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桂林的城市营销

桂林的城市营销

我想去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
还有呢?
1.印象
2.名片
3.定位
4.看法
1·1区域·桂林长期为广西省会。

· 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辖桂林城区和郊区。

· 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临桂划
归桂林市管辖。

· 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
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全市辖五个城区12个县,即秀峰、叠
彩、高新(七星)、象山、雁山区和临桂
、灵川、兴安、全州、灌阳、资源、永
福、阳朔、荔浦、平乐县和龙胜各族
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

1·2文化桂
林市也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
史的文化名城和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
市,是广西东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
文化、科技中心。

古文化遗址丰富,秦
代建筑灵渠,是中国古代三大著名水利
工程之一,与古运河、都江堰齐名。


代的靖江王城和王陵是目前中国规模最
大、保存最完好的王城和陵墓。

有中国
四大孔庙之一的恭城文庙,有历史悠久
的全州湘山寺,有历代摩岩石刻2000多
件,其中“桂海碑林”、“西山摩崖
石刻”最为著名。

1·3交通
铁路:桂林市铁路北接京广线,南接黔桂、枝柳动脉,湘桂铁路纵贯湘桂走廊,火车可直达国
内主要城市。

桂林新火车客运站,大厅可容纳1.5
万人。

每天接发桂林至各大城市近20对直达列车。

航空:年飞行量4.2万架,年旅客吞吐量1 000万人次。

目前拥有国际国内航线44条,21家航空公
司飞行桂林机场,可通航29个国内城市和香港、澳
门及日本福冈、韩国济州、汉城、曼谷等。

水运:水路有湘江和漓江,沿漓江经梧州与珠江相联,可直达广州、香港和澳门。

1·4规划
突出风景游览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特色,注重山水环境保护与经
济发展的关系,以“重两顶桂冠,促
经济发展,保生态环境,跨世纪决策
”为指导原则,以“保护山水名城,
建设园林城,发展生态城”为发展目
标,规划布局合理,形式新颖,形成
具有桂林特色的城市发展的基本空间
布局模式。

桂林
2·名片
分明看见
青山顶,船
在青山顶上
行。

百里漓江,百里画廊。

——芦笛岩
象鼻山&叠彩山
阳朔: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如神。

龙胜梯田通往天堂的天梯
现在的宣传口号
——文化中的山水,山水中的桂林。

营销现状利
1、桂林旅游发展较成熟,具有
稳定的市场客源,而中青年和老
年人是桂林主要的旅游人群,使
他们具有较强的购买能力。

2、各类旅游资源中,最
受欢迎的是自然山水景
观,其次是溶洞景观和
民族风情。

3、主打旅游产品“三山两洞一条江”得到了游客的青睐。


1、游客对桂林的认知局限于桂林市区景点及阳朔、兴安、临桂、荔浦等近市区县域景点。

2、桂林的历史文化吸引力相对较弱。

3、旅游商品种较少,雷同较多,体现不
出个性化,缺乏特色;在价格上偏贵,外
观和造型上也过于陈旧,缺乏现代感。

4、旅游接待设施较差,市场还需进一步规范。

5、其他景点的夹击。

4、看法
突破,束缚;
重新……
提高历史文化名城形象
开发和修整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初步形成了以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包括陵墓)、摩崖石刻及名人胜迹为主,融民俗风情、田园乡村风光于一体的历史文化产品。

大桂林旅游区战略
逐步开发了兴安秦堤、灵川青狮潭水库、资源资江、龙胜温泉和花坪原始森林等大桂林旅游景区(点),一个以桂林为辐射点,包括外围景区在内的,对游客有巨大吸引力的“大桂林旅游区”格局已具雏型。

线路拓展
旅游线构设向多样化、层次化、成网化迈进。

从原来的桂林一日游、漓江一日游向桂林二日游、漓江二日游及多日游转变;从单一的观光游向民俗风情游、度假游、漂流、探险等特色旅游和专项旅游转变,在线网布设上向更舒适、更紧凑、更合理转化。

宣传重之重
桂林必须多做广告宣传,这些宣传内容要形成一定的吸引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