障碍导致沟通的困难;言语残疾人由于说话困难而影响沟通;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由于认知受限的理解障碍而无法与人沟通;肢体残疾人中的偏瘫及脑损伤者,因中枢神经损伤而造成沟通困难等。
那么该如何创建交流环境无障碍?又有哪些辅助器具可以适应残疾人需求,实现交流无障碍呢?如改变视力障碍环境的辅助器具有,盲用交流软件、盲用手机、盲文打字机;低视力者阅读交流的放大镜、望远镜、助视器、大字标识电话等;改变听力障碍环境的辅助器具有,盒式、耳背式、耳内式、植入式助听器,骨导式电话、视电话、电话扩音器、电视字幕以及手语沟通程序等;改造言语残疾人交流环境的辅助器具有,图片文字沟通板、语言沟通板、语音放大器等;改造智力残疾人交流环境的辅助器具有,文字沟通板、图片沟通卡等;改造肢体残疾人交流环境的辅助器具有,操作电脑的辅助器具、自动翻书机等。
总之,辅助器具实现交流无障碍的重要条件,是要针对残疾人个性化的需求,因人而异地进行选择,以最终实现有效沟通。
教育环境无障碍接受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教育环境包括交流环境和移动环境。
教育环境无障碍,就能让残疾人有效地接受教育,特别是实现残疾少年儿童的就学。
在ICF“活动和参与”——关于学习和应用知识和主要生活领域的“教育”中,对教育活动环境有这样的概括:教育活动环境包括有目的地看、听等感觉体验环境,阅读、计算等基本学习的环境,思考、解决问题等做出决定的环境;到学校、参加学校活动教育场地的环境等。
残疾人教育环境障碍又有哪些?现实的教育环境对各类残疾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如脑损伤者手眼协调和视觉障碍,导致书写与阅读困难;四肢瘫手指动作受限,握笔、操作电脑困难;上肢截肢者书写有困难,下肢截肢者到学校有困难。
而视力残疾人书写和阅读都有困难;听力残疾人听课困难;智力残疾人因认知受限而学习障碍。
如何创建教育环境无障碍?根据残疾人的教育环境与自身障碍选用和适配辅助器具。
如四肢瘫、截瘫和脑瘫移动障碍是不能改变的,那就需要改变环境,一方面应用移动和书写辅助器具如轮椅、电脑辅助器具等;而另一方面要解决建筑环境的无障碍。
肢残人相应的教育辅助器具有:握笔器、翻书器、电脑操作杆、特殊鼠标等。
盲人的教育辅助器具有:写字板、盲人文具、盲文课本、盲文点显器、有声读物等。
听障者的教育辅助器具有助听器和FM无线调频系统。
低视力患者应用助视器,特别是近远两用电子助视器等有利于看远处黑板、看近处书本、写笔记等。
只有实现无障碍的教育环境,才能让残疾人像健全人一样就学,随班就读。
就业环境无障碍就业也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对残疾人尤为重要和困难。
就业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对于从未参加工作的成年残疾人来说有一定难度,而对参加过工作以后致残的残疾人来说,通过改造或重建就业环境后,就业的可能性很大。
所谓“就业环境无障碍”,一句话,要使残疾人能有工作,能够自立。
就业环境包括从事工作的环境和就业场地环境。
ICF“活动和参与”关于就业活动的环境包括:准备就业的环境,得到、维持和终止工作的环境,有报酬的就业环境,无报酬的就业环境。
就业场地的环境包括:出入职场、职场内活动等。
残疾人就业环境的障碍对各类残疾人有着不同的障碍,如肢体障碍者的操作技能和活动障碍,视力、听力、言语和智力残疾人因交流障碍而影响就业。
如何创建就业环境无障碍?如对于盲人,一方面是要提供特殊工具如盲文刻印机、盲文卷尺和电脑的语音读屏软件等。
另一方面要创造就业场地的建筑无障碍,如电梯内增加盲文标示符号和语音提示等。
在我国盲人能从事的职业很少,只有按摩师、调音师等。
而在发达国家,如荷兰的盲人就有更多的就业途径,可以到政府建立的视觉障碍者庇护工场里从事劳动密集型的装配工作。
在那里一位全盲的工人从工作台上的四个零件盒里按顺序叠加装配成一个复杂的电气元件后放入身旁的成品盒里,而且每天能定量完成文体环境无障碍什么是文体环境与文体环境无障碍?“文体环境”是文化、娱乐、休闲和体育活动环境的简称,内容繁多是人类特有的环境。
“文体环境无障碍”,是指残疾人能自主地进行文体活动。
ICF“活动和参与”关于文体活动的环境包括:游戏环境,运动环境,艺术和文化环境;编织、陶瓷等手工业制作环境;文物环境;社会活动环境等。
现实的文体环境对各类残疾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首先是残疾人自身损伤导致的障碍,还有建筑物障碍环境的影响。
文体环境的改造包括,文体活动场地和场内活动建筑的无障碍改造,配置辅助器具适应环境,如南非双小腿截肢运动员奥斯卡,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创造了百米世界纪录11.17秒,只比健全人的百米世界纪录慢1秒多,可见人造环境的运动假肢的重要作用。
用于提供文体活动的辅助器具很多,如肢体残疾人使用的轮椅秋千架、保龄球架、篮球轮椅、竞速轮椅、舞蹈轮椅等。
提供盲人文体活动的辅助器具如盲人扑克牌、盲人门球、盲人乒乓球等。
宗教环境无障碍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也是人类特有的环境之一。
宗教环境是指宗教活动的环境和宗教场地的环境。
宗教环境无障碍,就是残疾人能方便自主地进行宗教活动。
宗教场地的环境包括:出入场地、场地内活动和在家里活动;而宗教活动的环境,由于宗教不同其活动环境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