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男装结构设计

男装结构设计

第二节 男装原型制作
1、衣身原型 号型:170/88A 背长:44
3
2、男装袖子原型 袖长:60
4
第二章 男装原型变化运用
第一节 男式衬衫
1、 袖山曲线应比袖窿弧线长 0.5~1cm。袖克夫为腕围加上 8~10cm。(包括搭门量)
2、 礼服衬衫属合体型,可选用 11~15cm 的胸围放松 量,日常穿用的衬衫可选用 20~22cm 的放松量, 宽松休闲型衬衫可选择 22~30cm 的放松量。
以驳领驳头部分翻成形后,手巾袋口被覆盖 1/2~1/3 为最佳。
1、 有 H、V、X 三种造型
2、 西服着装状态:a、衬衫领在后领中线处比西服高出 2cm 以上。b、当穿着两粒扣西
装时,只需扣上上面一粒扣子,三粒扣只需扣上中间一粒。c、西装背心的长度应以
盖住要不为宜,而不能露出腰部皮带及腰围线。
3、
波鲁外套属箱式(H 型)造型,整体结构宽松采用
11
无省直线四开身设计,因此与 X 型外套结构不同,成衣放松量大于柴斯特外套。前后片肩部 削减的部分是根据波鲁外套半包肩造型所设计的,在肩部和袖山顶部的结构处理上,采用袖 借肩的互补原理设计,即肩部去掉的部分在对应的袖山中补偿。
袖口折边,后身明腰带和明贴袋是波鲁外套最富有特色的设计,它经常成为男装设计师 们的灵感源和设计依据。 三、巴尔玛外套
二、运动西装 即“休闲西装”,它的基本造型和运动西装பைடு நூலகம்仿,但从面料到款式,从色彩到搭配,完
全可以根据目的性要求展开你的想 象。面料通常根据季节有所改变。冬 天用粗纺呢,春秋季多用薄型条格法 兰绒、灯心绒,夏季用棉麻织物。 三、调和西装
西装夹克也称猎装,属调和西装 类。由于西装夹克的主要应用范围在 或某种专业性的活动。因此,在三粒 扣六开身结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 实用性的功能设计。如在右肩为架枪
在 塔士多 礼服 中,卡 玛绉饰 带饰该 礼服背 心的代 用品, 由于它和礼服背心的功能完全相同,而且使用方便,倍受欢迎,在结构上也很简单,用丝绸
6
面料折叠成在 12cm 宽内有 4~5 个等距离的平行褶裥,褶方向采用从下向上折叠,长度采用 1/2 腰,两端用相同布料的带状结构固定,并加调节扣。
现代燕尾服背心常采用一种简化的背心造型,其结构设计饰将后身的大部分去掉,简 化为与前身连接的系带结构。前身结构向腰部集中,不设口袋。前身的左右片通过颈部简化 成带状连接。V 字型领口上覆加小青果领活小方领,搭门用三粒扣并且扣距缩短,它的进一 步变化就和卡玛绉饰带相同了。
三、塔士多礼服 塔士多礼服最早出现在 1886
年。在美国纽约市附近有个地区叫 塔士多,1814 年,一个叫皮埃尔的 家族购得此地,并于 1886 年自成一 个社区,地位逐渐显赫,当时在晚 宴上男士们所穿的一种新式无燕尾的礼服被称为塔士多礼服。起形式特点类似于普通西装, 前门禁一粒纽扣,圆摆,领形采用与燕尾服相同的形式,口袋用缎面双嵌线无袋盖形式。背 心采用与外衣同面料的“U”字型四粒扣礼服背心,也经常用黑色丝织物制成的卡玛绉饰带 封系在腰间代替背心。裤子用侧缝镶有缎面饰条的同面料的非翻脚裤。衬衫为白色双翼领, 胸有襞褶的衬衫,配黑色蝴蝶结,一般在晚间正式场合的请柬上标有 BLACK TIE,就是穿塔 士多礼服的暗示,而并不是只扎黑色领结。
8
创造了一种在一般的礼仪场合中没有时间限制的日间礼服,即黑色套装。 在礼仪性较明显的场合(包括正式场合),如果没有对服装作特别的要求,作为一种保
险的考虑,穿黑色套装最合适。
第四节 西服
一、普通西装
1、 上衣两侧的大口袋,具备一定的功能性设计,但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其设计目的是为
了保持外观的平整。手巾袋的设计以胸围线为依据,其宽度一般为西服胸围的 1/10,
人体的束缚。 5、 五、六粒扣背心 V 字型领口深度和袖孔开的深度一致。 二、五粒扣运动背心
五粒扣背心在整体结构上和五粒扣普通背心相似。只在前身腰部设计成断缝,形成上下 两片结构,其结构处理是将牵腰线适当位置设断线,使其下片并合腰省成整片,断缝以上腰 省保留,口袋位置在原位置的基础上下移夹在断缝中间,并加袋盖,侧缝下端设 3cm 开衩。 三、 礼服背心
柴斯特外套是指一种有腰身的外套,以此作为基础变 通的外套为礼服外套系列。它的基本形式是单排暗扣,戗驳 领、与此相连接的翻领用黑色天鹅绒材料;外套颜色以深色 为主,左胸有手巾袋,前身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加袋盖的口袋; 整体结构合体,衣长至膝关节以下;袖衩上设有三粒扣纽扣, 常和塔士多礼服,黑色套装组合使用。
部宽阔,肩胛骨没有女性突出显著;男性腹部蓄积脂肪主要在肚脐以上,而女性在肚脐 以下;腰节较低;肩宽和臀宽男性差量较大,为 14~16cm,女性肩宽仅比臀宽大 3cm 左 右。 3、 日本工业标准将成年男子分 Y、YA、A、AB、B、BE、E 七种体型。而我国幅员广大,人 体体型差别较大,因此我国体型分类覆盖率较大,不是特别细。 二、 男装原型构成方法 1、 原型根据国际惯例采用左半身制图,其绘制所用的基本参数为胸围、背长和袖长、其它 各部位的尺寸是由胸围推算出来的,及胸度法。 2、 男装原型虽然适合人体,能很好的符合男性体型的特征,但却不是从人体上而来的,这 是与女装原型的最大差异。男装原型是从“衣”而来,由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合审美习 惯并为大众所接受的合体的套装上衣简化而来的,是长期经验与习惯的产物。男装原型 不仅反映了人体的特点,也包含了造型设计的因素。
男装结构设计
1
第一章 男装原型制图及原理 第二章 男装原型变化运用
目录
2
第一章 男装原型制图
第一节 男装基础知识
一、 男性特征 1、 以头长为单位,全身通常为 7~7.5 个头长,下颚到乳头连线为一个头长,乳头连线到肚
脐为一个头长。 2、 男性颈项较粗;肩部宽而方,肌肉较丰满,锁骨弯曲度较大,肩头呈圆状,略前倾;背
晨礼服背心因为用在日间的正式场合,它的结构设计更具有实用性。衣长和袖孔结构 与普通背心相似,侧缝设 3cm 的开衩。前门禁采用平摆双搭门六粒扣,扣距根据前中线采用 上宽下窄的形式。
第三节 礼服
男式礼服作为礼仪的标志,不同于女装。在礼节规范和形式上,具有很强的规定性。 在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是以它作为“行为礼仪规范”初级教育的必修课程。
7
晨礼服是男士白天正式场合穿着的大礼服,与燕尾服级别相同,始于 1876 年,盛行 于 1898 年,当时为英国绅士赛马是的装束,亦称 乘马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升格为日间正式 礼服。现在几乎成为公式化场合行使礼服的装束。 如国家级别的就职典礼、授勋仪式、日间大型古典 音乐的指挥等等。晨礼服不能和燕尾服替换使用。 燕尾服更幽雅华贵,赋予了艺术和人文的情感,晨 礼服则显得庄重、肃穆。在男装常识中,青果领表 示更为郑重和华丽,戗驳领次之,八字领一般。因 此,在燕尾服中只能用戗驳领或青果领形式,并采 用有光泽的缎料。燕尾服很少受流行趋势的影响。
礼服背心从功能上看,逐渐从普通背心的护胸,护腰作用转变成以护腰为主的装饰合礼 仪作用。因此,它在结构上,主要集中在腰部的处理,甚至完全变成一种特别的腰式结构。 礼服背心衣长和前摆追加量比较保守,采用背宽横线至袖窿深线距离的二分之一。因此,侧 缝下摆不必设开衩。袖孔开的深度比普通背心多 3cm。后领窝可采用物归其主的方法。将前 领孔伸出的立领部分去掉加在后领孔上完成,前领口开的深度至腰线以上并设计成“U”字 型为塔士多礼服背心,“V”字型加方领的式燕尾 服背 心。
根据通用的国际服惯例,礼服可划分出第一礼 服、正式礼服和日常礼服的等级。
第一礼服有分为夜间穿的燕尾服和白天穿的 晨礼服。 一、燕尾服
燕尾服的基本造型:前身衣摆稍短至腰部和前 襟构成短摆形。燕尾服穿着时不系纽扣,只在前身 设三粒装饰扣。领型为戗驳领或青果领,并用本料 同色的缎面布料包裹。后身长从侧身到膝关节,后 中开衩至腰节线,形似燕尾而得名。后身的刀背缝 结构与腰线缝的交点用装饰扣覆盖,后中缝在同等 位置构成台阶向下摆延伸为后开衩。衣料采用黑色 或深兰色礼服呢。与燕尾服相配的服饰为:内穿三 或四粒纽扣的方领或青果领的白色礼服背心,下身 为与礼服同面料的两侧夹缎面条饰的非翻脚裤;内 衣为白色双翼领,加“U”字形硬胸衬的礼服衬衫, 配白色蝴蝶结,当请柬上写着 WHITE TIE (白领结) 时是指穿燕尾服之益、手套及胸前装饰为白色。 二、晨礼服
塔士多礼服在春秋冬三季用黑色或暗兰色,在夏季上衣用白色,款式采用短上衣,类 似燕尾服去掉燕尾。 四、普通晨礼服
与塔士多礼服同风格的日间礼服为大礼服的略装。它的基本形式和普通西装相似,采 用单排一粒扣或两粒扣的戗驳领是它的一般特征,其配饰和晨礼服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晚礼服和日间礼服逐渐在简化和趋同,但是它们并不能相互代替,故而在礼服中,人们就
第二节 男士背心
一、普通类西装背心 1、 在整体结构中,后片比前片要长是背心的传统形
式。 2、 侧缝处开衩,它对腰部的运动起调节作用。 3、 前领口和前肩汇合处,以领口延长伸出后领座,这种传统的结构主要是考虑后身采用薄
绸面料,前身采用与套装相同的本料,在强度上后领窝显得不足,而通过借用前身本料 制成的后领座来加强后领窝的牢度,同时也有提高领座的作用,以达到内和衬衫企领, 外与西装翻领的合理配合。但是,由于这种结构在缝制工艺上较为复杂,有时采用各归 其主的处理方法,在后领窝内层加入牵条。
三开身的分割原则是以背宽线为分割的位置,则左右前衣身各占三分之一的胸围,
后背宽占三分之一的胸围。西服腰部收省量可遵循:后背缝最大,后侧缝次之,前
侧缝第三,前胸腰省最小。这一造型规律不仅适用于套装,而且在外套的设计中也
得到普遍应用。
9
5、 西服通过对面料进行几何处理,使其合体。一是采用分割线,二是通过收省的处理。 男西服造型的一大特点是后背中缝的收臀量大于收腰量。下摆处收 3.5cm,腰围线上 收 2.5cm。
柴斯特外套最早出现于 19 世纪的英国,由一个叫柴斯 特。弗尔德的伯爵首穿此款而得名。现在基本形成柴斯特 外套的略装化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