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学前班上册数学教案课题:学习5的组成周课时:总课时:1教学目标:1、学习5的组成,知道5分成两份有两种分法。
2、能根据图片的特征记录物体的数量。
3、能按要求边操作边讲述活动过程。
教学重、难点: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及组成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上范画,数字卡片1—5。
2、学具:幼儿每人胸前一个数字挂牌,每人一份苹果娃娃。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1、运用找朋友的游戏,复习4的组成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玩找朋友的游戏,但有要求,音乐一结束,要迅速找到和自己胸前的数字合起来是4的朋友。
为什么找他做朋友2、幼儿操作,探索5的4种分合方法。
(1)简单介绍游戏材料及操作要求上次我们学了4的组成,知道把4分成两份有3种方法,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把5分成两份有几种方法呢?那就请你们去分一分,玩一玩,并把你分的方法记录下来。
(2)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互相介绍操作情况。
(3)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小结:5分成两份有4种分法。
3、进一步学习5的分合式,感知分合式的有序性出示图,观察画面,提问:图上有什么?有多少苹果?这些苹果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启发幼儿根据右边的标记特征,说出苹果的数量,教师记录。
引导幼儿竖着观察分合式,你发现数字是怎样排列的,再看右边,你又发现了什么?组织幼儿讨论,使幼儿知道左右两边的数字分别是倒数和顺数排列的,最后带幼儿读一读5的分合式。
4、操作活动5、活动评价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材料,其他幼儿对照自己的练习,教师对操作认真以及大胆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和肯定。
活动延伸:先完成的幼儿到区域里去玩关于5的组成的活动教学反思: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5的分解和组成,部分学生记住了5的分解和组成。
课题:复习5的分解与组成周课时:总课时:2教学目标: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及组成,初步理解除一以外的数,都可以分成两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原来的数。
教学重、难点: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及组成教学准备:数字卡若干、胸饰、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卡片放在口袋里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复习5的分解”导入,“我们来看这是数字几呢?”(5)我们将数字5分解,可以有几种分法?(有四种)分别是:(1和4、2和3、3和2、4和1)。
小朋友真聪明,下面我们可以用5的分解来玩一个游戏,我说一个数字、请你也说一个数字,我和你们的数字合起来是“5”。
如:“我说2”、幼儿答出“我说3”。
游戏进行可根据音乐节奏拍手进行数次。
二、基本部分: “游戏”1、“游戏玩得真高兴,我们又要到森林里去玩了,森林很远的,我们5人一组开火车去吧!”“好了,我们到森林了,森林之王给我们准备了一个分一分的游戏,请小朋友看数字卡片,在音乐声停止的时候迅速分开站在线的两侧。
(举例,请一组小朋友做示范)开始进行游戏。
”2、森林里还有一个更好玩的地方,看那是什么?(魔洞),这个魔洞只允许数字5过去,可我们小朋友也想过去怎么办呢?(先变成数字宝宝),请你们先将自己的数字宝宝请出来,看,向我这样变变变就变成数字宝宝了,呢们也快点变一变吧!小朋友看自己是数字宝宝几呢?你们的数字是5吗?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字能够变成5呢?(2和3组合)真聪明,看我和她合起来是5,我们手拉手先过去了,你们也快点找一个与自己合起来是5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队一起过魔洞吧!三、结束部分: 幼儿操作卡练习今天玩得数字游戏高兴吗?我们把刚才的游戏记录下来好吗?(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记录)。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在活动区中进行操作卡练习。
使幼儿对今天的活动加以巩固、复习。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掌握5的分解和组成。
学生在书写方面要加强练习,规范格式。
周课时:总课时:3课题:5的加法教学目标: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 +1、3+ 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
3、进一步认识理解“ +”、“=”号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复习5的组成。
幼儿人手一份卡片,教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
(二)学习5的加法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
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
”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
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1)4 +1=5 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
1+ 4=5 (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3)比较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4+ 1=5和 1 +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
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
教学反思:学生对5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
第学前班上册数学教案课题:5以内的加减法周课时:总课时:4教学目标: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掌握5的加减法。
2.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5的加减法教学准备:苹果卡片4个、动物卡片:狮子、老虎、大象、斑马各5张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①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出示3个苹果)②再出示一个苹果问:3个添上1个,一共是几个?3个减去一个,又是多少?③引导幼儿说出加减法的含义以及3以内的加减法算式二、复习5的组成①让幼儿回忆5可以分成几和几②幼儿边说教师边往黑板上写三、出示直观教具1.:狮子王要给所有的狮子开会,先来了3个狮子(出示1个狮子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2头狮子(出示4个狮子图片)问①3头狮子再添上2头狮子是几头?②为什么3+2=5?写出算式3+2=5③、可是开舞会的时候有2只先回家了,那么还剩几只?为什么5-2=3?写算式5-2=3?③依次出示老虎、大象、斑马表示加减法算式(方法同上)五、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1.教师举例,讲清口述加减法应用题的要求2.让幼儿任意选一道5的加减法进行口述应用题3.教师进行表扬和鼓励,对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启发和帮助六、玩“谁最快”游戏1.每组做一道必答题(5的加减法)2.教师出示加减法算式卡片每组进行抢答,哪组最快哪组胜利七、书写算式1.让幼儿书写加减法算式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八、教师进行小结教学反思:通过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法,学生的口算能力、计算能力都有所提高,学生初步学会看图列式,跟着老师的引导理解图意。
第学前班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过程:一、开火车(复习7的组成)师:老师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城堡,城堡里面藏着许多的宝藏,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挖城堡里面的宝藏吗?(幼:想)去城堡的路太远了,我们要坐火车才能到那里,请乘坐火车的小朋友注意了,我们要坐的是早上七点钟的火车哟!师:呜呜呜,火车开动了,我的火车一点开,你们的火车几点开?幼:你的火车一点开,我们的火车六点开。
合:一合六组成七。
(游戏继续)二、情境感知(看图学习7的加法)1、师:火车终于到达目的地了,(教师出示城堡图)国王的城堡里藏了许多的宝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第一层:左边有1个棒棒糖,右边有6个棒棒糖。
幼儿根据图片内容上台列出算式:1+6=7第二层:左边有2条鱼,右边有5条鱼。
幼:2+5=7第三层:左边有3朵鲜花,右边有4朵鲜花。
幼:3+4=72、师:刚才小朋友列出的算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共同点?幼:它们的结果都是7,而且都用了+号。
教师小结:是的,这些算式的结果都是7,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7的加法算式;但是这些算式它们可是有好朋友哦!1+6=7的好朋友式就是将+号前后的数字换一下,但是结果不变。
3、根据交换规律写出算式:1+6=7 和6+1=7 2+5=7 和5+2=7 3+4=7和4+3=7三、编应用题:师:宝藏全部被大家挖掘出来了,你们真的很棒,但是国王最后还想请大家将它的宝藏编成应用题,谁来试一试?幼:我在糖果店买了1根棒棒糖,后来又买了6跟棒棒糖,一共有几根棒棒糖?幼:我家鱼缸里有2条金鱼,后来爸爸又买了5条小鱼来陪它,一共有几条鱼呢?幼:小曾老师给了我3枚花的贴贴,后来我表现很好,老师又给了我4枚贴贴,请问我一共有多少个贴贴?四、课后延伸:教师让幼儿通过操作水果拼盘,请幼儿两两合作,列出相应的算式。
反思:整个活动紧扣《7的加法》的主题开展,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形式多样,层次清晰,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很强的参与意识,整节活动下来,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本次活动的亮点在于:一楼:一楼做为一个主要的就餐区,有西点区、热饮区、砂锅区等,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口味。
大厅设计简洁明快,色调以暖色为主。
为此我们在顶部的选材也很考究,采用了铝方通这种材质。
这样我们站在适当的角度一眼看去,吊顶如大海波涛,让人心旷神怡,没有一点的压迫感和局促感。
而且其通风良好,透气性强,防火性能很好,十分安全。
二楼:二楼是一个基础就餐区,在这里有丰富的菜品可供广大师生选择。
为了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我们将加工区及出菜口布置在北面临窗位置,这样使加工区更加整洁,宽敞,明亮,而且也使就餐区的空间更加开放,流通,疏散非常方便。
顶部的设计我们依然延续了一楼的风格,顶部使用米色的铝方通,桌椅采用淡蓝色,冷暖色差加强色彩的对比,拉开距离感,表现出特殊的视觉对比与平衡感。
三楼:三楼在功能上与二楼相同。
在设计上以绿色为主题,浅绿色墙板与浅绿色铝方通吊顶共同塑造健康绿色就餐空间,木纹色餐桌餐椅体现出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使学生在就餐的同时感受绿意盎然,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