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应商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1条为了有效地对供应商(外协厂)实施管理,使公司原材料、外协件在质量、交期、价格、服务等方面最优,本着与供应商(外协厂)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特制订本制度。
第2条物料分类本公司的所有物料分为两类,即:直接物料与辅助物料。
直接物料:是指对产品性能、结构、形状、外观等构成直接影响的物料。
如产品的各种组装件等。
辅助物料:是指对产品本身性能、结构没有直接影响的物料。
如:产品包装材料、标签、标贴等。
第二节适用范围第3条本制度适用于为公司提供物料的所有供应商(外协厂)。
第三节职责第4条计划物料科是供应商(外协厂)的直接联络单位。
负责:1、与外协厂的沟通联系;2、对供应商(外协厂)的前期调查及资料收集;3、组织公司开发科、品管科等对供应商(外协厂)实施调查与评选;4、实施物料采购;5、与供应商(外协厂)之间进行询价、比价、议价及采购合同的签订;6、对供应商(外协厂)进行业绩评定;7、对供应商(外协厂)采购物料的跟催;7、对外协用技术资料/文件的发放登记等。
第5条车间负责对供应商(外协厂)提供物料的使用,并有责任挑出过程中的不合格品及提出改善建议。
第6条开发科负责:1、提供外协用技术资料/文件(包括具体的技术要求、图纸、样品等);2、对供应商(外协厂)的技术开发能力进行调查,取证;3、参与对供应商(外协厂)的评选;4、对供应商(外协厂)的技术指导、培训工作;第7条品管科负责1、供应商(外协厂)提供物料的质量检验;2、对供应商(外协厂)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调查与取证;3、参与供应商(外协厂)的评选;4、对供应商(外协厂)提供物料质量情况的监控与统计分析;第8条财务部负责供应商(外协厂)之间的财务结算与财务监控;第四节供应商(外协厂)的选择第9条供应商(外协厂)基本情况调查如被调查对象是与公司保持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外协厂),现需发展新业务,则可查询该供应商(外协厂)以往的评定资料和供货业绩。
注: 1、操作方法,查看《供方业绩评定表》了解该供应商(外协厂)的每个月质量、交期及综合评分情况。
2、如该老供应商(外协厂)在连续供货6个月中,公司对其评定出现了“3次C级”或“2次D级”或“2次C级+1次D级”或以上者,公司应重新选择新的供应商(外协厂)。
(A、B、C、D指供应商(外协厂)业绩级别)(一)新供应商(外协厂)调查可根据采购物资的不同和供应商的具体情况设计调查表中的调查项目,具体调查表内容见《供应商(外协厂)调查评审表》第10条供应商(外协厂)审核(一)审核时机1、公司应在“产品试制”与“小批量生产之前”实施对供应商(外协厂)的审核,审核合格的供应商(外协厂)列为试用的供应商(外协厂)名单。
2、如在批量供货的过程中,供应商(外协厂)出现了重大质量事故,或质量长期(连续三个月)不稳定,公司品管科可提出对供应商进行重新评审,经事业部经理批准后实施审核。
3、公司应每年(必要时每季度)对主要供应商(外协厂)实施一次综合审核,以保证公司主要的供应商(外协厂)得到监控,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的稳定。
(二)审核方式审核时,公司应组织评审组或委托有资格的第三方审核机构到供应商(外协厂)处进行现场审核和调查。
一般情况下由公司计划物料科牵头,组织研发部、制造部等相关科室人员对供应商(外协厂)进行实地评审。
(三)审核内容计划物料科在组织对供应商(外协厂)评审时按以下内容进行评审:1、企业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规划;2、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3、生产设备、生产能力、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能力;4、合同管理与执行能力;5、现场管理状况;6、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7、员工素质结构及流动率;8、服务; 9、信誉; 10、产品范围、结构、价格、质量等。
同时,将以上评审内容详细填写在《供应商(外协厂)调查评审表》中,并将其情况与报告逐级汇报至总经理审批。
开发科科长、品管科科长、计划物料科科长等人员组成,经事业部经理批准后组织审核工作。
(四)审核小组确定供应商(外协厂)候选名单1、计划物料科对每类物料提出5~10家候选供应商(外协厂)的名单,并提供每家供应商的基本情况,如:《供方调查表》等。
2、审核小组根据计划物料科提供的供应商(外协厂)资料进行初步审核,以确定需要更进一步调查的供应商(外协厂)。
(五)对供应商(外协厂)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内容:按照第10条第三项审核内容,将其设计填入《供应商(外协厂)调查评审表》中,并按照设计内容对供应商(外协厂)进行评价。
(六)供应商(外协厂)调查结果分析1、调查结束后审核小组根据《供应商(外协厂)调查评审表》对调查供应商进行评分。
2、将调查结果逐级汇报至总经理审批。
(七)供应商(外协厂)的总体得分在70分以上列为试用供应商(外协厂),并签订试用合同,规定试用期为三个月且最少应有五个批次,对没交货的当月不计算在其内,试用期间每月对外协厂供应商实施考核。
1、试用期间成绩根据《供方业绩评定表》达到B级或以上的供应商(外协厂),经总经理批准后列入公司的正式《合格供方名单》。
(供应商级别见第17条,第4款)。
2、如果试用期间出现B级以下的则发出《纠正预防措施报告》要求其整改,但必须连续三次达到B级或以上者才能转为公司正式合格供应商(外协厂)。
第11条合格供应商(外协厂)的确定1、对于同一种外购物资计划物料科必须保持2~3家供应商(外协厂),以保证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公司如果需对某种零(部)件选择单一供应商(外协厂)时,应符合以下某个或多个条件:●当前只有一家供应商能够按公司要求提供该种零部件,公司别无选择;●供应商(外协厂)提供的产品质量有绝对优势,其它供应商无法与之竞争;●订单太小没有必要再分;●同单一供应商合作可以获得额外价格折扣;●需要与供应商结成伙伴关系并重新整合双方的业务流程;●供应商(外协厂)对成为单一供应源十分积极,并愿意与公司全方位合作;●采购零部件的生产需要高昂的先期投入,如开模费等;公司与某供应商(外协厂)已经进行了长期的合作,而且双方都重视对方并且合作非常满意;第12条供应商(外协厂)的审核程序(一)建立供应商(外协厂)审核小组组建审核小组由计划物料科组织,小组成员一般由研发部部长、制造部部长、开发科科长、品管科科长、计划物料科科长等人员组成,经事业部经理批准后组织审核工作。
(二)审核小组确定供应商(外协厂)候选名单1、计划物料科对每类物料提出5~10家候选供应商(外协厂)的名单,并提供每家供应商的基本情况,如:《供方调查表》等。
2、审核小组根据计划物料科提供的供应商(外协厂)资料进行初步审核,以确定需要更进一步调查的供应商(外协厂)。
(三)对供应商(外协厂)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内容:按照第10条第三项审核内容,将其设计填入《供应商(外协厂)调查评审表》中,并按照设计内容对供应商(外协厂)进行评价。
(四)供应商(外协厂)调查结果分析1、调查结束后审核小组根据《供应商(外协厂)调查评审表》对调查供应商进行评分。
2、将调查结果逐级汇报至总经理审批。
(五)供应商(外协厂)的总体得分在70分以上列为试用供应商(外协厂),并签订试用合同,规定试用期为三个月且最少应有五个批次,对没交货的当月不计算在其内,试用期间每月对外协厂供应商实施考核。
1、试用期间成绩根据《供方业绩评定表》达到B级或以上的供应商(外协厂),经总经理批准后列入公司的正式《合格供方名单》。
(供应商级别见第17条,第4款)。
2、如果试用期间出现B级以下的则发出《纠正预防措施报告》要求其整改,但必须连续三次达到B级或以上者才能转为公司正式合格供应商(外协厂)。
第13条合格供应商(外协厂)的确定1、对于同一种外购物资计划物料科必须保持2~3家供应商(外协厂),以保证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公司如果需对某种零(部)件选择单一供应商(外协厂)时,应符合以下某个或多个条件:●当前只有一家供应商能够按公司要求提供该种零部件,公司别无选择;●供应商(外协厂)提供的产品质量有绝对优势,其它供应商无法与之竞争;●订单太小没有必要再分;●同单一供应商合作可以获得额外价格折扣;●需要与供应商结成伙伴关系并重新整合双方的业务流程;●供应商(外协厂)对成为单一供应源十分积极,并愿意与公司全方位合作;●采购零部件的生产需要高昂的先期投入,如开模费等;公司与某供应商(外协厂)已经进行了长期的合作,而且双方都重视对方并且合作非常满意;第五节供应商(外协厂)的质量控制第14条与供应商协议的签订如:外协加工协议、采购协议等,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详细内容参见“第六节供应商(外协厂)契约管理”。
第15条进货质量检验对于正常的进货,公司执行进货质量检验制度,达到对供应商(外协厂)过程质量的监控作用。
第16条对供应商(外协厂)的业绩评审。
公司每月对主要供应商(外协厂)进行业绩评定,对主要供应商(外协厂)应每年(或按需)实施一次实地考查审核。
第六节供应商(外协厂)契约管理第17条供应商(外协厂)契约管理内容(一)产品技术信息指公司提供给供应商(外协厂)的技术文件资料、检验/验收标准等文件以及实物样品等。
(二)外协加工协议外协加工协议是企业对供应商质量控制最关键的契约,规定了双方在产品质量上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双方责任等。
(三)采购协议采购协议规定双方物资流通计划,供应商(外协厂)对供货计划的实施,违约责任、保密内容、物资运输、交付程序及部分质量约定等。
(四)以上契约由财务部保管。
第七节供应商(外协厂)的业绩评定第18条业绩评定方法(一)实施要领1、供应商(外协厂)每月在100分的基础进行减分。
2、满分为100分其中交货评分40分,质量评分60分。
3、扣分内容包括:A 交货延误减分数;B“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减分数;C对策报告提出日期延迟减分数;D不良发生率积累减分数;E 进货检查不合格率减分数。
(二)以上内容计划物料科对A项进行评分;B、C、D、E项由品管科评分。
(三)公司每月对所有主要供应商(外协厂)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供应商(外协厂)分为A、B、C、D四级。
1、A级供应商(外协厂)——优秀级2、B级供应商(外协厂)——良好级3、C级供应商(外协厂)——合格级4、D级供应商(外协厂)——不合格级(四)连续三次被评为C级或以下级的供应商(外协厂),公司将减少其订单分配数量,增加给C级以上供应商。
(五)如果一家供应商在一年内连续出现三次D级,公司将直接取消其供货资格。
(七)扣分标准1、交货延误减分方法A每延误一天,但未导致公司停产扣0.5分;B 每延误一天导致公司停产扣2分,减完40为止。
●纠正预防措施提出期限:供应商(外协厂)收到《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后以公司5个工作日内为期限,每延迟一天扣1分。
4、不良发生率减分标准:在线不良率=不良总数/进货总数●每月被公司经生产退回的不良零件数量、客户退货数量及在公司内返修、返工的零部件数量(以公司的返修、返工记录为依据)之和为不良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