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建材2008年第3期21世纪是生态城市建设世纪,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在中国工程院开展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中,提出了多渠道开源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战略。
雨水是城市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我国具有丰富的雨水资源,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104亿m3,可开发利用的雨水资源量很大,但从总体上看雨水利用率还是偏低的。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干旱加剧及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水危机的新途径,并受到广泛关注。
1雨水利用现状分析广东位于我国南部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梅雨显著,夏雨集中,多年平均降雨量近1000mm,雨水资源丰富。
表1为2004年及200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的降雨水和供水量统计数据,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年降雨总量远大于供水总量,但是以雨水为水源的供水量所占比例却极小,大量的雨水资源被白白的浪费掉了,非常可惜。
此外,广东地区近几年发展迅速,小区建设产生大量的绿化面积,雨水峰流量明显增大,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增加,对接纳水体及周边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生态住宅小区建设的基点是合理利用环境容量,开发利用雨水资源,一方面可以减轻雨水在降落及径流过程中携带的污染物质对受纳水体的污染,减轻城市排水设施负担,避免暴雨时发生洪涝灾害;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雨水向地下水供给,有利于部分解决区域地面沉降问题;同时还可以为小区的景观和绿化节约大量的自来水。
因此,考虑利用小区汇集的雨水来补充景观和绿化用水,削减雨水径流量和污染负荷,保护小区和周边水环境与生态环境。
2生态住宅小区雨水系统建设2.1雨水利用的可行性分析雨水回收利用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的雨水量以及雨水的水质问题。
根据某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实例分析,雨水主要来源于屋面、路面以及水景水面本身。
在目前的居住小区建筑规划中,屋面和路面面积之和约占用地面积的40%,是可资利用雨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分析,雨水COD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逐渐降低,降雨后期趋于稳定(<50mg/L),水质较好,当自然沉淀时间超过90min时,COD去除率能达到30%以上,混凝沉淀的COD去除率超过40%,处理后均能达到生活杂用水的指标要求。
因此,雨水回收利用时可考虑设置初期弃流设施来提高水质。
2.2雨水利用的主要途径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的具体方法依据小区自身特点不同,一般分为屋顶花园、水景、渗透、中水回用等系统。
此外,有些小区还建造出了集太阳能、风能和雨水利用水景于一体的花园生态建筑。
屋顶花园雨水利用系统可作为雨水积蓄利用的预处理措施。
屋面雨水积蓄利用系统主要用于小区内家庭、公共场所等非饮用水,如浇灌、冲刷、洗车等。
地面雨水截污渗透系统可增大地下水补充量,并减少暴雨期间流量和暴雨流速,缓减排水压力,优化小区内生态环境。
生态小区水景雨水利用系统则可满足人们回归水自然环境的要求,小区水体不仅具有润湿、净化空气、改善小浅析住宅小区雨水利用梁灿添(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摘要:本文通过实例,论证了雨水利用的可行性,提出了住宅小区雨水利用方案,计算了各方案的工程造价,并进行了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提出了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生态住宅小区;雨水利用;景观用水项目2004年2005年年平均降雨量/mm601644.3折合降雨总量/亿m35687661010全国总供水量/亿m355485633地表水源供水量/%81.281.2地下水源供水量/%18.518.4其他水源供水量(污水处理再利用水量和集雨工程供水量)%0.30.4表1我国降雨及供水情况建筑设计与装饰134--广东建材2008年第3期景观水池回水→初沉池→石英砂滤池→贮水池区气候等作用,还可作为雨水调蓄池用作生态小区的消防、绿化和浇灌等。
3工程实例某住宅小区,总用地面积80000m2,其中建筑占地面积18000m2。
绿地面积33000m2,绿化率39%,道路、停车场面积16000m2,共有住户900户,机动车泊位425个,自行车泊位700个。
3.1雨水设计方案对该住宅小区设计三种雨水方案。
方案1:雨水直接排放传统的雨水直接排放方案如下:方案2:雨水集中处理回用本方案将小区雨水收集后集中进行处理回用。
由于屋面和道路径流系数大,产生的雨水径流量也大,所以屋面雨水和道路雨水是可利用雨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屋面应采用瓦质和水泥混凝土质,不能采用含铅材料;路面雨水在径流途中携带污染物,在进入调节池前应设置截污装置,初期雨水由于含有较多的污染物予以排放。
雨水在降落及径流过程中受到污染,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回用。
参考国内外的工程实例,结合本小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工艺流程如下:集蓄雨水→调节池→初沉池→石英砂滤池→贮水池雨水在流入调节池之后,经潜水泵的提升,以一定的流量进入初沉池,以去除大块的、密度较大的固体颗料。
初沉池按斜板沉淀池设计,斜板间距50mm,采用聚合氯化铝作为雨水处理的混凝剂,初沉池的污泥用气提法回流至调节池。
然后进入石英砂滤池完全过滤过程,以有压流状态将处理后的水送入贮水池,然后用于景观用水及浇洒、绿化等杂用。
所有构筑物均采用埋地式,池顶盖钢筋混凝土板并设检修孔,板上覆土0.5m,并种植花草。
其中贮水池的容积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公式,绘出不同历时的雨量曲线来确定。
一部分雨水回用于景观水体,景观水体如缺少流动和循环,很容易发生水质恶化,因此,另外还设计了景观水体水循环系统:因为汇集的雨水经处理后已进入景观水池,景观水池循环回水的水质与汇集的雨水水质相比,雨水COD和SS均大幅下降并含有较高的DO,因此,在回水口装有滤网的前提下,循环回水可不经调节池直接进入初沉池的配水渠中。
方案3: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相结合中水回用已被世界上很多国家所采用,并被认为是具有较好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节水设施。
对于采用污废水分流的排水系统,根据《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应优先选择水量充裕稳定,污染物浓度低,水质处理难度小,安全且居民易接受的中水水源。
故本方案在利用雨水的同时,选择沐浴排水和冲洗排水等生活废水作为中水水源回用于洗车、绿化、景观等。
设计工艺流程如下:生活废水→调节池→接触氧化池→沉淀过滤器→贮水池处理原理是在接触氧化池中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污染物。
在接触氧化池中,微生物主要以生物膜状态固着在填料上,同时又有部分絮体或碎裂生物膜悬浮于处理水中,附着在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对废水起到净化作用。
3.2雨水量计算进行粗略雨量分析时,将蒸发等损失的水量忽略不计,确定汇集雨水径流量。
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平均径流系数,公式如下:Ψ平均=∑Si×Ψi式中:Si———各类地面所占的百分比;Ψi———各种地面的径流系数(表2)。
以广东地区年平均降雨量1000mm计,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雨水可回用水量宜按雨水收集水量的90%~95%计,并综合季节和初期弃流等因素的影响,初期弃流系数取0.87。
由于已经考虑了初期弃流,回用量取95%,则方案2汇集的可利用年平均径流雨水量为:屋面雨水绿地雨水渗透溢流雨水口雨水管道系统排放→→→→→道路雨水表2平均径流系数计算表路面性质水系绿化道路及广场建筑平均径流系数Ψ10.150.90.90.610所占总面积百分比2.7%39%20%22.5%-建筑设计与装饰135--广东建材2008年第3期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型号尺寸结构形式造价(万元)调节池及附属设施座1L3.5×B4.0×H4.0钢筋混凝土6接触氧化池及附属设施座1L2.5×B4.0×H4.0钢筋混凝土5沉淀过滤器及附属设施座1L3.0×B2.0×H2.0钢筋混凝土28水泵及设备房座1水泵2台,反冲洗泵1台,加药装置一套砖混结构8管道、阀门、消毒设备若干PE双壁波纹管12合计59表4中水处理主要设备及构筑物型号尺寸与造价V=80000×1000×0.610×95%×0.87=40333m3该小区每日杂用水需求量为201.5m3/d(表3)则年需求总量为36270m3/a(用水时间按180d考虑),旱季(9月~次年2月)需求量为18135m3,为安全计,旱季雨水量设为全年雨水量的20%,为40333×20%=8066m3,故所需调节池容积为18135-8006=10129m3,在此假定小区70%的杂用水量由所汇集雨水净化后提供。
3.3方案比较和技术经济分析3.3.1方案比较根据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安徽省估价表初步计算各方案包括土建投资、设备管道等投资在内的工程造价,对两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方案1采用传统的雨水排放系统,人工补水净化设备。
年均外排雨水量51042m3,浇洒、绿化等每年消耗自来水36270m3,以目前水费约2元/m3计,年消耗7.3万元,估算投资54万元。
方案2基本可保持汇集雨水与用水的平衡,节约水资源。
估算投资88万元,绿化等杂用每年可节约自来水水费7.3万元,景观水循环每年估算可节约自来水费4.2万元,共计12.0万元。
运行管理费用15150元/年,其中电费约6400元/年;管理人员分摊工资3600元/年;药剂费150元;维护费用5000元/年。
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增加中水处理部分,主要设备及构筑物尺寸与造价见表4。
由表4可知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要增加59万元的投资,根据甲方需求,先实施方案2,再根据运行情况及资金状况,将方案3为后继方案。
3.3.2技术经济分析年总费用=设备及机械投资×费用折旧率+运行费用=88×0.05+1.515=5.915万元年总收益(以所节约自来水用水的资金作为收入)=12万元效益/费用=12/5.915=2.03>1,说明系统可行。
根据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Ptt=0!(CI-CO)t=0式中:CI———先进流入量;CO———现金流出量;(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Pt———为静态投资回收期(年);经计算得Pt=7.46(a)。
此外,雨水利用工程的效益是综合的,涉及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
其综合效益包括利用雨水而节省的自来水费、城市净水的边际费用;因节水而增加的国家财政收入;因消除污染而减少的社会损失;节约的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费用等,此举不仅可以优化生态小区环境,实现生态小区的系统性、整体性和有序性,还可以从宏观上改善区域环境,解决我国部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