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封闭式吸痰管.ppt

封闭式吸痰管.ppt

5
开放式吸痰的要求
无菌吸痰法
为减少交叉感染,操作中有以下注意事项: • 使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 • 戴无菌手套 • 戴口罩 (尤其对于传染病人和免疫力低下的病人)
6
开放式吸痰的风险和并发症
中断通气和吸痰手法本身可能会导致 严重的后果
肺部并发症
• 室内空气进入肺内,此时病人因气管插 管而丧失了上呼吸道的保护功能 • 肺不张 • 肺顺应性降低 • 氧饱和度下降,易发生低氧血症
封闭式吸痰管
逢源医疗
1
气管内吸痰的传统方式
气管内吸痰是已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病人 必须进行的一项护理操作
• 病人插管后上呼吸道“纤毛摆动”的功 能减弱,正常的咳嗽机制被破坏,气管 内吸痰可以清除呼吸道产生的各种分泌 物。
2
气管内吸痰的传统方式
吸痰的适应症 • 气管导管内可见分泌物 • 呼吸音为痰鸣音 • 吸气峰压增加或潮气量 减少 • 氧合水平突然下降 • 可能发生胃内容物误吸 • 导管气囊放气后
• 患者何时需要 吸痰?
机械通气患者通常需 要定时吸痰 (平均6~12次/天)
3
气管内吸痰的传统方式
为了能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导管 传统的吸痰方法需要患者断开呼吸机
• 通气中断/呼吸暂停 • 患者的气道暴露于病房的环境中
4
开放式吸痰的要求
吸痰前吸氧/过度膨胀 • 为减少患者吸痰后低氧血症及肺不张的 发生: 吸痰前/后给予100%氧气2~3分钟 过度膨胀 用复苏器/呼吸囊手动通气 用机械通气
7
开放式吸痰的风险和并发症
血液动力学改变和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 பைடு நூலகம் • •
血压降低/高血压升高 心率失常(心动过缓/心动过速) 心跳骤停 颅内压升高
(猝死的病例已有报道)
8
开放式吸痰的风险和并发症
将气管/气管切开导管与呼吸器断开使病人的呼吸道 与室内环境直接相通
• • • •
病人和医务人员都有交叉感染的危险 带有细菌悬浮颗粒的气体从肺中呼出并散播在病房的 空气中 由于咳嗽反射,分泌物也可以被排出 周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以到达病人呼吸道内 医务人员对呼吸机或气管导管进行操作时间可能导致 细菌的传播
9
补充:吸痰负压水平的设定
• 负压水平应该: 不宜太高(防止气道黏膜的损伤) 不宜太低(保证有效吸痰) • 推荐的范围:-80mmHg ~ -400mmHg • 一般认为安全有效的负压水平是: -200mmHg ~ -250mmHg
10
补充:选择吸痰管的尺寸
为避免吸痰管插入气道后造成气道阻力过度增加必须根 据气管导管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 • • • • • • • • 吸痰管的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 气管导管I.D(mm) 吸痰管O.D(Fr) 5.5 10 6.0 10 6.5 10~12 7.0 12 7.5 12 8.0 14 8.5 14 >9.0 16
11
封闭式吸痰管的临床应用优势
• 保证通气支持的连续性 • 防止交叉感染 • 减少了时间/物品的消耗
12
产品特点(1)
• 吸痰管远端柔软易弯 曲,尖端经过软化处 理,可降低气管黏膜 损伤的危险 • 吸痰管近端部分质地 较硬,操作时较为顺 手
13
产品特点(2)
• 吸痰管上有精确的刻 度值,有助于在气道 内的准确定位 • 吸痰管被包在透明柔 软而结实的保护套中, 有效防止污染,以备 患者的再次使用
14
产品特点(3)
• 清洁吸痰管时,可通 过注液口注入生理盐 水进行清洗,不和病 人的气道发生接触, 避免冲洗吸痰管时液 体进入气道 • 独特的透明三通设计 能更有效的观察/清 洁吸痰管的前端,清 除残留的分泌物
15
Any Questions?
Thanks a lot 谢谢
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