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一、耳聪目明:认真听老师读短文,回答问题。
(4分)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2分)短文主要写了喜鹊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的内容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2分)⑴喜鹊的双肩和尾部是乌黑的。
( )⑵紫白两色,把喜鹊打扮得那么朴素,那么雅致。
( )二、识文断字。
(共20分)1.根据拼音补充词语。
(10分)Hé chū fú liú yīxièwāng yáng 。
qián lóng téng yuãn,lín zhǎo fēi yáng.河出伏流,( ) 。
( ), ( ) 。
qíhuā chū tāi yù yù huáng huáng 。
tiān dài qí cāng , dìlǚ qí huáng 。
( ),矞矞皇皇。
天戴其苍,( ) 。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叶蔓.(①màn②wàn)眸.子(①móu ②mú)任.丘(①rén②rên)玲.珑(①lín②líng)誓.言(①shì②sì) 腮.帮(①sãi②sh ãi)拗.不过(①niù②ào)嗜.好(①shì②sì)3.从下面的三个字中选择一个,用自己认为有趣的方法记住。
(2分)要选的字:嵌赢疆有趣的记字方法:五年级语文试题共8页第1页4.判断。
(2分)(1)“匣”是三包围结构,注意先写横,再写里面的“甲”,最后写竖折。
()(2)“蔽”字上下结构,第7笔是竖。
()5.书写展示(2分)在方格里抄写下面的句子,要求书写正确美观,标点使用规范。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三、斟词酌句。
(共11分)1.选择正确的汉字或意思(只填序号)(4分)(1)○1附○2咐○3付吩()()出()和()着嘱()“好”在字典里的意思有:○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反。
○2友爱;和睦。
○3易于;便于。
○4完;完成。
○5很;甚。
○6表示赞许、应允或结束等口气的词。
下列语句中,“好”是哪种解释?(2)好吧,那你就讲讲你的道理吧!()(3)好厉害的鸟哇!()(4)我穿好衣服就走,你先走吧!()2.按要求改写句子。
(2分)(1)数不清的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着。
(改为拟人句)(2)这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伟大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改为反问句)五年级语文试题共8页第2页3.乱句重组。
(5分)()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四、过目成诵。
(共12分)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8分)(1)那雪白的蓑毛,,那铁色的长喙,,增之一分则嫌长,,,黛之一忽则嫌黑。
(2)不饱食以终日,。
——葛洪(3),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4)《示儿》这一首诗,题目的意思就是;从诗的这句话,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爱国之情的执着、深沉和真挚。
2.根据背诵的国学经典选择填空。
(4分)①长安②衡阳③洛阳④履薄冰⑤临深渊⑥出辞气⑦动容貌○8正颜色(1)战战兢兢,如如。
(2)君子所贵乎道者三:斯远暴慢矣;斯近信矣;,斯远鄙倍矣。
(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
(4)总为浮云能蔽日,不见使人愁。
(5)塞下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
五年级语文试题共8页第3页五、熟读精思。
(共23分)(一)阅读《圆明园的毁灭》片段,完成文后的练习。
(9分)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反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
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1)风景名胜.( ):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2)举世闻.名( ):A、用鼻子嗅 B、知道 C、有名望(3)武陵春色.( ):A、情景,景象 B、颜色 C、脸上表现的神情2.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
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昔日的辉煌?(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必读书目节选,完成后面的练习。
(6分)①葵花是一个胆小的女孩,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回家,总有点儿害怕。
因为家离学校有很长一段路,中间还要经过一片荒地。
本来是有几个同路的孩子的,但她与大麦地村的孩子们还没有熟悉,大麦地村的孩子们也还觉得,她不是大麦地村五年级语文试题共8页第4页的,她与大麦地人不大一样,因此,总有那么一点儿隔膜。
②小小人儿,她独自一人上学去,奶奶、爸爸、妈妈也都不太放心。
③青铜早想好了,他送,他接。
④大麦地有历史以来,大概就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景:一个小女孩每天都骑着牛上学,还有一个小哥哥一路护送着。
每天早上,他们准时出发,放学时,青铜和牛就会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
早晨,一路上,葵花在牛背上背诵课文,到了学校,就已背得滚瓜烂熟了。
放学回家的路上,葵花就在心里做那些数学题,回到家,不一会儿就能完成家庭作业。
每回,青铜把葵花送到学校后,葵花都是跑进校园后,又很快再跑出来:“哥哥,放学了,我等你。
”她就生怕青铜将她忘了。
青铜怎能把她忘了呢?也有一两回,青铜因为爸爸交牛交晚了,迟了一些时候,等赶到学校时,葵花就已经坐在校门口掉眼泪了。
⑤下雨天,路上的泥土成了油滑油滑的泥糊,许多孩子从家里走到学校时,鞋上已尽是烂泥,还有摔倒的,一身泥迹斑斑。
但,葵花却浑身上下,都是干干净净的。
女孩们羡慕得都有点儿嫉妒了。
⑥青铜一定要接送葵花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防止嘎鱼欺侮葵花。
⑦嘎鱼与青铜一样大,也没上学。
不是没有钱上学,而是不肯好好念书。
一连三年留级,还是倒数第一名。
他爸爸见他写不出几个字来,就将他绑在树上揍他:“你学得的东西都哪里去了?!”他回答道:“都又还给老师了!”不好好念书倒也罢了,他还爱在学校闹事、闯祸。
今天跟这个打架,明天跟那个打架,今天打了教室的玻璃,明天把刚栽下去的小树苗弄断了。
学校找到他爸爸:“你家嘎鱼,是你们主动领回去呢?还是由学校来开除?”他爸爸想了想:“我们不上了!”从此嘎鱼一年四季就游荡在了大麦地村。
⑧葵花上学、放学的路上,嘎鱼会赶着他的鸭群随时出现。
他常将他的那群鸭密密麻麻地堵在路上。
那群鸭在前头慢吞吞地走着。
嘎鱼不时回过头来,不怀好意地看一眼青铜和葵花。
他好像一直在寻找空子--青铜不在的空子。
然而,一个学期五年级语文试题共8页第5页都快过去了,也没有找到这个空子。
⑨青铜发誓,绝不给嘎鱼这个机会。
⑩嘎鱼似乎有点儿害怕青铜。
青铜在,他也就只能这样了,心里很不痛快,压抑得很。
于是,他就折腾他的鸭群。
他把它们赶得到处乱跑,不时地,会有一只鸭挨了泥块,就会拍着翅膀,嘎嘎地惊叫。
⑪青铜和葵花不理他,依然走他们的路。
⑫青铜的家像一辆马车。
一辆破旧的马车。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它在坎坷不平的路上,风里雨里地向前滚动着。
车轴缺油,轮子破损,各个环节都显得有点松弛,咯吱咯吱地转动着,样子很吃力。
但,它还是一路向前了,倒也没有耽误路程。
⑬自从这辆马车上多了葵花,它就显得更加沉重了。
⑭葵花虽小,但葵花聪慧,她心里知道。
1.这段文字选自,作者是现代作家。
(2分)2.第(14)段中说“葵花虽小,但葵花聪慧”。
请在文中找出葵花“聪慧”的两个事例。
(2分)_ 3.分析第(12)段的语言,指出其好在何处。
(2分)_ (三)课外阅读。
(8分)送花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了,于是这才真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的。
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她儿子五年级语文试题共8页第6页的墓地放一束鲜花。
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
那天,一辆小车开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说:“夫人在门口车上。
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哀伤,毫无光彩。
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
”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买花。
”守墓人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
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
我只是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些花。
”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注意。
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常寄钱来买花,我总觉得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
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你真是这么想的?”“是的,夫人,您别见怪。
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
他们爱看花,爱闻花。
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老夫人没有做声。
她只是小坐一会儿,默默地祷告了一阵,没留话便走了。
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率直、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给那儿的人们了。
”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得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不错,她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活着要对别人有些五年级语文试题共8页第7页用处才能快活。
⒈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分)⒉我能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悲伤——()温存——()祈祷——()真谛——()⒊联系上下文,我知道“真谛”的意思是:“目瞪口呆”的意思是:(1分)4.听了老妇人的话后,我想,守墓人的心情一定会很________________,因为(1分)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活着要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乐”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