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第01讲经济法渊源【考情分析】中级会计3科:/管理密码:yy2283本章近三年考核分值呈下降趋势,但比较稳定。
虽仍非重点章节,但其中法律行为、代理、仲裁、诉讼管辖与时效等内容需要大家重点关注。
本章属于纯法理性的内容,虽然是全书最枯燥的一章,但请让我们一起来努力让它变得欢乐起来,记住学习本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最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题型2015年2014年2013年考点单选4题4分3题3分4题4分仲裁法适用范围;仲裁协议的效力;诉讼管辖;诉讼时效;申请再审;代理的适用范围;委托代理的终止多选1题2分2题4分2题4分回避制度;民事诉讼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仲裁协议的效力;诉讼特殊地域管辖判断1题1分1题1分1题1分申请再审;审判监督程序;共同管辖简答———综合———合计6题7分6题8分7题9分【章节框架】【内容精讲】第一节经济法概述知识点、经济法渊源(☆)(11年单选)【案例导入】拉布拉多与高铁不得不说的故事《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规定:动物及妨碍公共卫生(包括有恶臭等异味)的物品不得带入车内。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可以进入公共场所。
《残疾人保障法》→全国人大→法律——上位法《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原铁道部→部门规章渊源(形式)制定机关注意要点名称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最高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法规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的渊源。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依法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我国经济法的渊源之一。
第02讲经济法主体第二节经济法主体知识点经济法主体(☆)(10年多选、11年判断)【案例导入】土豪老赵的烦恼(一)经济法主体的分类【注意1】某些情况下,“国家机关或国家”作为整体也可以作为经济实施主体参加经济法律关系。
(对外签订政府贷款或担保合同,发行政府债券,出让土地使用权,投资设立企业)【注意2】“企业内部组织”(分公司、分厂、车间),虽无独立法律人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注意3】区分调控主体与规制主体:调控主体(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承担宏观调控职能;规制主体(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总局)——承担市场规制职能。
【记忆提示】“财、税、银、发”调控主体;“二商一检”规制主体。
【注意4】调控主体与受控主体,规制主体与受制主体,地位“不平等”。
【注意5】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考题·多选题】(2010年)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有()。
A.政府B.各类企业C.非营利组织D.外国人『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主体的范围。
从人们通常所了解的主体形态,可以将经济法主体分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
(二)经济法主体的权利1.调控主体与规制主体的职权——调制权(1)宏观调控权(立法权、执法权)包括内容:财政调控权、金融调控权、计划调控权(财政部、国税总局)(人民银行)(发改委)(2)市场规制权(立法权、执法权)包括内容:对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消费者权利行为的规制权(商务部)、(工商总局)(质监总局)【记忆提示】对应调控主体与规制主体记忆:“财、税、银、发”调控主体;“二商一检”规制主体。
2.接受调控和规制的主体的权利——市场对策权(1)平等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对策权——横向对策权例如:双11电商大战(2)市场主体对调制行为的对策权——纵向对策权例如: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考题·判断题】(201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是行使市场规制立法权的行为。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市场规制立法。
市场规制行为,主要包括对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消费者权利行为的规制权。
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行为,就属于行使市场规制立法权。
【本节内容回顾】第03讲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第三节法律行为与代理知识点、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12年单选、13年多选)【案例导入】老赵的业余爱好【例题·判断题】主法律行为无效,则从法律行为亦当然不能生效;主法律行为履行完毕,必然导致从法律行为的效力的丧失。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行为的分类。
主法律行为履行完毕,并不必然导致从法律行为效力的丧失。
(三)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区分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法律赋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有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法律确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现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能不能)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精神状态行为能力年龄精神状态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10)“(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10≤且<18)“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8周岁(≥18)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16≤且<18)【注意1】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数,“超过”、“不满”均不包括本数。
【注意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或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2.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始于产生、终于消灭民事行为能力:同民事权利能力【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年满18周岁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10周岁以下的公民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民事行为能力。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选项C错误。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选项D错误。
(四)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举例:老赵对老侯说等你结婚的时候我送你1万元做彩礼;老侯对老赵说等你驾鹤西游的那一天我一定把欠你的1万元钱还给你。
前者是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后者是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1.判定标准条件或发生或不发生;期限一定会到来。
【注意】期限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不确定的。
2.能够作为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事实必须具备的条件⑴将来发生;⑵不确定;⑶当事人任意选择的事实;⑷合法事实;⑸不与行为内容相矛盾。
3.成立与生效(或失效)在条件满足或期限到来前,法律行为已经成立,但并未生效(或失效);条件满足或期限到来时,法律行为生效(或失效)4.当事人恶意促使条件成就的,应当认定条件没有成就,当事人恶意阻止条件成就的,应当认定条件已经成就。
(故意的不算)【例题·单选题】乙有汽车一辆,甲乙双方签订的汽车买卖合同约定如果明天早上8点乙能够开车与甲一起去车管所过户,甲就以5万元的价格购买乙的汽车。
后甲非常后悔,认为乙的汽车不值5万元,于是在当夜晚间偷偷把乙的四个汽车轮胎均扎漏,导致乙的汽车在第二天无法使用,该行为恰被小区监控录像拍下。
则下列关于甲乙之间汽车买卖合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合同尚未成立B.该合同尚未生效C.该合同已经生效D.该合同已经失效『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当事人恶意阻止条件成就的,应当认定条件已经成就。
即条件成就,合同生效。
【例题·单选题】甲乙签订一份租赁合同,合同约定甲将房屋租赁给乙居住,直至甲结婚时收回租赁房屋,则该项民事法律行为属于()。
A.附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B.附失效条件的法律行为C.附生效期限的法律行为D.附失效期限的法律行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甲是否会结婚是不确定的,这是附条件,不是附期限。
第04讲无效民事行为与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五)无效民事行为与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举例:1.5岁的小花非常喜欢6岁的小菜家的斑点狗,于是与小菜签订一份合同,合同约定小花用自己家的房子换小菜的斑点狗。
思考1:小花和小菜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具备。
他们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思考2:该合同是否由小花和小菜独立签订?该题目中是独立签订的合同。
思考3:该合同属于什么合同?无效合同。
2.25岁的小花误以为26岁的小菜家的斑点狗是来自星星的狗,遂与小菜签订一份合同,合同约定小花用自家的房子换小菜的斑点狗。
思考1:小花和小菜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具备。
他们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思考2:该合同的签订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重大误解?单方民事行为(如:债务免除)×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重大误解可变更或可撤销显失公平可变更或可撤销【解释】显失公平指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情形。
【总结】无效与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考题·单选题】(2012年)甲、乙公司于2012年2月4日签订买卖合同,3月4日甲公司发现自己对合同标的物存在重大误解,遂于4月4日向法院请求撤销该合同,法院于5月4日依法撤销了该合同。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该买卖合同被撤销后的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该买卖合同自2月4日起归于无效B.该买卖合同自3月4日起归于无效C.该买卖合同自4月4日起归于无效D.该买卖合同自5月4日起归于无效『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可撤销合同。
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考题·单选题】(2009年)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无效合同的是()。
A.违反国家限制经营规定而订立的合同B.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C.显失公平的合同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无效合同。
显失公平的合同不是无效合同,而是可撤销合同。
【考题·单选题】(2007年)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可撤销合同的是()。
A.一方以欺诈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他人订立的纯获利益的合同C.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D.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可撤销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