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国留学相关知识内容

出国留学相关知识内容

我国出国留学人数2011年预计达35万人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2011年出国留学人数超过33万人,创历史新高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吴晶)根据中国教育在线13日发布的《2011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有望达到35万人。

报告显示,自2008年开始,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呈爆炸式增长。

2008年至2010年,每年出国留学人数分别是万、万和万,同比增长比例依次为%、%、%,持续保持稳定增长。

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万人,按24%的最低增速推算,2011年出国留学人数将逼近35万。

报告称,截至2011年10月26日,中国共有419家正规合法留学中介机构,由教育部通过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进行监管。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对12家知名留学中介机构的调查,这12家机构2011年的业务增长多数超过30%。

据此判断,巨大的留学人数将继续拉动留学经济,按今年30万留学人数的保守估计,将撬动约600亿人民币的留学市场。

报告还对出国留学类考试的变化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参加雅思考试的考生人数呈10%至20%的增长;参加托福考试人数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参加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以及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的人数均呈稳定增长。

出国留学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宽松的签证政策催动留学,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相关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留学经济,许多大学经费不足,积极增加留学生份额。

二是低龄化发展迅速。

近两年来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中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

2011年报考托福的考生中,18岁以下的考生比例增长一倍多。

从中国人留学意向上,目前最受欢迎的留学国家排名靠前的有: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新加坡等。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在高速增长的留学大军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低龄留学人员占有不小的比例。

据《南方日报》今年年初报道,某国内留学中介机构对北京、上海等14个大城市万名大中学生和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出国留学的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所占比例近两成(%)。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公布的《2011中国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目前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占我国总留学人数的%。

据人民网报道,新浪网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超过50%的90后学生表示,如果条件允许会选择出国留学,高考不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高考全国弃考人数达84万;而2010年弃考人数接近100万,其中因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者的比例达%。

留学低龄化还使得雅思、托福、SAT(俗称美国高考)等考试在国内中学生中火了起来。

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新东方2004年年底刚开设SAT培训班时只有几十名学生,2005年学生数量增长为500人,2006年已经达千人。

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近5000人。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0年高考弃考人数接近100万,其中留学弃考者占%
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已占我国留学总人数的%
2010年出国留学的学生学历层次方面,研究生以上占%,本科生占到%,高中生占%,初中以下学历(包括初中)学生所占比例达%
调查同时显示,%的学生“对国内的高等教育没有信心”,%的人出国是因为“自己的成绩在国内水平一般,不如试试申请国外名校”。

在国内就算达到最顶尖的水平,撑死只能考上世界排名50多名的大学。

”但要申请国外大学顺利的话,怎么也能考进世界排名前50名、前30名的大学。

避开高考“独木桥”也是不少学生选择出国的原因。

“高考太难考了,而且国内高校文凭也不如洋文凭有竞争力。


有很多非京户口的学生,考上名校比较费劲,把出国当成一条出路。

在北大附中国际部的43名学生中,有15名是非京户口学生。

19-26-30 出国留学三个年龄段
19岁:高考之外的成才选择
每年高考之后,便是一个留学高峰期。

十八九岁的高中毕业生,已成为近年人数增长最快的留学人群,而且有低龄化趋向。

据不完全统计,18岁以下的小留学生数量已经占到中国留学生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按一个小留学生的留学费用在10万至20万元之间计算,全国的民间教育投资每年有几十个亿流入了“洋学校”。

在出国留学专业的选择上,%的学生选信息技术等,管理类居其次为%,金融类和文学类均在%左右,其余学科的选择率均小于6%。

26岁:打破事业发展瓶颈
二十二三岁大学毕业,工作三年左右,不少年轻气盛者都会陷入困惑,尤以男性为主。

也许同龄留守者在这两年时间里得以升职加薪,但“海归派”拥有更高的学历,后劲更足,提升前景更广阔。

30岁:情感遇挫求学弥补
30岁留学生以女性为主,她们的国内生活大多遭遇挫折,尤其是情感问题:或者离异,或者感情转淡,或者尚未婚嫁。

情感问题引发她们对国内环境普遍的失望感,于是出国留学,转换环境。

这部分留学生不以学历为目的,多数是希望出国寻找生活方向,弥补情感上的空白。

她们多数欲留学英国,但由于存在移民倾向,被领事馆拒签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专家分析,这部分留学生比较悲观,缺乏对自身的认识。

与同胞沟通尚且存在困难,盲目寄希望于国外更是不可取的。

提醒:如果学业用功,起码可以在未来工作上创造优势。

这种“国内普通本科+外国名牌研究生”的镀金效果,比起国内国外双名牌的情况,作用更为明显。

膨胀中的预科浙江每年的国内预科人数达三千人
留学预科预示留学成功近在眼前
近年来,虽然出国留学人数呈几何式递进上涨,但是人们看待出国留学则越加理性。

出国留学者意识到,不仅要做到顺利出国留学,更要在留学过程中进行估值做到成功才可。

因此,不能光看留学前景、院校及专业,更要关注自身实际情况,量体打造自身的留学成功方案。

2010年留学预科领域依旧保持今年强有力劲头,采用国内重点高校与海外合作院校联合培养的教育模式,留学者于国内重点大学学习1年至2年,在具备一定的语言及专业素养后,赴海外院校2年至3年继续深造以此共同完成学习。

这种教育模式克服留学生赴海外后所带来的诸多不便,保障了学生能够在海外顺利完成学业。

因此,对于2010年来说,此留学预科类仍将继续成为“留学成功”的主要形式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