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艾灸盒操作流程,知识讲解

艾灸盒操作流程,知识讲解

6.灸毕:
(1)将艾条燃烧面置于灭火瓶中彻底熄灭艾火,清除艾灸盒里的艾灰。
(2)清洁局部皮肤,观察皮肤情况,协助整理衣着,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对操作的感受,告知注意事项。致谢
(3)洗手
8
未清洁未观察皮肤、体位不舒适各扣3分;未询问患者感受、告知注意事项各扣5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7.记录:在治疗单执行者及时间栏上签名、签时间
5
未指导扣5分;一项指导不全扣1分
3.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沟通有效
2
符合操作原则
5
一处不符合酌情要求扣1~2分




5

目的:1.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防病保健、治病强身
2.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床症状
5
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
6.检查艾灸盒及滤网、固定带的完整性。
2
评估不全一处扣1分




60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必要时为患者遮挡
5
未核对扣3分;未遮挡扣2分
2.向患者解释;取合适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5
体位不舒适扣3分;未注意保暖扣2分
3.定位:确定施灸腧穴,指痕作标志
②隔姜灸:取新鲜老姜一片(当中刺数孔),将其置于施灸穴位。其他操作步骤同艾盒灸法。
25
未再次核查扣3分;核查不全扣1~3分;灼伤患者扣10分;烧坏衣物扣5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5.观察:
(1)施灸过程中随时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
(2)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艾灸盒位置
10
未观察、未询问各扣5分;发现异常,未及时处理扣6分
艾灸盒操作流程,2017
艾条灸(艾灸盒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程序
规范项目
分值
评分标准





20

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2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2.核对医嘱,治疗单(卡)
5
未核对扣5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3.评估:
(1)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患者体质及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热的耐受程度
注意事项:1.施灸时要调整好患者体位,避免因体位变动造成烫伤。
2.注意观察施灸部位的情况,对昏迷、感觉迟钝或者障碍、小儿患者,适当缩短艾灸时间10~15分钟为宜,并高度警惕预防烫伤。
3.凡发热者,有大血管的部位,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4.如施灸局部出现水疱,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或抽出疱内液体,外涂烫伤膏,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5.隔姜灸时,应选新鲜的老姜,现切现用,不可用干姜或嫩姜。姜片的薄厚,根据部位和病症而定,皮肤较薄或较为敏感处,姜片可厚些,急性或疼痛性病症,姜片可薄些。患者感觉微辣,是新鲜姜片姜性刺激的缘故,如辣痛感觉明显,应适当调整姜片位置或者移除,避免造成皮肤灼伤
5
一项内容回答不全或回答错误扣0.5分
5
定位不准确扣5分;不能叙述定位方法扣3分
4.施灸:
(1)再次核查患者、施灸穴位、方法
(2)弯盘(或烟灰缸)置于适当处
(3)施灸部位:先上后下,先头顶、胸背,后腹部、四肢
(4)施灸方法:
①温和灸:根据治疗穴位选择合适灸盒,打开灸盒上盖子,把艾条插入灸孔(插入长度一般为观火孔一半,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为宜),点燃艾条,盖上盖子,固定盖子,把灸盒置于施灸穴位,固定带固定肢体或者相应部位,松紧适宜,每处15~20分钟。
(4)心理状况
(5)环境是否符合隐私保护和保暖要求
(6)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告知相关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6
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一处扣1分;未解释扣2分
4.洗手
2
未洗手扣2分
5.用物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酒精灯、弯盘(或烟灰缸)、艾灸盒(单孔、双孔、三孔)、钟表、小口瓶、治疗单、笔,必要时备浴巾、屏风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15

1.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处理使用后的物品
3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正确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施灸过程中可能出现烫伤、水疱等情况。
(2)告知患者艾条点燃后可闻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3)告知患者施灸过程中局部皮肤有烧灼、热烫感觉时,立即报告。
(4)告知患者施灸后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如出现小水疱,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