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运动解剖学第1次课(绪论,人体的基本构成)
运动解剖学第1次课(绪论,人体的基本构成)
骨骼肌微细结构
骨骼肌组织的收缩肌理
1.细肌丝向暗带中移动,相邻的Z线距离缩短, 使明带变短。同时,H带也变短甚至消失。但 暗带不发生 变化,这是收缩的过程。 2.肌纤维舒张时,细肌丝向暗带外移动,结果 明带和H带都变长。但暗带长度始终不变化。
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是高度分化的组织,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 神经组织是高度分化的组织,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它 是高度分化的组织 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内,具有联系、 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内,具有联系、调节和支配各器官的 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协调统一的整体。 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协调统一的整体。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 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nerve cell)是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是高度分化的 )是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 细胞,数量庞大,形态多样,结构复杂, 细胞,数量庞大,形态多样,结构复杂,在生理功能上具有能感 受刺激和传导冲动(进行分析综合)产生反应的特点。 受刺激和传导冲动(进行分析综合)产生反应的特点。它是神经 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故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 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故神经细胞又称为神经元(neuron)。 )。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 cell)是神经组织的辅助成分,多数 )是神经组织的辅助成分, 细胞也有突起。神经胶质细胞的胞体一般比神经细胞的胞体小; 细胞也有突起。神经胶质细胞的胞体一般比神经细胞的胞体小; 而数量却为神经细胞的10倍左右 对神经细胞起支持。营养、 倍左右, 而数量却为神经细胞的 倍左右,对神经细胞起支持。营养、 绝缘、保护和修复等功能。 绝缘、保护和修复等功能。
单层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复层
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Fra bibliotek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功 能 结缔组织的分类、分布 1。纤维性结缔组织:
分类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软骨及骨组织 分布 皮下,组织之间, 器官之间 真皮,肌腱,韧 带 皮下,内脏周围, 网膜 造血,淋巴器官
细胞形态
细胞的形态各异, 有圆形、多边形、 柱形、梭形、 立方形等。
细胞膜
细胞质
基质 细胞器
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
细胞核
其形态多种多样,如:圆形、卵圆形、盘状、杆状和分 叶状等。通常一个细胞只有一个核,也有的细胞具有 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核,如:骨骼肌细胞;但有的细胞 没有核如:红细胞 (1)核 膜:由双层单位膜构成。其上有孔是细胞核与 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2)核 仁:出现在细胞分裂间期,其主要功能是进行 RNA的合成。 (3)染色质(染色体):染色质与染色体同一种物质在 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化学成分主要为:DNA、 RNA.
人体基本轴: (1)额状轴:横贯身体、垂直通过矢状面 的轴,又称为冠状轴。 (2)矢状轴:前、后贯穿身体、垂直通过 额状面的轴。 (3)垂直轴:纵贯身体,垂直通过水平面 的轴。 人体基本面: (1)矢状面:沿身体前后径所作的与地面 垂直的切面称为矢状面。其中,通过正中线 的矢状面称为正中面。(正中线:沿身体前、 后面所作的垂线,其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 的两部分,称为人体的前、后正中线。) (2)额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与地面 垂直的切面,又称为冠状面。 (3)水平面:横断身体,与地面平行的切 面,又称为横切面。
体育系理论教研室
教师:赵辉
本资料仅供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组成 第二章 运动系统 第三章 内脏 第四章 脉管系统 第五章 神经系统 第六章 感觉器官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掌握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常用的解剖学术语、人体的 基本轴与基本面,了解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和学习 方法。 知识点:运动解剖学的定义、人体解剖学姿势、常用 解剖学术语、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 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基本掌握四大基本组织的结 构特点、分布与功能。 知识点: 细胞的结构、组织的概念、四大基本组织的 结构特点、分布与主要功能。
常用的方位术语
近端:指四肢的近躯干端。(四肢靠近与躯干相连接 的部分为近端) 远端:指四肢的远躯干端。(四肢远离与躯干相连接 的部分为远端) 桡侧:指前臂的内侧。 尺侧:指前臂的外侧。 腓侧:指小腿的外侧。 胫侧:指小腿的内侧 (以上术语适用于四肢。) 以上术语适用于四肢。 以上术语适用于四肢
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
神经元结构
神经元的形态多种多样,但都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胞体 大小不一,其中央有一大而圆的细胞核,核周围是细胞质称为 核周质,含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游离的核糖体、微丝、微管 及高尔基体等。由此认为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中心。突起主要 有:树突和轴突两部分。树突较短,其结构与核周质基本相似, 主要的功能是接受外界的刺激,轴突长短不一,其功能是传导 神经冲动。
人体的基本构成
细胞
组织
四大基本组织
器官
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 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
人体
第一节细胞与细胞间质
一 .细胞 1.形态 2.结构 (1)细胞膜 (2)细胞质 (3)细胞核 二.细胞间质
【基本概念】
1 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它们在机体内执行一定的 功能。 2 哈佛氏系统: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有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圆筒状骨板 称哈佛氏骨板。在哈佛氏骨板的中心的一纵行管道,称哈佛氏管,并与 其周围的骨小管相通连,骨细胞 借哈佛氏管与骨小管内组织液的流通与 血液进行物质交换。哈佛氏骨板与哈佛氏管合称哈佛 氏系统,又称骨单 位。 3 突触: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接触点。突触 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通过突触,一个神经 元的功能活动能影响与之接触的 另一个神经元的功能活动。
四、解剖学定位术语:
(一)人体解剖姿势 (二)常用的方位术语 (三)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
人体解剖姿势
身体直立 双眼平视 手臂下垂,掌心向前 两足并立,脚尖向前。
常用的方位术语
上:靠近头部称为上。 下:靠近足部称为下。 前:靠近腹面称为前。 后:靠近背面称为后。 浅: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称为浅。 深: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称为深。 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为外侧。 (以上术语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以上术语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以上术语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骨骼肌组织的结构
1.光镜结构 骨骼肌细胞膜:称为肌膜。骨骼肌细胞核:有多个。骨骼肌纤维的细胞质(肌浆) 中有肌原纤维、肌红蛋白、肌糖元、内质网和线粒体等细胞器。
2.微细结构 肌原纤维中的粗肌丝(由肌球蛋白构成)固定于M线,形成了A 带(暗带),其中间有一条色淡的H 带。细肌丝(由肌动蛋白构成)一端固定Z线,一端插入粗肌丝 间,由纯粹的细肌丝构成了I带(明带)。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部 分称为肌节 肌节。在每一肌节中的明、暗带交界处肌内膜内陷,在同 肌节 一水平面上形成与肌原纤维垂直的横行的细管,即横小管(和T 管)。同时骨骼肌纤维的滑面内质网,即肌质网沿肌原纤维的长 轴排列,包裹于肌原纤维的外面形成纵小管(L管)。横小管在 与纵小管相交处膨大,此结构称为终池。但两者并不直接相通。 我们将横小管及其两侧的终池,合称为三联体。
【重点难点】
1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 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神经元的结构与分类。
【思考练习】
一、简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名词解释 1。冠状轴 2.矢状面
简答:1简述细胞膜的结构 2肌组织的分类
运动解剖学课件
明德 砺志 博学 笃行
MINGDE LIZHI BOXUE DUXING
绪
论
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内容 二、学习运动解剖学的主要任务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 基本观点和方法 四、解剖学定位术语
一、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和内容
1.运动解剖学的定义 运动解剖学的定义 2.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 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
(1)体育运动对人体器官组织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 (2)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及儿童少年运动员选 材形态学基础的研究。 (3)骨骼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4)人体结构机械运动规律的研究。 (5)运动损伤形态学基础的研究。
上皮组织
1.上皮组织结构特点 上皮组织结构特点 2.上皮组织的分类、分布 、功能 上皮组织的分类、 上皮组织的分类 (1)被覆上皮 (2)腺 上 皮 (3)感觉上皮
被复上皮
分
类
分
布
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的腔面 间皮:胸膜、心包膜和腹膜的表面 其它:肺泡和肾小囊壁层 肾小管、甲状腺滤泡和卵巢的内表面 胃、肠和子宫的内表面 呼吸道的腔面 未角化的:口腔、食管和阴道的腔面 角化的:皮肤的表皮 睑结膜和男性尿道的腔面 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和腔面
4 腺上皮: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细胞所组成的上皮。以腺上皮为主所 组成的器官称腺体。腺体有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之分,前者腺细胞的 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到体外或器官的管腔 ,如汗腺,唾液腺等;后者分 泌物不经导管直接进入血液和淋巴,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 处参与 完成有关的生理功能,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5 血浆和血清:血浆为血液的细胞间质,呈淡黄色的粘稠液体。血浆内 含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元,流出血管后,纤维蛋白元转变为不溶解的 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血凝后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为血清
细胞间质
(一)概念:存在于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物质。 一 概念 概念: (二)成份:(1)基质:透明胶状液体。 成份: 二 成份 (2)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 三者均由蛋白质构成。 (三)功能:具有支持、联络、保护和营养等作 功能: 三 功能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