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商业成功的类型电影,周星驰电影已经创造了十年的辉煌。
而值得深思的是,香港是一个有一定的向外辐射能力的电影工业基地,在此产生的某些类型电影在跨文化的交流中实现了商业价值,如李小龙电影和成龙进入好莱坞,英雄片和古惑仔电影在亚洲市场的流行,在华语地区具有强大商业感召力的周星驰电影却没有在跨文化的市场中有杰出的商业表现或者社会影响。
除了《少林足球》一片以外,那么,周星驰电影本身的类型特征与其跨文化交流中的不尽人意是否有着直接的关系呢?
表层结构
电影,是商业化的产物,是将市场进一步细分从而更有效地争夺观众的结果。
类型电影,作为视听形象最后的成品,它的类型特征的建立往往是从易于识别的相似的外部视听中建立的。
在这些外部特征完成之后,才是主题、人物和情节等深层结构的相似。
同样是产生于香港的类型片,功夫片、英雄片及古惑仔电影,都可以很容易找到外部的重要特征,如功夫片的武打场面设计,英雄片的格斗的破旧厂房和枪以及古惑仔的前卫打扮,这些特征一旦被找到后,就很容易被不同文化的国家复制和识别。
可周星驰的“无厘头”类型电影,既没有特定的环境、道具或者场面和人物造
型,视听语言又没有构成与一般的商业电影差别的明显的风格。
除了周星驰的面孔和他招牌式的不耐烦的表情外,实在是没有特别明显的外部特征。
而就个人表演风格而言,周星驰的长处更多的是在对大段台词的滔滔不绝上,外部的形体动作和表情都没有明显的一致性也缺乏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对比较另一位同样以个人表演为影片核心元素的金·凯瑞,他的喜剧电影视听语言虽然也没有独特的风格,可是他的表演更强调面部肌肉和形体的剧烈变化,声音也较夸张和怪异,加以电脑特技对其的进一步夸张渲染,他的电影的视听标签也较周星驰电影要显著和易于理解。
电影首先是看的艺术,在今天读图时代中,视觉形象的位置得到了空前的强调,周星驰电影对视觉标签的忽略,是造成其在跨文化交流中丧失优势的原因之一。
深层结构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都是由他饰演主角,讲述一个小人物跌跌撞撞的生活历程。
这样的故事中充满了人物的五花八门的可笑经历,表面上的主题似乎是惩恶扬善的,但出于商业目的滑稽感在影片中得到了空前的强调,由此,影片中出现了许多异曲同工的桥段这个主题就被模糊了。
公往往是歪打正着地获得了命运的转机,如《国产零零漆》。
中的阿漆偶然地用杀猪
刀劈开了各种高科技手段也无法攻破的敌人盔甲,《武状元苏乞儿》中的苏乞儿投机地救了皇帝而得以恢复荣华富贵,而《九品芝麻官》则是无意中抓住皇帝嫖妓的把柄而得以伸张正义⋯8943 .这些桥段都通过不光明正大的手段获得了成功,因而衰减了惩恶扬善的主题。
作为后现代作品,周星驰电影丧失了主题的清晰感,也模糊了关于善恶的人类共同的标准,这是它在跨文化交流中对又一个识别机会的放弃。
周星驰十年内拍了#$ 部电影,其主题虽然是不确定的,但其中的题材却是相对清晰的,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中国古典题材的翻新,如《大话西游》和《审死官》;二是对香港现代小人物生活的描绘,如《国产零零漆》、《食神》等。
在对题材的处理上,制造滑稽感的倾向是一致的,只是具体的方法有所区别。
在对中国古典题材的处理中,解构中国古典文化情结成为其最重要的方式。
如%&&"年的《审死官》。
解构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清官”情结;而%&&! 年的《唐伯虎点秋香》的上映则是风花雪月的才子佳人童话的终结;而《大话西游》更是将勇敢无畏的探索真理的征程调侃为多角爱情故事⋯8943 .而在对当代社会题材的处理上,突出了粤语地区的方言特色和生活习俗,并把生活细节夸张嘲讽,如《食神》中对于各种广式街头小吃的冠
名和制作方法的表现、《逃学威龙》中对香港教会中学生活的渲染、《国产零零漆》中对香港人对大陆人的土气定位等等。
通过“无厘头”电影的题材处理可发现,其取材更多的是富有地域性的信息,然后再将其用后现代的方式加以解构。
对比上一节中讨论的具有后现代感的外国电影,“无厘头”电影中消解的地域性观念更多,而人性的共有的感受更少。
如没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根基和对香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的理解,没有探究香港和内地的复杂关系的人是不得
而知的。
因而,“无厘头”电影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的紧密程度制造了它在中文文化中的火爆,毕竟它牵动了华人特有的历史和现代的情感记忆,同时也造成了它在异域文化推广中的艰难。
《罗拉快跑》中,破坏的是时间的流程;《阿甘正传》表现的是白痴比正常人的更有智慧,它们所改变的都是全人类共有价值观,因而在跨文化的交流中,较易于理解和接受。
同属于后现代的旗帜下,而不同的题材取向竟然在跨文化交流的表现中大相径庭,因此,众所周知的艺术评论的名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看来并不适用于“无厘头”电影的境遇。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当中国的文化足够强大的时候,世界的人们对中国古典名著的熟读犹如对安徒生童话的信手拈
来,而对中国的地域文化的了解如同对巴黎的烂熟,那么,“无厘头”类型电影的题材再才可扩大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