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政治下册期中考试试题2

八年级政治下册期中考试试题2

成功学校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测试初二政治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会经济文化权利等基本内容,这说明()。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B、《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C、《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这是因为( )A、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B、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宪法规定的内容最具体、最详细,可以代替其他的法律D、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3、以下选项中能直接体现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有()①全国人民开展多种活动迎接世博会②我国人大举行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立法听证会③中共中央征求党外人士对“十一五”规划建议的意见④“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提出议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

①正在内地中学读书的西藏藏族学生;②生活在美国的美籍华人;③在我国监狱中服刑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④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③④5、我国宪法从第33条到第50条,全面详细地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同时还规定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对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案件进行审判。

这些规定说明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受到( )A、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B、司法保证和经济保障C、经济保障和行政保障D、行政保障和司法保障6、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是()A、热爱社会主义祖国B、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C、知晓社会主义法律D、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7、如今校园内,加入“手机一族”的中学生日渐增多。

但有的同学却在上课期间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受到老师的批评。

这一事实说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

①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权利;②要限制在法律规定的权利范围内,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③要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④要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权利的真正源泉在于义务”这句话意味着()A、只有先实现权利然后才履行义务B、权利和义务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对等的C、履行义务是实现权利的前提D、履行义务必然要享受权利9、“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须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

对这句名言的理解,不对的是()A、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配合B、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是相互促进的C、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互相补充D、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是可以互相代替的10、以下关于人格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人格权是生命健康权的重要组成部分B、人格权是与生俱来的C、如果不享有人格权,人的尊严和价值也就不复存在D、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11、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是()A、人身自由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批评建议权D、受教育权12、如今部分酒类产品的外包装上出现“过度饮酒,有害健康”“酒后请勿驾车”等提示。

充满温情的提示语()A、保护了消费者的求偿权B、体现了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关心C、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D、会减少中国酒类产品的销售量13、除了为正义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和抛弃。

这是因为()A、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B、自身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时有权请求法律保护C、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自卫B、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尊重他人就是保护自己14、右图反映该校侵犯了学生的()A、名誉权B、人身自由C、姓名权D、生命健康15、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

A、地位身份B、良好表现C、学历D、学业成绩16、下列体现注重名誉的名言有()①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②士可杀不可辱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7、高考结束后,刘某迟迟未收到录取通知书,以为自己落榜了,后来才得知是张某冒名顶替上了大学。

刘某愤然将张某告上法庭,因为张某侵犯了他的()①受教育权②姓名权③荣誉权④隐私权与健康权A、③④B、①②C、②③D、②④18、下列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A、学校把三好学生沈某的照片张贴在光荣榜上B、公安部门把通缉犯王某照片公布在互联网上C、记者把孙某在城市雕塑上乱刻乱画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D、照相馆未经小东同意把他的照片挂在橱窗上招揽生意19、“一米线”是银行、邮局等窗口服务行业为防止客户的个人帐户、储户密码等信息被泄露而采取的防范措施。

这一措施维护了公民的()A、肖像权B、荣誉权C、姓名权D、隐私权20、侵犯公民的隐私权的行为是()。

①将朋友的犯罪证据交给公安机关;②父母监听子女的通话内容;③公安机关依法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④未经同意在网上查看好朋友的聊天内容;⑤老师查看学生的信件;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④⑤二、材料分析题(共24分)21、材料一:为了美化环境,某市政府将公园的围墙拆掉,并种植了许多花草供游人欣赏。

但许多游客却无视“爱护花草,人人有责”的告示牌,随意摘取。

一天,市民戴某又摘了许多鲜花准备带回家,被管理人员发现,受到罚款处罚。

材料二:晚上,许多司机无视交通规则而闯红灯,引发了多起交通事故。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2)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8分)22、材料一:2008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邀请奥运冠军、著名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制作了有关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

材料二:2008年10月26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

材料三: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

党和国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材料一、二、三共同在保障公民的什么权利?(2分)(2)在我国,有哪些法律保障此项权利?请举两例。

(4分)(3)作为一名在校学生,你行使这一权利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至少三方面。

(6分)三、漫画分析题(10分)23、请运用有关法律知识,谈谈你对右面漫画反映出的问题的认识。

(10分)四、探究与实践(26分)24、价值判断(18分)①放学路上,看见同学骑车不扶手,骑“英雄”车,小强也加入骑“英雄”车的行列。

判断:()(2分)理由:(4分)②某记者在报道人才交流会的火爆场面时,把其中正在咨询求职的小王拍摄了下来并刊登在报纸上。

小王认为侵犯了他的肖像权。

判断:()(2分)理由:(4分)③课间操期间,小伟在教室打扫卫生时,发现小文的一封信,就好奇地看了起来。

晚上,小伟还在自己的博客里提到了这封信的内容,还加上了自己的评论。

判断:()(2分)理由:(4分)25、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人大代表都要聚集北京。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代表们要审议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并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1)上述材料表明了什么?(4分)(2)谈谈在你所在的班集体建设中,你的主人翁地位是如何体现出来的?(4分)成功学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初二思想品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二、材料分析题(24分)a)(1)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义务观念淡薄,没有按法律的要求去做,没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4分)⑵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2分)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2分)树立权利义务一致性观念,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2分)。

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2分)b)(1)生命健康权(2分)(2)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劳动法等(两个即可 4分)(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有病积极就医、不参与暴力活动、他人生命处于困难时,要积极援助。

(三点即可 6分)三、漫画分析题(共10分)23、冒用他人姓名,给他人带来一定的精神伤害,(2分)是一种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违法行为。

(2分)他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2分)。

尊重他人的姓名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姓名权,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法律素质。

(2分)因为是违纪记录,也侵犯了同学的名誉权。

(2分)四、探究与实践(26分)24、(18分)①判断:(错误)(2分)理由对自己对他人生命不负责的表现。

应维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看见其他同学骑英雄车应及时劝阻(4分)②判断:(错误)(2分)理由:记者没有侵犯小王的肖像权。

因为记者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也不是出于恶意,虽未经本人同意,但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4分)③判断:(错误)(2分)理由:私拆信件并公布内容在网上,这是对小文隐私权的侵犯。

应要求小伟删除相关内容并公开道歉,如不同意,小文可找老师协调,如依然不能维护,可诉诸法律。

(4分)25、(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4分)(2)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发挥特长,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团结同学,服务同学等。

(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