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宁强县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2010年宁强县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宁强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2010年,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落实省、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保障广大群众饮食安全为目的,切实加强了初级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全县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现将我县2010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总结如下:
一、狠抓统筹协调,履行“抓手”职能
2010年,我局充分发挥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抓手”职能。

一是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乡镇人民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制定了考核细则,并按季度进行了考核量分。

二是通过认真分析全县食品安全形势和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结合实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重点领域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教育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对全县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三是召开食品安全工作联席会6次,分别就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地沟油”专项整治、学校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问题乳粉等工作进行协商、讨论、安排。

四是加强了节日食品安全检查。

组织开展了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队,卫生、工商、质监、经贸、农业等成员部门参加的元旦、春节、中秋、国庆节前食品安全联合检查4次,对重点环节、重点区域、节日消费重点品种进行了专项检查。

二、强化日常监管,规范食品市场秩序
县农业局:一是认真执行肉品索证、索票、检疫等市场准入制度,对5个生猪定点屠宰场派驻人员24小时值班,对入场生猪每4小时巡查一次。

对未推行定点屠宰的乡镇肉品市场落实检疫员上屠宰点实施检疫,保证了上市肉品检疫率达100%,合格率100%:二是集中整治饲料、兽药市场3次。

全年出动执法人员680人次,检查农兽药经营户183家,饲料经营摊点57家,畜禽养殖企业5家,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家,检查规范养殖户7家,肉品经营户126家。

没收过期、违禁农药30瓶,兽药26个品种478袋,全年实施动物产地检疫10.48万头,检出病害动物42头(只)。

县质监局:以是否按标准生产加工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备案等为主要内容,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58家,对23家存在问题的进行整改。

抽检食品生产企业40家,23个批次,合格率为100%。

县工商局:以查处无证经营为重点,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诚信示范店”创建工作,26个乡镇已创建85个农村经营“诚信示范店”。

同时,引导规模经营者建立自律制度,实行“三合一”复式台账制度,食品批发市场、食品商场和超市进货索证索票率达100%,食品可追溯率达100%。

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10多人次,检查经营户2356户次,查处取缔地摊商贩无证照经营户80余户,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30份,收缴过期变质饮料1590多袋(包、瓶),销毁“三无”及过期、变质食品337袋,查处违法案件24起,快速检测食品10次,检测经营户31户,检测品种17种。

县卫生局:大力整治餐饮服务环节无证经营行为,严厉打击餐饮单位及学校食堂采购、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及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加大了餐饮具消毒抽检频次。

共出动检查车辆392台次、执法人员1301人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913户次,下达监督意见书238份,餐饮具抽检3900份,合格3315份,合格率达85%以上。

三、发挥部门合力,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2010年在深入开展认真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顿活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顿、食品生产环节监管、食品流通环节整治、餐饮消费环节整顿、规范牲畜定点屠宰、保健食品市场监管七项专项整治的基层上,重点开展了:
(一)认真开展乳粉及乳制品安全专项整治。

按照省市工作部署,我县先后开展了4轮问题乳粉及含乳食品专项整治。

县食安办组织召开了全县问题乳粉清缴工作会议,县政府与26个乡镇分管领导及农业、卫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了问题乳粉清缴工作责任状,明确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清缴问题乳粉的工作责任。

整个清缴工作县质监、工商、卫生、农业、药监等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380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及含乳食品加工企业13家、食品经营单位368户、涉乳餐饮单位280余户、集贸市场18个,与企业签订承诺书3630余份。

清查中未发现有尚未销毁的2008年问题乳粉和2008年9月14日以前生产的未经检验三聚氰胺的乳粉。

(二)加强餐厨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专项整治。

按照市上的统一安排,我县印发了《宁强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沟油和厨房废弃物管理实施方案》(宁政办发[2010]119号),对地沟油和厨房废弃物管理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

县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高度重视,对“地沟油”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求各宾馆、酒店对餐厨废弃物的处理进行登记,建立台账,落实专人按规定负责清运、处理餐厨垃圾。

县食安办组织工商、卫生、质监部门对县城烤鸡、烤鸭店的废弃油处置情况进行了联合检查,
对不规范的处置行为要求其限期整改。

(三)扎实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专项整治。

4月中旬,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及时印发了《关于加强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学校食堂、学生营养餐工程及周边饮食摊点、小商店的监管。

召开了卫生、工商、质监、教体局联络员会议,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进行了强调安排。

各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县学校食堂、校园周边餐饮店、小商店等进行了逐户检查,针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监督整改,确定了整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按要求时限进行了整改。

(四)扎实开展桶装饮用水安全专项整治。

7月下旬至8月底,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县质监、工商、卫生等职能部门扎实开展全县桶装饮用水专项整治。

从检查情况来看,我县各单位使用的桶装饮用水均为宁强县卧云纯净水厂生产的产品,产品检验报告等资料齐全。

四、狠抓宣传培训,强化食品安全意识。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活动的通知》,并在县电视台滚动播放食品安全宣传标语及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检查情况,参加了县上的12.4法制宣传日活动。

各部门也采取出动宣传车、下乡宣讲、散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食品监管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

相关部门共举办宣传活动4次(其中面向农村2次),制作展板24块、书写标语96条;举办监管执法人员培训6期,培训120余人次;举办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管理技术人员培训8期,培训400余人次。

回首2010年,我们顺利完成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全年未
发生较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全县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强化了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综合监管。

二是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能够认真履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落到了实处。

三是各监管部门能够通力协作,形成了监管合力。

在此,我代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代表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向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各级领导、各部门和各乡镇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1年,我局将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下,继续抓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组织各有关部门搞好食品安全整顿,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秩序,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工作。

按照政府要求,今年,我们将继续承担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职能,在思想上、工作干劲上不能有丝毫松懈,一如既往地抓好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工作。

要以加强责任落实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食品安全责任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和实施食品安全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和食品企业负责人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夯实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食品企业负责人的食品安全责任。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县、乡镇各级食品应急处置联动平台。

二是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集中整治。

要坚持整治与规范并举,明确打击重点,实施联合执法,严格监督检查。

特别是要将乳制品、婴儿食品、餐桌主要食品和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学校食堂、农村食品安全等重点难点行业领导域作为整治规范重点;深入推进全国统一部署开展的乳品质量安全和“地沟油”及餐厨废弃物治理规范工作;开展问题猪肉及制品、辣椒制品
添加违法非食用物质问题的集中整治;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三网”覆盖率,加强农村家宴、“农家乐”和小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强化保健食品、化妆品违法添加药物专项检查,依法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违法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

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