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起毛起球标准及改进

起毛起球标准及改进

织物起毛起球不同的测试标准纺检0801鲁瑶邹薇摘要:本文对《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中的圆轨迹法、马丁代尔法、起球箱法及随机翻滚法四种测定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比较;并对其中包含多种测试条件的两个标准各种测试条件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各个标准中指标的合理性、试验方法的科学性,并对方法标准的改进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织物;抗起毛起球性;标准;检测;比较;分析2008年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GB/T 4802.1-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GB/T 4802.2-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GB/T 4802.3-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起球箱法》三个检测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标准,分别替代各自1997年版的标准,新标准从2009年3月1日开始实施。

GB/T 4802.4-2009《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随机翻滚法》于2009年6月19日获批准,将于2010年2月1开始实施。

服装在日常生活中,服用和洗涤过程由于不断经受摩擦,织物表面会出现起毛起球现象。

这不仅影响服饰的外观,部分直接接触皮肤的面料如果起球状况严重,还会影响舒适度。

尤其是以涤纶纤维为代表的合成纤维织物的起毛起球阅题,至今仍困扰着业界和广大消费者。

对此,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解决办法,并陆续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根据这四种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不同检测方法进行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有多种测试条件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条件的比较,分析各测试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从而分析标准中指标的合理性、试验方法的科学性及新旧标准的更替对产品标准产生的影响。

一 .织物起毛起球的成因分析1.织物起毛起球概况1.1织物起毛起球的基本过程起毛起球是一个渐变过程,通常表现为三个步骤:起毛--缠结--起球--毛球脱落。

当织物受到的外界摩擦力大于纤维强力或纤维之间的摩擦力或抱合力时,纤维末梢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织物表面因此生成绒毛,此谓起毛;绒毛露出一定长度后,在一定距离间因揉搓摩擦,反复伸长和回缩而纠结成球,生成的毛球并不大,也不形成死结,它的一端在织物的纤维中,并连接于布面,形成球状,此谓起球。

当织物继续受到摩擦时,连接毛球的纤维会因反复拉伸弯曲疲劳而断裂,发生毛球脱落。

1.2起毛起球的测试方法与标准基于对上述织物起毛起球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在服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时就必须充分考虑不同产品在穿着或使用时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并通过科学合理且简便有效的方法对其起毛起球性能进行评估和控制。

测试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因织物的材料、用途、产品的出口地不同而异,如有随机乱翻式起毛球仪法(Random Turn.ble Pilling Test)、马丁代尔起毛起球法(Martindale PiHing Test)、箱式起毛起球法(ICI PiUing Test)、弹性衬垫法(Elastomefic PadPining Test)以及圆轨迹起毛起球仪法等。

目前,针对欧洲市场的测试方法主要有马丁代尔起毛起球法和箱式起毛起球法;针对美国市场的测试方法主要有随机乱翻式起毛球仪法;中国市场主要使用圆轨迹起毛起球仪法。

下面就以上四种测试方法进行介绍。

2.四种起毛起球方法介绍2.1马丁代尔起毛起球法马丁代尔起毛起球法(Martindale Pilling Test)主要模拟当织物自身较频繁摩擦后的起毛起球状况,主要适用于毛织物及其它易起球的织物,对机织物尤为适宜。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被测织物夹于马丁代尔测试仪上,试样的正面与另一块织物的正面在一定压力下按李莎茹曲线的轨迹相互摩擦。

其摩擦轨迹刚开始为一条直线,接下来逐渐变为椭圆形,最后又在原直线的垂直方向成一条直线。

摩擦应在规定的压力下进行,直至达到规定的循环次数。

摩擦结束后,在标准的视觉条件下,一般与洗涤前或洗涤后的原布对比,查看其起毛起球及其它外观变化的程度,并以级数来报告其抗起毛起球性,1级最差,5级最好,允许有半级。

目前普遍采用的测试方法标准为ISO 12945—2:2000。

在该测试标准方法中,通常机织物需要经受(415±2)g的压力,并在500/1 000/2 000/5 000/7 000(装饰用途7 000转不需要测试)转时逐个进行评级,然后取平均值;而针织物则经受(155±1)g的压力,在125/500/1 000/2 000/5 000/7 000转时逐个进行评级,最后取平均值。

除ISO 12945—2:2000外,美国的ASTMD 4970和中国的GB /T 4802.2—1997也采用马丁代尔法,但被测试样的面积和受到的压力有所不同。

1、GBT 4802.2-2008 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马丁代尔法.pdf2、BS EN ISO 12945-1-2001 纺织品.测定织物表面起毛和起球的倾向.第1部分起球箱法.pdf2.2箱式起毛起球法箱式起毛起球法(ICI PiHing Test)除了模拟织物自身与自身不问断进行摩擦外,还可模拟织物与外界物接触后的起毛起球状况。

该测试方法适用于毛织物及其它易起球的织物,主要标准为ISO 12945—1:2000。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按规定方法和试验参数,把织物试样套在聚氨酯塑料管上,放入能转动的衬有橡胶软木的方形木箱内滚动一定转数后,在标准的视觉条件下,将滚动过的试样与洗涤前或洗涤后的原布作对比,以级数来报告该织物的抗起毛起球能力,1级最差,5级最好,允许有半级。

由于织物在该测试过程中的运动是随机的,所受到的压力很小,因此这种测试方法的可重复性较好。

但由于此测试方法中影响起球测试的因素较多,如橡胶软木和橡胶管的表面情况等,所以其对设备和耗材定期核查要求比较高。

除了最常用的ISO 12945.1:2000标准外,还有中国的GB/T 4802,3—1997等也采用箱式起毛起球法。

3、GBT 4802.3-2008 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起球箱法.pdf2.3随机乱翻式起毛起球仪法随机乱翻式起毛起球仪法(Random Tumble Pilling Test)主要针对美国市场,采用标准为ASTM D 3512—2002。

该方法模拟织物在自身及与外界物高频率摩擦后的起毛起球状况。

其基本原理是:将三块大小相同的试样放入装有标准软木的测试仪中,试样在有搅拌棒的圆筒内翻滚,与其它试样或圆筒壁摩擦,产生起毛起球现象。

通常高速自由转动30 min后取出,将多余的碎屑用吸尘器吸去后,在标准的视觉条件下,与标准样作对比,以级数来报告该织物的起毛起球性,1级最差,5级最好,允许有半级。

这种测试方法使织物以随机、无序的运动方式摩擦,织物表面受到的外来压力很大。

同时由于织物试样有时会被卡在搅拌棒后面,所以重演性较差,尤其对那些质量比较大或钩针图案的针织物不太适合。

随机乱翻式起毛起球仪法除了在美国市场采用得比较普遍之外,日本和加拿大等国也较经常使用此方法,其测试方法标准分别为JIS L1096--1999和CAN/CGSB 4.2。

4、GBT 4802.4-2009 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随机翻滚法.pdf2.4圆轨迹起毛起球仪法圆轨迹起毛起球仪法是我国采用最为普遍的检测织物起毛起球的方法,适用的范围也比较广,相应的标准号为GB/T4802.1一1997。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使织物试样在一定压力下沿圆周运动轨迹,先与尼龙刷起毛,再与织物作相对摩擦起球;或将织物在织物磨料上直接起球(见表4)。

然后,将试样取下,分别与相应的样照进行对照,从1级至5级,1级最差,5级最好,允许有半级。

5、GBT 4802.1-2008 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pdf3.四种检测方法的比较3.1四种检测方法试验原理和仪器设备的比较四种检测方法试验原理和仪器设备的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四种检测方法试验原理和仪器设备的比较3.2对四项起球检测标准的试验分析比较选择精纺机织面料、半精纺机织面料、粗纺机织面料及针织面料四块具有代表性的织物作为测试样品进行以下试验:1同一测试方法不同测试条件的。

2同一面料四种标准的织物起毛起球性测试。

3.2.1包含多种测试条件的两个检测标准的实验结果分析3.2.1.1 GB/T 4802.1-2008圆轨迹法标准实验结果依据GB/T 4802.1-2008标准中的A~F六种试验条件,分别对精纺机织面料和半精纺机织面料进行测试。

具体实验条件见表2。

测试结果见表3。

表2 GB/T 4802.1-2008标准中的A~F六种试验条件参数表3 圆轨迹法不同试验参数类别的测试结果由表3可看出在六种试验条件中,A试验条件为圆轨迹法起球标准中最严重的测试条件;F试验条件为圆轨迹法起球标准中最轻的测试条件。

其他四种试验条件轻重程度居中。

同一块面料选择不同的测试条件,其起球测试结果最大相差1.5级左右。

3.2.1.2 GB/T 4802.2-2008马丁代尔法标准实验结果GB/T 4802.2-2008标准中试验条件包括负荷质量(415 g/155 g)、磨料(标准羊毛织物/织物本身)和摩擦次数(评级的6个阶段)。

根据这三个因素设计三种试验,分别为编号为1#:负荷质量为155g,磨料为织物本身,各评级阶段均进行评定;2#:负荷质量为415 g,磨料为织物本身,各评级阶段均进行评定;3#:负荷质量为415 g,磨料为标准羊毛织物,各评级阶段均进行评定。

利用上述三种试验条件对四块样品进行测试,分析比较三个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GB/T 4802.2-2008标准起球测试条件的负荷质量、磨料、起球摩擦次数对测试结果及变化趋势均有很大影响。

负荷质量对测试结果影响和磨料对测试结果影响均可达1级;而摩擦次数对测试结果影响可达2.5级,且并非摩擦次数越多起球结果越差。

3.2.2四种起球测试方法的测试和结果比较结合三种面料的特征,根据四种起毛起球性能测试标准选择试验条件进行实验。

具体见表4。

表4 四种起毛起球性能测试试验条件比较测试结果具体见表5。

表5 四种起毛起球性能测试结果由表5可知:对于机织面料测试结果:圆轨迹法>随机翻滚法>=马丁代尔法。

对于针织面料测试结果:起球箱法>随机翻滚法>圆轨迹法=马丁代尔法,即圆轨迹法与马丁代尔法起球条件轻重相差无几,均较重,其次为随机翻滚法起球,最轻的为起球箱法起球。

同一块面料选择不同的试验方法,其测试的结果相差很大。

最严重的如半精纺机织面料的圆轨迹法与马丁代尔法的测试结果相差几乎接近2级。

而对于针织面料起球箱法测试结果比圆轨迹法或马丁代尔法要轻1级。

二.试验方法探讨2.1圆轨迹法起球方法(1)GB/T 4802.1-2008标准中试验条件的选择分类不清晰,造成一块面料可能可选择多种试验条件或无条件可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