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脑主板元器件之–电容 图解

电脑主板元器件之–电容 图解

电脑主板元器件之–电容
单位电脑电容频频爆浆,虽然不需要自己去修,但了解一些相关知识是必要的,下面是一些网上搜到的知识,整理一下供大家参考:
对电脑系统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就是主板,而对主板的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是主板的PCB板、电路的走线和电容。

很多人在选择主板的时通常都会注意一下主板电路板的层数和电路走线是否合理,而对于电容,通常只是了解一下数量及太小,对于品牌等方面,倒是不太在意。

而劣质的主板电容会对整个主板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那么在选购主板之前了解一下有关电容知识就很必要了。

电容的作用
电容是储存电荷的容器,它在主板中主要的作用就是储能、滤波、延迟,保证对主板及相关配件的供电稳定性,过滤掉电流中的杂波,再将纯净的电流输出给CPU和内存等配件。

随着CPU主频的提高和显卡、内存等配件耗电量的日益增大,这些设备对主板的供电要求越来越苛刻。

而想做到这点就需要使用大容量的电容来进行滤波。

从机箱电源出来的电流如果用示波仪器观察会发现有很多的尖峰和杂波,这些尖峰和杂波都是主板稳定工作的大敌,因此主板必须对电源进行过滤和净化才能使用,针对不同的杂波用不同的元件来进行过滤和净化。

主要的元件有扼流线圈和电容。

原始电流首先流经扼流线圈(俗称线圈),因为线圈有一个蓄能的特性,它可以初步过滤掉一些高频杂波,然后进入电容组进一步过滤、净化、拉平(把峰形波拉成方波)。

主板必须要有稳定而纯净的电流供应,这就是为什么电容大部分都分布在CPU插座及主板外接电源接口附近的原因。

电容的分类
主板上常见的电容有铝电解电容、钽电容、陶瓷贴片电容等。

铝电解电容(直立电容)是我们最常见的电容,一般在CPU和内存槽附近比较多,铝电解电容的体积大、容量大;钽电容陶瓷贴片电容一般比较小,外观呈黑色贴片状,它体积小、耐热性好、损耗低,但容量较小,一般适用于高频电路,在主板和显卡上被大量采用。

从电容种类上分,目前的电容产品一般大致可分为陶瓷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

它们由于功能特点不一,分布于主板的不同位置。

对整块主板稳定性能影响最大的,主要是电源部分所使用的电解电容,和CPU附近的高频陶瓷电容。

电源部分的电容对外接电源所提供的市电进行第一道过滤,而CPU及内存旁边的则进行第二次过滤,铝电解电容的体积大、容量大,正好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但易受温度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和使用时间的增加,故障率也相应提高,同时它们本身的性质也决定了它们无法很好的过滤掉电流中的杂波,因此还需要钽电容的配合。

钽电容的形状有些象平常我们所见到的电阻,它们耐高温性好、稳定性高、滤波性能极好,不过容量较小、价格贵、耐电压及电流能力相对较弱,一般多在CPU插座附近出现,在中高档显卡上用得也比较多,一般都是同电解电容配合使用。

电解电容
陶瓷电容
钽电容
根据电容同PCB板连接方式的不同,电容又可以分为贴片式及引脚式电容两种。

目前主板上大部分的陶瓷电容、电解电容都在逐渐向贴片式电容转型。

尽管在实际功效上几乎是没有什么区别,但引脚式电容的底端同PCB板之间的空隙,会导致使用过程中进入一些例如灰尘之类的杂质,而如果这些杂质是可以导电的话就会造成主板电路的短接,那样就会导致电容损坏甚至主板报销的后果,所以我们在选择主板时,要尽量选择使用贴片式电容的主板产品。

电容的重要指标
容量
电容的容量,即储存电荷的容量。

容量的基本单位为法拉(F),不过在主板上我们常见的是微法(μF)、皮法(pF)等单位(换算关系为1法拉=1000000微法,1微法=1000纳法=1000000皮法)。

容量都是直接标出的,如GSC 4700μF,一般来说该指标是越大越好。

耐压值
它是指在额定温度范围内电容能长时间可靠工作的最大直流电压或最大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不同电容有着不同的耐压值,大都6.3V~16V之间。

耐温值
耐温值表示电容所能承受的最高工作温度。

一般的电容耐温值为85℃或105℃,而CPU供电电路旁边的电容耐温值多为105℃。

其他指标
有的电容上还有一条金色的带状线,上面印有一个大大的空心"I"字母,它表示该电容属于LOW ESR低损耗电容。

有的电容还会标出ESR(等效电阻)值,ESR越低,损耗越小,输出电流就越大,低ESR的电容品质都不错。

电容的鉴别
(1)从外观上来判断主板电容的好坏
按照颜色来区分:黑色的电容最差,绿色的电容要好一些,蓝色的电容要比绿色的电容又要强一点。

所以我们一般在主板上看到的CPU周围滤波电容都用的是绿色的,而其他地方有些则是黑色的。

(2)从指标上区别:电容电压的范围非常重要,可以在电容上看到“+、-”的字样,这是电容电压的承受范围,这个数值越小电容则越好。

看电容的容量:按照英特尔技术白皮书上的标准,主板CPU插槽附近的滤波电容单个容量最低要求为1000微法,现在大部分主板上常见电容的容量为2200微法,个别主板产品甚至采用3500微法或者更高的电容,英特尔的原厂主板之所以供电系统方面获得了一致好评,就是因为在其主板上,一般单个电容容量都在3300微法以上,这就是英特尔原厂主板极其稳定的原因之一。

而一线大厂之所以产品的销售价格会高于二三线厂商,有一个原因就是其在电容方面通常都会采用红宝石、三洋、KZG等日系名厂的电容产品。

毕竟在产品成本上,一线厂商投入的要更多。

电容的品牌
所谓一分钱一分货,电容的品牌当然也是衡量一个电容优劣的关键因素之一。

现在很多大厂主板上都使用了Rubycon、Nichicon、KZG、Sanyo、RLX等日系名厂的电容产品,而OST、RLS等台系厂商的电容产品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现在我们就认识一下这些品牌的电容。

RLX电容
RLS电容
Nichicon(蓝宝石)电容
KZG电容
Sanyo(三洋)电容
Rubycon(红宝石)电容
电容正负极判断
电容:可以从脚来判断,长的是正极,短的是负极. 电容身上,有半边颜色涂料的是负极.
电容正负极判断
而主板是却不是统一的,主板电容位都有半边是白色的. 但有些主板是正极,有些是负极. 确定正负极需要参考更换之前的电容.或者看主板上有无标明+ /- 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