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挖孔桩施工专项方案

人工挖孔桩施工专项方案

***********大厦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浙江暨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月日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大厦工程地址:*********商务区内商业步行街南侧工程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基坑围护设计:*********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岩土勘测有限公司二、结构概况主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局部剪力墙结构,副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总建筑面积为地上42560.63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35107.63㎡。

地下建筑面积为7543㎡,建筑占地面积4196.79㎡,使用年限为50年,项目规模等级二级。

基础形式为筏板下翻梁独立桩基承台和群桩承台,工程桩孔径为800㎜~2200㎜的人工挖孔桩,共189个,桩总长在8.5m左右。

三、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特征该建筑地位于诸暨市城西商务区内商业步行街南侧,东临文种路,地势起伏不大,高差在1.3m左右,属山前平原地貌。

2、地基(岩)土构成、分布规律及工程地质特征①素填土,灰~灰黄色为主,松散状,稍湿,密实程度差,压缩性高,主要由圆砾、块石、粘性土组成,厚度在0.6~2.00m左右。

②粉质粘土黄色,硬可~硬塑,中等压缩性,具铁锰质氧化斑点,局部含粉砂、粉粒较多,干强度高,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全场分布,厚度1.10~4.50m,层面高程7.85m~9.31m③圆砾黄色,稍密~中密,湿,低压缩性,由卵、砾、砂及粉粘粒组成,其中粒径>20mm的占24.4%;粒径20~2mm的占41.3%;粒径2~0.5mm 的占7.3%;粒径0.5~0.25mm,占2.4%粒径0.25~0.075mm的占1.9%;粒径0.075~0.005mm,占22.3%;卵石、砾石母岩为火山、硅质岩及砂岩组成,直径在2-40mm之间,亚圆状,次棱角状,胶结较紧密,全场分布,厚度4.00~12.60m,层面高程4.43~6.79m。

④强风化灰岩青灰色,结构构造已遭受破坏,岩石己风化为碎石,锤击声哑,用手易折断,层厚0.70~2.50m,层面高程-4.54~0.95m。

⑤中风化灰岩青灰色,深灰色,灰质结构,层理构造,岩芯已短柱状,锤击声较脆,风化裂隙较发育,全场分布,最大揭示厚度7.00m, 层面高程-5.44~-0.05m。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2.1Mpa, 平均值为13.8 Mpa, 属于软岩, 若体软完整, 岩石基本质量等级IV级,RQD80%。

1、地下水该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浅,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在黄海高程8.50m左右,地下水为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圆砾中的承压孔隙水、风化岩层中的风化裂隙水。

上层滞水水量较少;圆砾层中含水量较丰,但粉粘粒含量较高,径流条件较差;基岩风化裂隙水含量较低。

地下水补水来源为大气降水,水位季节性变化,变化幅度约0.50m~1.00m,根据Z6孔取水样分析及附近引用水质分析资料,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钠·钙型淡水和重碳酸·硫酸-钙型淡水,经综合判定,其地下水对砼结构及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微腐蚀性。

根据当地建筑经验,场地地下水位以上的土质对建筑材料微腐蚀性作用。

四、施工部署根据本工程特点,土方已开挖至基础底板上200㎜,对人工挖孔桩带来有利条件,有利条件是减少空挖部分。

1、用8台风泵,16支风枪分十六组人员开挖,每组2人,每组每天平均开挖0.35个桩(包括扩大头),即每天平均能开挖5.6个桩,实际开挖40天(包括雨天),另加桩砼浇灌时可参插5天,共46天。

2、桩砼浇灌用固定泵浇灌,共1450m³左右分6天浇捣。

3、认真熟悉图纸,用经纬仪和50m钢尺子放线定出中心点,确定桩径大小,先挖土施工护圈壁,护圈壁形成后立即进行轴线复核,桩垂直尺量,在桩孔口按放十字架,用线锤进行垂直尺量。

4、桩孔先开挖A~M轴/2/1~17轴,5、孔挖好后进行清孔、报验、钢筋笼安装、砼浇捣。

6、钢筋在现场钢筋制作工棚加工,制作好后直接用塔吊吊入桩孔内进行校正,锚入承台内钢筋抗拔桩>45d、其余为>35d。

7、降水采用人工挖井毛竹编织圈降水,深度挖至强风化岩面共8座。

8、模板70%使用圆定型钢模,30%使用木模。

五、施工准备对本工程组建一套精干、技术素质高和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班子,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达到较高水平。

挑选施工经验丰富、吃苦耐劳的优秀专业挖孔桩施工队伍,特别是选定参加过大型民用建筑工程建设的施工队伍参加本工程施工。

对特殊及技术工种均保证持证上岗。

六、施工特点与难点1、特点根据本工程地质勘测,大部分土质对人工挖桩比较有利,先挖土至-4.8.00m,减少空挖部分,所以桩孔比较浅,桩孔深度在9m~11m 之间,孔径最小800㎜,最大2200㎜。

2、难点本工程地质勘测显视有部分桩孔可能有流砂出现,地下水位高,地下个别桩孔部位可能有淤泥、流砂、黄砂管涌出现,个别桩孔径大埋深较深,桩孔形式多、挖孔施工难度大。

3、针对措施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①根据监测数据,控制施工速度。

②加强地下施工时的监测力度,加强每天工地对围护体和周边土体的巡查力度,将一些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在事故刚有萌芽时,就处理完毕。

③编制挖孔抢险预案,成立施工现场的抢险小组,并在施工现场储备一定的抢险物资。

④协调好各施工工序的进度。

⑤每孔在开挖时不少3人,在孔边及时观察,如果发现情况立即当场处理。

⑥针对本工程挖孔的特点、和难点,严格遵循分层开挖,分层砼护壁浇捣,边挖边支护的原则,按挖孔设计要求的工况组织施工。

七、技术措施、抢险物资储备1、技术措施如果有流砂出现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可缩短护壁浇捣,增加钢筋用量,护壁钢筋上下搭接不少于200㎜,或者流砂部位改用内毛竹编织圈,外钢砼护壁,毛竹圈编织方法,依上护壁圈边插入1米长毛竹片主筋,每20㎝左右编织一次,第一次编织好后把主筋再钉入、开挖再编织,依此操作类推,完成1米后又钢筋绑扎、支模、砼浇捣依此类推。

2、抢险物资储备在挖孔前准备3付保险带,3根保险绳,500㎏稻草,2000㎏毛竹。

八、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顺序•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1、桩基施工方法1)、由于人工挖孔砼灌注桩设计承载力较大,应确保成桩的质量,对于桩距较密的桩,在本施工方案中已考虑较安全的施工方案;保证桩基在成孔施工中能安全成孔,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2)、通过对临近工程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的了解,在人工挖孔砼灌注桩成孔扩底时易发生孔壁塌方等现象,施工成孔扩底时考虑采用护壁专用模具。

3)、相邻桩距较密桩中心距离少于3米的桩应采用跳挖成孔施工,保证密桩每间隔一天进尺一模的要求,使其减少对相邻桩影响,积水应用潜水泵及时排出,以减少对相邻桩的侧压力,确保密桩能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成孔。

4)、每天施工前,应安排下井人员对土壁进行检查,在无异常样情况下,才能进行成孔的开挖。

2、工程桩开挖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工程桩开挖施工顺序为:土方开挖→清孔壁、校核垂直度和桩径→动力接触→安装护壁模板→桩基扩孔及验收—绑扎安装桩基钢筋及验收—捣桩基砼。

1)、轴线经复核无误后开始桩孔开挖,采用短把的镐、锹等简易工具进行人工挖土,遇到比较硬的岩层时,可用风镐或人工凿除施工。

垂直运土,用人工进行垂直运土,提土桶或吊笼上下保证麻绳劳实安全。

2)、成孔开挖以二人为一个小组(石方凿岩另增加人员)配合,每小组一天安排3~5根桩进行流水作业,保证每根桩每天进度1—2M,施工时共成立10个小组交叉施工。

3)、开挖过程中,如果受地下水影响,可在桩孔内临时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边抽水边开挖。

4)、开挖过程中遇到孤石或其它障碍物时,采用人工及空压机和风镐配合施工。

5)、成孔过程中,地面派专人修通排水沟,及时排掉桩孔内抽出的水,从桩孔内挖出的废土或石碴由专人负责及时运出场外。

6)、桩位、垂直度、直径校核: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

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

由现场技术人员在护壁周围用水泥钉定出桩位中心线,桩位轴线用正交的十字线控制,作为往下施工对中和桩位垂直度偏差控制的依据,直径检查用尺杆找圆周的办法进行。

检查分:土方开挖至卵石层、动力触探、桩孔扩底、钢筋安装—砼浇筑四次进行,必须每段检查,发现偏差,随时纠正,保证位置准确。

3、流砂、流泥成孔施工方法当土质有较厚的亚砂土、分层土及水力坡度较大时,由于孔内水动压力大于等于土颗粒的浸水容量、使土粒悬浮,失去稳定而变成流动状态,从而形成流砂(泥),如遇到该情况,可采用如下措施进行处理:1)、接近流砂,流泥层时应严格控制相邻桩的间隔跳挖施工顺序,保证相邻桩进深的高差不少于2米。

2)、保证已开挖成孔桩的孔内抽水,做到24小时不间断值班抽水,保持地下水位上升高度不超过已成孔桩底以上500mm。

3)、成孔进度1—2M。

尽可能缩短开挖时间,为避免土层外露太久,造成塌方。

4、终孔检查挖孔至设计持力层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评定,工程桩终孔检查内容包括桩孔中心线位移偏差、桩径偏差、终孔深度、孔底沉渣以及桩底持力层等情况,各项偏差应在设计及规范允许范围内。

报监理、勘察、设计院及业主等部门核验并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手续。

当设计持力层经过相关部门核验后方可进行扩大头的施工,扩大头施工好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评定,报监理、勘察、设计院及业主等部门核验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手续。

5、挖孔注意事项1)、多桩孔同时成孔,应采取间隔挖孔方法,以减少地下水的渗透和防止土体滑移。

2)、桩孔的垂直度和直径,应每段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保证位置正确。

3)、桩端终孔深度按设计要求施工,每根桩终孔后必须请勘察、设计、业主、监理人员检查验收,要逐根进行隐蔽检查。

4)、遇塌孔,采取在塌方处砌砖外模,配适量直径6mm间距150mm钢筋,再支内模灌筑砼护壁。

6、质量要求1)、桩孔位中心线位移允许偏差:≤30mm;2)、桩孔径允许偏差:不允许负偏差;3)、护壁混凝土厚度允许偏差:±15mm;4)、孔底沉渣厚度:不允许。

7、施工顺序1)顺序根椐本工程特点先从A轴²/1轴交叉点向北、东、南方向顺序开挖,按规划定点和施工图纸进行桩位放样,认真进行桩位的尺寸和位置放样、复核,先开挖A轴、B轴……依次顺序开挖。

→→↓←←↓→2)本工程所有桩中心距小于1.5Do或Do+1.5m(当Do>2m)的桩均应采用跳桩施工,待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后,再施工小直径的桩。

3)竖向承载力按设计要求用高应变动测法共5根,桩身质量采用动测法逐根动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