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投资银行的资料组织结构与经营模式

投资银行的资料组织结构与经营模式


一、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选择
v 案例: v 1. 1987年美国经济滑坡后, 投资银行业合并之风盛行, 1300 多家(占总
数的20% )小型投资银行倒闭或被合并, 并且几乎所有大的投资银行都 经历了重组、合并, 其结果是投资银行变得更集中、经营更专业化。 v 2. 1995年, 欧洲最大的商人银行巴林银行倒闭, 随之被荷兰国际集团收 购;美林公司出资8.4亿美元收购英国最大的独立经纪公司——兆富公 司, 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经纪公司。 v 3.1997年2月5日公布的摩根斯坦利、迪恩·怀特两大公司合并。 v 4.2007年金融危机,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破产,摩根、美林等大的投 行被更大的金融集团并购,成为金融控股公司
一、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选择
(一)合伙制 1.概念 2.特点 3.缺陷 4.案例
罗斯柴尔德家族
一、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选择
v (二)混合公司制
混合公司是指由在职能上没有什么联系的资本或公司合并而成的 规模很大的公司,其在本质上是现代公司,但又具备自己的特点:规 模庞大,同时涉足多个没有直接联系的业务领域。比较普遍的混合公司 制投资银行基本是被收购或联合兼并而成。
② 合伙人共享投资银行经营所得; ③ 普通合伙人对经营亏损共同负无限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出
资额为限负有限责任; ④ 合伙人多少不定,企业规模可大可小,比较灵活; ⑤ 由于合伙人对亏损负无限连带责任,使得投资银行的经营
更加注意风险防范,所以企业信誉较高。
一、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选择
(一)合伙制
1.概念
2.特点 3.缺陷 4.案例
一、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选择
(三)股份公司制
1.概念 2.特点
与传统的合伙人制
相比,股份公司制具有
合伙人制望尘莫及的诸
多优点和功能: l强大的筹资功能 l科学的企业管理 l完善的公司治理 l合理的资源配置 l高效的运作效率 l独立的法人地位
①资金来源狭窄,规模 扩张速度慢 ②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 ③缺乏持续的精英补充 机制 ④风险因素
1)资金来源:合伙人投入 2)个人资本难以与社会资本 相比
3)合伙人的退出
一、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选择
(一)合伙制
1.概念
2.特点 3.缺陷 4.案例
①资金来源狭窄,规模 扩张速度慢 ②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 ③缺乏持续的精英补充 机制 ④风险因素
3)家族后人不一定善于经营
家族合伙制外部人参与的合伙制
一、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选择
(一)合伙制
1.概念
2.特点 3.缺陷
4.案例
①资金来源狭窄,规模 扩张速度慢 ②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 ③缺乏持续的精英补充 机制 ④风险因素
1)金融产品的创新 2)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 3)无限责任
一、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选择
一、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选择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
§合伙制
20世纪80年代后
§混合公司制 §现代股份公司制 §金融控股公司制
19世纪中叶 金融
控股
并购重组 现代
公司
股份

20世纪70年代 混合
公司
公司


合伙


以产权制度划分
一、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选择
(一)合伙制 • 1862年JP摩根成立,1869年高盛公司成立,
(一)合伙制
1.概念 2.特点 3.缺陷
4.案例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许多合伙制的投资银行开始进 行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革命,转向现代公司制形态, 并先后成为上市公司,从资 本市场获得融资。
摩根斯坦利于1970年改制、1986年上市 美林公司于1971年上市;
高盛公司是转化为上市公司最晚的。1992年底, 高盛公司拥有 162个普通合伙人和60个左右有限合伙人,高盛公司利用一个114人的 管理委员会管理着拥有6000名员工的特大型合伙制投资银行。1999 年, 结束了合伙制投资银行的历史。目前,大型投资银行基本上都是上 市公司, 甚至成为金融控股公司。
东,所有合伙人中至少有一个主合伙人主管企业的日常业务经营 并承担责任。有限合伙制中,普通合伙人主导公司的经营,对公
3.缺陷 4.案例
司损失承担无限责任,而其他投资人则以有限合伙人身份提供资 金,但是不参与管理。
一、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选择
(一)合伙制
1.概念 2.特点 3.缺陷 4.案例
① 建立在合伙人能力的基础上,合伙人通常某个方面具有特 别的才能;


一、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选择

v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是其各种构成要素得以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 从而发挥其功能的有机系统载体,是其证券承销、 交易、企业并购、财务顾问、基金管理和资产证券化业务 拓展的内在保障。一个灵活的组织结构常常因业务、规模 及战略目标的不同而灵活调整,并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环境 的变化而不断改进,以提高自制的效率,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v组织结构包括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即企业制度形式) 和内部架构设置两个方面。
1)集权式管理:缺乏有效的 监督制约机制和民主决策机
制,缺乏合理的授权机制和
内部制衡机制 2)规模的扩大提高了管理的 要求
一、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选择
(一)合伙制
1.概念
2.特点 3.缺陷 4.案例
①资金来源狭窄,规模 扩张速度慢 ②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 ③缺乏持续的精英补充 机制 ④风险因素
1)集权式管理对管理层要求很高 2)为保持合伙人呢的绝对控制地 位,关键岗位通常由合伙人担任。
一、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选择
(三)股份公司制
1.概念 2.特点
股份公司制,是指由法律规定人数以上的股东组成, 全部资本被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仅就其认购的股份对公 司债务负清偿责任的公司形式。投资银行转换为现代股份 公司制是现代投资银行与传统投资银行的本质区别之一, 是当前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主流。现代企业制度赋予企业 独立的人格, 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确定是其重要标志。
1914年美林公司成立,1923年贝尔斯登成立, 他们起初都是合伙制企业。但之后,随着机 构的扩张、业务规模的扩大,逐步演变成有 限合伙制。
一、投资银行组织形态的选择
(一)合伙制
1.概念
合伙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资人(自然人或法人) 共同拥有企业并分享企业利润的形式,合伙人即为公司主人或股
2.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