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度,使新风湿度在设定的范围内。
送风温度检测
送风湿度检测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封闭式系统:新风量为零,全部使用回风。冷热消耗最省 ,但空气质量较差。
混合式系统:采用比例适当的新风、回风相混合的系统,即 新回风混合系统。空气质量好,又节约能源,是目前应用最 广的一类中央空调系统。
新回风混合空调系统比全新风空调系统增加了回风系统 和排风系统,与全新风系统比较,需增加监控点:
新风/回风比例监控
——根据新风通道中的温度、湿度传感器以及回风通道中的温度、湿度传感
器实测出的新风温度及湿度,以及回风温度及湿度,调节新风电动风门和回风 电动风门的开度,使新风/回风比例控制在预定值。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应 选择不同的新风/回风比例,以减少系统能耗。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集中式空调系统又称中央空调系统。是将所有的空气处理设备都安装 在一个集中的空调机房内,将空气按要求处理,然后由送风机把处理后的 空气经风道送到各空调房间。
分散式空调系统,将空调设备直接或就近安装于要求空调的房间,比 如壁挂式分体空调器。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对空气既有集中处理又有局部处理装置 。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负荷中心是供配电设计中一个重要概念,它实际上是一种最佳配电点, 需要按所要达到的优化目标的目标函数,以及不同的计算条件来确定。变电 所应尽量设在负荷中心,以便于配电,节省导线,也有利于施工。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二、智能楼宇供配电系统
高压配电 低压配电
高压配电:指从高压送电到低压配电屏的这部分线路 低压配电:是指从低压变电所配电屏分路开关到大型用电 设备或各楼层的配电盘的一部分线路。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两路市电与自备发电机电源的配电系统
图所示为两路市电与自备电源一级负荷单独分组方案,这种方案是将 消防用电等一级负荷单独分出,并集中一段母线上供电,备用发电机组只对 此段母线提供备用电源。这种方案适宜于城市电网较为稳定,大楼重要负荷 较多的工程。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供配电系统设备
消防设备主要包括: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设施, 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装置,火灾事故照明等等。。
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 除有两个电源外,还必须增设应急电源。为 保证对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 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四、供电系统设计
用电负荷分组配电的常见方案是,在市电停供时,供一 般负荷的各分路开关均因失压而脱扣,这时备用电源或发电 机组应投入或启动,但一般负荷应甩掉,以保证余下负荷的 供电。为了避免火灾发生时切除一般负荷出现误操作,一级 负荷可集中一母线供电,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如果一级负 荷母线与一般负荷母线之间加防火隔间,还可以减小相互影 响。发电机组作为大楼的自备应急电源,其配电系统应在正 常电源故障停电后,能快速可靠的对重要负荷恢复供电,减 小电源故障造成的损失。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对不需要由机 组供电的一般负荷,不能接在应急母线上,对允许短时间停 电但也很重要的负荷可以手动合闸。
➢ 高压配电柜 ➢ 低压配电柜 ➢ 电力变压器 ➢ 应急柴油发电机组 ➢ 动力配电柜 ➢ 直流操作柜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五、供配电监控系统
在电气设计中,对于采用双回路供电电源和自备发 电机组的供配电系统,均设置一整套完整的电气联锁启停 和保护装置。当工作电源失电后,备用电源通过联锁装置 的切换投入运行,担负起全部负载的供电;当发生二路供 电电源都失电时,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将在最短的时间内(约 10秒)自动启动并投入运行,担负起确保负载的供电。当 外部供电电源恢复供电后,电气联锁装置将使柴油发电机 组自动停机。因此,大厦供配电监控系统,主要的是监测 大厦供配电设备和柴油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给排水系统的监控点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2.3 供配电监控系统
大厦内的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与动力系统、电 梯、甚至于消防、防盗保安系统都要依赖于供配电系统。
对于智能建筑来说,供配电系统是建筑的动力供应中心, 是建筑的心脏。如果没有可靠的供配电系统,一座大厦的所有 机电设备和计算机控制系统都将无法正常工作,大厦也将处于 瘫痪状态。因此,供配电系统是大厦重要的基础部分,必须利 用各种先进技术与智能化系统和设备,保证供配电系统的安全 运行。
1、回风温度监控 2、回风湿度监控 3、新风/回风比例监控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回风温度监控
——回风通道的温度传感器实测回风温度,通过控制换热器上的调节阀
的开度来调节热水(或冷水)流量,使回风温度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 。
回风湿度监控
——由回风通道的湿度传感器实测回风通道的湿度信号,通过控制蒸汽阀的
开度来调节蒸汽流量,使回风湿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优点:
VAV空调系统示意图
降低运行能耗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实现局部区域(房间)的灵活控制 ; 能自动调节送入各房间冷量 ; 室内无过冷过热现象。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变风量的实现方法
(1)风机出口阀门控制 用传动装置改变风机出口蜗壳形态,从 而改变风量。 (2)风机入口导叶片控制 通过风机入口装有的放射可活动叶片 来调节叶片的角度,从而改变风量。 (3)变节距控制 改变轴流风机叶片的安装角度,以改变风量。 (4)风机转速控制 通过改变风机的转速,从而改变风机的运行 曲线。
我国目前最常用的主接线方案。高压侧和低压侧 都采用母线分段,可靠性比较高。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低压配电
低压配电方式是指低压干线的配线方式。智能楼宇由于负 荷的种类很多,低压系统的组织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大楼用 电的安全运行和经济管理。
低压配电的结线方式可分为放射式和树干式、混合式三类。
放射式
树干式
2.1.2 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包括送风和排风。送风是将新鲜空气净化成符合 卫生标准后送入室内;排风是把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污浊空气 净化,排至室外,称为排风。
通风监控系统的监控功能有: ➢通风机启动/停止的控制 ➢风机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故障报警 ➢过滤器报警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按送风量变化状况分类 定风量空调系统 变风量空调系统
混合式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三、应急电源系统
智能建筑用电负荷的三个等级
电力负荷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所造成损失 或影响的程度分:
➢ 一级负荷:消防设备、重要业务及管理用计算机及外设、 通信设备、保安设备和重要场所的应急照明;
➢ 二级负荷:客梯、生活供水泵房等;
➢ 三级负荷:空调、普通照明等。
中央空调系统
中央空调系统,按照所处理的空气来源可分为:直流 式系统、封闭式系统和混合式系统。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直流式系统:全部采用新风,也称为全新风空调系统。
全新风式空调系统工艺流程
全新风运行空气质量好,但冷热量利用率低,不利于节 能。一般只在一楼大厅采用。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新风空调机监控
给排水监控系统是智能大厦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主要功 能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及时地调整系统中水泵的运行台数,以 达到供水量和需水量、来水量和排水量之间的平衡,实现泵 房的安全运行,实现高效率、低能耗的最优化控制,从而达 到经济运行的目的。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2.2.1 给水系统(供水系统)
1、重力供水系统(高位水箱供水)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 统
2020/12/10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主要内容
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 空调通风监控系统 ➢ 给水排水监控系统 ➢ 供配电系统 ➢ 照明与动力系统 ➢ 电梯系统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2.1空调通风监控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 日常的生活和劳动生产中对空气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对空气 的温度、湿度、通风以及洁净度的要求,以利于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 空调通风工程就是为满足人们对空气质量要求的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 对建筑物,包括智能建筑物或房间内的空气进行调节,为人们的生活与 工作造就一个温度适宜,湿度恰当,空气洁净的舒适环境。
第二章楼宇设源设备一般放在大楼的地下室或首层,动力负荷中的 水泵,洗衣机等亦大部分放在下部,就负荷的竖向分布来说,负荷大部分 集中在下部,因此将变压器设置在建筑物的下部是有利的。
40层以上的建筑电梯设备较多,此类负荷大部分集中在大楼的顶部, 竖向中段层楼较多,通常设有分区电梯和中间水泵站。 在这种情况下,宜 将变压器按上下层配置,也可以按上,中,下层分别配置,供电变压器的 范围大约为15-20层。
2.1.1 空调系统
一般而言,空调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温度调节 ➢湿度调节 ➢空气洁净度的调节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空气调节设备
空气加热设备 空气减湿冷却设备 空气加湿设备
空气状态调节
冬季新空气加热加湿处理 夏季新空气减温去湿处理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空调系统组成
➢进风部分
空调系统中一部分取自室外的风,称为新风。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2.2.2 排水系统的监控
排水系统主要包括
排水水泵(潜水泵) 污水处理池 污水集水井 废水集水井
1、排水泵起/停监控 2、污水池检测与报警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给排水监控系统的监控内容
➢ 水泵的自动启停控制、水位流量、压力的测量与 调节;
➢ 使用水量、排水量的测量; ➢ 污水处理设备运转的监视、控制; ➢ 水质检测; ➢ 节水程序控制; ➢ 故障及异常状况的记录等。
第二章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2.1给排水监控系统
水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必要条件,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 有人类的文明。实现对给水排水系统的监控是提高科学管理 水平,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人们用水质量和节约能源消耗的 一项既重要又必要的技术措施,其最终目的是确保管网中各 水泵根据用户用水量的变化能及时地改变其运行方式,使水 泵房中的水泵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管网的合理调 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