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叙事研究案例之一

教育叙事研究案例之一

教育叙事研究案例之一这个案例是一个为了一个女孩写的,我在这里引用阿汤老师的一段话:“有老师问我,你为虔虔写手记,当有一天她自己看到了这些会怎么想,其实我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我也猜想不出这孩子的反应。

不过,我在考虑是否将这些关于虔虔的手记让她父母看看。

呵呵,我也不知道她父母会有何感想。

不过,不管怎么样,我觉得只要我在做。

只要孩子有所进步。

做老师的就无愧与心了。

”这样对一个学生进行的连续的记录,其实这个女孩是幸福的,因为她有一个非常关心她的老师。

同时在对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性,因为这样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教育叙事报告中看出自己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女孩生活背景:虔虔,一个可爱的女孩儿。

白净的脸上嵌着一双大眼睛。

齐耳短发,看上去特有精神。

一身干净的衣服,感觉就是一个生活在温暖家庭里的女孩子。

妈妈,一个干练的女人,一个见过世面的女人。

在电台工作,负责点歌栏目。

对教育孩子的理论掌握得一清二楚。

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了一个母亲的伟大与无奈。

爸爸,一个对工作热心的人。

虽没有见过面,但是从与妈妈的谈话中我知道他对孩子的教育是民主型的。

爸爸在杭州工作,通常一个星期回来一次。

遇到特殊情况也许一个多月都回不了家一次。

但是与女儿的交流从没有中断过。

爸爸和妈妈都不是本地人,因此周围亲戚没有。

孩子是妈妈一手带大的,爸爸长期在杭州工作。

家庭缺少与朋友间的交往,亲戚间的串门。

让孩子的生活圈子非常小,接触的人和事少。

平时不怎么喜欢与同龄人交往,但是在妈妈单位喜欢与阿姨聊天,且能说会道。

学习背景:我看了她的成绩报告单。

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59,数学:61。

各科的成绩均为“待合格”。

作为老师马上明白了这个孩子的平时学习成绩。

听虔虔妈妈叙述:孩子对学习已经失去了兴趣。

每次回家作业,总是在妈妈的催促下潦草完成。

字写得不好看。

对自己没有自信,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也不愿意去参加学校的任何活动,不喜欢与同学交往。

上课能专心听讲,但是几乎不举手回答。

老师似乎也对她失去信心了。

我们的交流:现在换了一个新环境,对孩子来说也许是好事情。

在新的环境里,大家不知道她过去的表现。

也许会重新树立起对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双方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兴趣地去接受新事物。

让新环境带给她一个全新学习信心。

重拾学习的兴趣。

家校要进行密切地联系,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第一次作业记录1我通常有个习惯,就是让学生将当日的回家作业记录在专门的一本作业本上,我们称之为“家校联系本”,如果我发现学生有在班级里的闪光点与缺点是时,我可以记录在“家校联系本”上,家长也可以将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记录在上面,这个就作为我和家长沟通的桥梁。

也是我们了解、教育孩子的最简便的渠道。

这天我也照例要求学生将作业记录在“家校联系本”上。

我担心这个新来的学生不会记录,于是我走近看了看。

字歪歪斜斜且不说,在20个长用字中,这孩子一共错了6个。

“预、划、圈、遍、解、释”这几个字中,不是偏旁交换,就是声旁写错,要么漏点加撇。

我一看就知道,这孩子语文基础并不好,平时没有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但是我没有批评她,而是细心地将她的错别字圈出来,,让她在一边订正3遍。

因为是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她没有过多的语言。

有的也只是用她那眼睛来告诉我她知道的一切。

第一次的作业记录,依稀让我感觉这个孩子的语文成绩并不理想。

也只有希望她在我的教育下,有所进步。

(*读后感:老师在第一次作业记录中就发现了这个孩子的学习基础不是很好,老师感到了任务的艰巨)第一次谈话虔虔到我们班级算来也有一个多星期了,我没有与她谈过话。

平时对她也没有什么笑容。

因为我了解到这孩子在生活中是个能说会道的人,只要一打开话匣子,三下五除二就能与大人聊上,而且她就是喜欢与成年女性聊天。

我怕自己一不小心会被她“迷惑”与“俘虏”,呵呵,所以一直在她面前保持着矜持。

只有在课堂上当她举手回答问题时,我会抱以笑容给她,让她有一个轻松的答问的时刻。

那一堂语文课上,我发现她手托着下巴,眼睛眯成一条缝,似乎在思考着一些课堂外的事情。

头还不时的靠着桌子,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我心想,这个可是与她谈话的好机会。

于是下课后,我对着她说:“虔虔,你到办公室来一下。

”这个小女孩被我一喊,战战兢兢地跟着我,来到了办公室。

我让她站在我身边,问着:“虔虔,你说说看,这节课老师上了那些内容,”原本以为她会答不出,因为她刚才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

谁知,一翻回答让我瞠目结舌。

“我们刚上的是《南京长江大桥》,老师您讲了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还让我们背诵了最后一个自然段,……”我心里“咯噔”一下,想:这鬼丫头还挺机灵的。

确实会说。

我接着让她背诵了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谁想她也能非常流利地背诵下来。

我一时无语。

这个小姑娘眨巴着眼睛,略带有惊慌地望着我。

我的我脸突然间红起来。

为了在她心目中树立起高大而不可亲近的威望,我反而让自己下不了台阶。

我错怪她了。

于是我一改往日死板的脸,温和地对她说:“虔虔,你这段时间上课表现不错。

同学都称赞你聪明呢~可要加油哦~”此时的她才稍微放松了,微微一笑。

(*读后感:其实是一个聪明的女孩,一节课以后就可以流利的背诵课文,看来这个学2生是因为学习习惯的问题啦~,老师感到了欣慰)第一次考试虔虔这孩子进学校已经一个多星期了,已经熟悉了校园的环境,俨然是一个小主人的样子。

下课和同学玩玩闹闹,上课积极开动脑筋,努力地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作业虽然错别字多,字是扭扭斜斜,但是每次作业都非常地认真。

可以看出,她确实花了时间与精力去完成作业了。

很快我们一个单元学完了,马上就要进行语文、数学的第一单元测验了。

考试之前,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话语之间,她说了自己考试的目标。

语文要在八十分以上,数学要考一百分。

我没有打击她的积极性,还是非常支持地说:“恩,好样的。

有了目标你就更应该努力去学习了啊~”小女孩脸上泛起了红云,她点点头,轻声说:“好的。

”其实,对于她来说,这一次考试非常重要。

是给新环境里的所有人看,也是她在班级里威信树立的前提。

为了给她信心,我经常在班级同学面前表扬她。

(*读后感:在老师的关心下,她开始进步了,而且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对自己充满了自信)考试终于来临了。

数学先考,她交卷后,我问她:“虔虔,你觉得这次考试怎么样,”她抬起头来,露出少有的笑容说:“肯定九十分以上~”我相信了她,鼓励着说:“明天语文考试,准备好吗,”“恩~”一声干脆的应答声。

事后我也没有去问数学老师,这孩子考了几分。

我想等语文结束后再说。

第二天语文测验。

我观察着她。

整个人趴在桌子上,若有所思地答着题目。

看着她那认真的样子,我悄悄地走过去,望了望答卷。

感觉干净、整洁的试卷上爬满了歪歪斜斜的铅笔字,看来是很努力了。

当收卷子的时候,我发现她的卷子上,最后一题看图作文一个字也没有写。

于是我找到她:“虔虔,你的作文为什么不写,”“我不会~”简单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

我又说:“你这样不写会失很多分数的,要不要老师给你点时间写啊,”这个女孩子抬眼望了望我,摇了摇头,示意不要了。

天啊,我一开始以为她没有时间写,原来她真是不会写~第三天两门成绩出来了。

一个让我意料当中,但不想看到的成绩,语文63.5,数学47。

这成绩,在班级中是从来就没有过的啊。

成绩报给她后,唉~这小姑娘,一脸地沮丧。

她似乎想不通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读后感:这个结果打击了老师和学生,因为她的基础不好不是一两天能够解决的问题,要找出这个学生的问题所在)与其母亲的谈话)成绩出来了,我没有找过孩子谈话。

怕孩子有什么想法,只是一直在课堂上鼓励她,只要信心在,什么事情都会有成功的一天。

我们每次四目对视时,我看到的是一双渴望进步的眼睛。

我还能忍心去说她,3那天中午,刚巧下雨,虔虔妈妈到教室来接她,我就顺便与她谈起这次考试的情况。

这位对自己女儿充满信心的妈妈,紧张的脸,一下子失去了笑容。

等待着我的近似于宣判的成绩,我拍了拍她的肩膀,说:“这次考试呢,孩子自己是充满了信心,我们也很努力地为她营造了一个自信的氛围。

孩子确实也进步了不少。

这点我们大家都看在眼里。

上课积极举手了,说明她在动脑筋,说明她认真听了,不是吗,作业的错误率在减低,这就是最大的进步了。

不过,这次考试成绩,不够理想~”这位妈妈急切地问:“考了多少,”“语文63.5,数学47~”残酷的分数,还是将这个漂亮妈妈的脸蛋给扭曲了。

空气中突然凝聚了许多不可分解的水分子,洒在了这位妈妈的身上。

后来才觉得那是雨水与泪水的混合物。

为了缓和一下严肃的气氛,我说话了:“我们来分析一下孩子的答卷情况~”(*读后感: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能够进步,从这里可以看到家长焦急和伤心的心情)“你看她整张卷子的错误地方主要有三个,一个错别字一共扣了9分,二是阅读理解题目几乎不得分,三是看图写几句话不会。

不过从整张卷面反映出,虔虔这个学期学的字和知识基本没有错,还掌握得不错。

就是感觉她的理解能力与作文能力稍差了点。

这是以前基础打的不好。

没有在学习的时候好好去掌握。

阅读题目中的连线题也会错,她就是没有去读短文,这些都是习惯问题。

”我不停地说着,虔虔妈妈一直在旁边认真听。

“汤老师,从这张卷子来看,虔虔也是有进步的,是不是,”她疑惑地说。

“是的”我肯定地回答。

“这个学期学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上课也不错。

整个人对自己的事情都很有信心,因为我这个是从她每一次地举手中发现的。

”我继续说道。

虔虔妈妈听后还是觉得挺满意的。

我让她中午早点到学校来问一下朱老师,数学的学习情况。

望着她那远去的背影,我想到了天下哪个母亲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晚上一回家,就接到虔虔妈妈的电话,电话那头急切声音:“汤老师,我想从这次考试中你也清楚地了解了虔虔的学习情况。

我想说,她进步是有的……”“你放心,我不会因为这次成绩而对虔虔有看法,应该说从这次考试中我知道了平时该怎么去辅导,自己也有了个方向。

你放心,我不会因此而放弃的。

”我知道她的担心,一个母亲的担心。

可怜天下的父母,为孩子操碎了心。

又有哪个孩子真正为自己的父母考虑过呢,作为老师来说,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育我的学生,让我的学生在期待中,在关怀中慢慢长大。

(*读后感: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需要学校、家庭的全面配合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

学生的进步不能离开老师、父母的关心和帮助。

孩子只有在拥有了关心她的老师和父母,她才能幸福、健康的成长)喜悦中的“危机”第二单元测验中,虔虔卷面分数得了85分。

其中有10分是经过我的提醒写的。

实际得分应该是75分。

比第一单元的分数高出12.5分。

是个不错的成绩。

卷中的错别字也有好转,主要是作文失分。

那天当虔虔把卷子拿回家时,父母都喜形于色。

父亲激动地在卷子上签上4“感谢老师的细心培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