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饰画课件

装饰画课件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5
4、装饰画的组合式构图; 这种构图不受生活惯例、体裁内容局限, 可将生活中本无关系的形象创造性的组合 起来,使之产和连贯,对比,衬托等作用。
B
36
5、装饰画的连续性构图: 将一个或一组形象构成单位纹 样,再将单位纹样有节奏反复 排列,使之成为一线或连成一 片。也就好象图案中的四方连 续和二方连续。
第二章 装饰画形象处理和应用
一、装饰画的最大特点——变形 变形是将写生得来的 素材,进行艺术提炼、加工,使对象从自然的常规中脱颖而出,
达到程式化和理想化的境界。装饰画的“人工美”、“意匠美”由此而形成, 二、装饰造型中的变形手法
1、省略与提炼:就是删繁就简, 省略局部和细节,以加强形象整体感。
1)强调布局的严谨 2)强调主体的鲜明、突出; (1.把主体形象放在最鲜要的位置,一般是至于画面的中心部位和其他显要位置。 2.对于主体形象要做到;形象在画面的比例要大;结构刻画要细致、丰富;色彩对比要
强烈、鲜明。)
3)强调层次的丰富、清晰;画面上的形体要有大、中、小的差别。画面上的线条要有 粗细、疏密、曲直的变化;画面上的色彩要有明暗、浓淡的变化或色相、纯度的变化。
1.点、线、面
在装饰表现中,点、线、面是最基本的构成元素,运用相 当广泛。
2.黑、白、灰 3.横、竖、S 4.基调
作品的基调往往构成作品的氛围。以此来区别于其他的作 品。基调除了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外,还可以为基本笔调和 基本色调。
B
10
B
11
五、装饰画的历史演变
一、中国装饰画的历史演变: 1、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 (1)陶面上绘有许多鱼形意象纹样, 还有集体舞蹈、人面鱼纹或几何连续 纹样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造型上基本上以比较规则且简 洁的几何图形出现、连续排列、或适 合器物造型。 (3)色彩上极为简洁鲜明,基本上以 黑、土红、淡黄等构成。 (4)我国装饰画的先河——简洁即 是美。
1)原来形象本身就有的内容,这种添加原来素材就有,因而容易协调,使人觉得合乎 情理。
2)根据内容或题目的谐音、寓意、联想等创作新的文样进行添加。一可富于形象新的 含义和意境,一可增加画面的装饰趣味,出人意料,耐人寻味。
B
26
4、移位法:将想变的形按一定的规律分割, 在按一定的规律重新组合,超出常态,新颖 别致。 1)规律性分割:就是用有规律的直线将形 象分割后再错位排列。横向、纵向、斜向、 网状、坐标状。
个人的。
秩序化是指自然状态的事物按一定秩序进行排列,建立一种人为的艺术
秩序,是观赏者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同步的情绪共鸣。
2.变化与统一是形式美的总法则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是由总法则变化和统一派生出来的,变化和统一贯穿与
对称、均衡、调和、对比、节奏、比率等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中。
B
9
五、装饰表现的形式构成元素
圆线角对比呼应,巧妙搭配。
(3)色彩上利用装饰规律巧妙将朱砂、石青、与黑搭配在一起。
B
15
6、唐代工笔重彩人物画: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2)人物造型丰满雍容、色彩典雅浑厚、 构图舒落均衡,肌理效果细腻匀净。 7、元乐宫壁画: (1)骨法用笔、随类附彩。 (2)人物众多,层次井然,完整不乱,人物的 前后关系不是靠色调的虚实强弱来表现,而是 靠透视的近大远小法。 8、清代民间木版年画: (1)热情、圆满、丰富、祥和。 (2)天津的杨柳青、江苏的桃花坞、山东的 潍坊、四川的棉竹。
B
29
3)形与形相重(透叠):即两个形相互重合,构成一种新的形象。这种造型可以构成
。 一种神秘的、虚幻的、离奇的视觉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刺激和巨大的吸引力
B
30
第三章 装饰画的构图
一、装饰画构图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特点:
1、理想化构图; 2、规律化次序化的构图; 3、体裁范围极广的构图。 要求:
3)线省略:省略次要的,保留主要的。
B
22
4)次序整理:强化统一的主体,减去不一致的局部。
B
23
2、夸张法:夸张美的,主要的特征。不是简单的夸张,而是运用丰 富的想象。
1)局部夸张:是将对象最富个性的方面 2)整体夸张:使形象的整体特征更加强
进行明显的夸大。
烈,趋向性更加明显。如拉长,压缩。
1)影绘:就是最大程度的省略, 中国的剪纸、皮影都是采用这 种方法。简化了全部内部结构而只 描写形象的轮廓。 问题:用这一方法表现形象的关键 在于什么?
B
21
2)光影省略:从素描的角度来分析物 体的明暗关系,可分为高光、受光面、 明暗交接线、背光面和反光五种调子。 把这种复杂的调子简化为黑白分明的 两大色调,类似版画.。
2、任意透视:
只服从于画面的需要和题材的表现,画面的视线、视角无任何约束,可以左顾右盼, 可以根据需要忽远景描绘,忽局部特写。
B
38
3、混合透视:
两种以上的不同透视在一副画中混合交替 使用。
B
39
4、平置透视: 只画形象的正面,不画形象的侧面,或虽
在侧面但不向焦点集中,形象底边的线呈 整齐的水平方向,只有远近的感觉,不表 现形象自身的体积感。
3)装饰性:运用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的手法,布局 具有规范化、程式化的特点。
4)程序化:即根据固有的或约定俗成的模式套路来进行。 (如埃及古代壁画中的人物造型)
5)夸张性:夸张所表现的对象的形体、比例、结构、色 调、肌理、图案等特征,加大作品的表现力度。
B
8
四、装饰画的形式美和形式美的总法则
B
6
二、 装饰画的种类
(1)运用工艺材料和手段绘制而成的。如刺绣,壁挂等,又称“工艺绘画”; (2)运用绘画材料和工具绘制而成的,如壁画、广告等; (3)运用现代电脑技术设计而成的,又称“电脑绘画”。
B
7
三、装饰画的特点
1)适应性:装饰画是为一定适用目的和使用要求而创作 的。
2)工艺性:它是和工艺材料、工艺手段结合来表现的。 装饰品画受加工手段和材料的制约是它的工艺性。
从艺术上看装饰画更程式化、强调节奏和韵律。 从功能上看装饰画具有从属性,常常取决于生产上的工艺性,因此具
有一定的约束性。 装饰画可以使用中国画、油画、版画、和工艺画等所有的表现手段,
也能进入独幅画、组画、壁画、年画、宣传画、文学作品插图和科普 画等一切画种的领域。 装饰画的描写对象可以从人物到山水,从花鸟到静物,即可海阔天空 的抒发感情,又可长篇的描写故事,可画现实当中看到的,听到的。 也可画幻想的,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甚 至把天上和人间组合,发挥想象力。
B
32
2、装饰画的立视体构成;
它是由平视体演化而来的,先把画面上的横、直、斜几个方面确定,然后把画的景物 人物按需要的位置放上去,像在棋盘上摆棋子一样,比平视体在视觉上更开阔。
B
33
立视体构图
B
34
3、装饰画的适合体构图;
装饰画面一般要与所设计的对象形体或外轮廓相吻合。适合体主要有填充式、辐射式、 均齐式。
B
17
日本浮世绘
古希腊装饰图案
马蒂斯剪纸
B
18
六、装饰画的空间感: 七、装饰画的时间感: 1、情节的时间延续 2、欣赏的时间顺序 八、装饰画的完整性:
B
19
九、装饰画的构思方法: 1、构思与观察 2、构思与想象 3、构思与灵感 4、构思方法 (1)构思的程序:准备阶段
B
20
。 与火的乐章
B
13
4、汉画像石、画像砖: (1)构图均衡多变、造型方圆曲折、黑白虚实呼应。 (2)生动的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态。狩猎、收获、采摘、捕鱼等。
B
14
5、魏晋的敦煌壁画: (1)飞天造型——飘逸生动,潇洒高雅。 (2)造型舒展清秀,尤其重视气脉的连贯,线条如行云流水,边角造型亦十分讲究,使方
B
16
9、新中国: (1)张光宇的《大闹天宫》、 《西游漫记》。 (2)林风眠的《仕女》。 二、世界装饰艺术的发展演变: 1、埃及壁画:造型的平面与程 式化处理、构图的均衡排列以及 色彩的巧妙搭配。 2、希腊瓶画:圆润秀丽的线条、 简洁生动的造型、均衡连贯的构图、 黑白红的巧妙搭配。 3、印度圆雕:流畅的线条、饱满的 造型、丰厚的体量感与妩媚的体态。 4、非洲木雕: 5、日本浮世绘版画: 6、西方现代派绘画:是一个集合的 概念,代表着一定的审美时尚与学术取向。
1.装饰画形式感的核心是程式化和次序化
装饰画在表现形式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程式化和秩序化。程式化就是作
者按一定的格式在艺术创作中根据主题和审美需要、表现客观世界,是无定
行的事物肯定明确起来。因而程式化的处理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较高的
艺术修养。程式化的大量积累可形成风格,包括民族的、地方的、流派的、
2)自由分割移位:把物象自由解体,然后 再根据作者的审美理想和画面构成需要重新 组合。
B
27
5、线的综合应用 :
B
28
6、适型造型:
1)适合装饰面的造型:在创作中必须充分 利用装饰面,使这个有限的天地变成我们想 象力充分发挥的场所。化局限为自由,无论 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内容,手法,都应和装 饰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邻近形之公用线造型:利用邻近形的边缘 形态所形成的剪影轮廓来造型,也就是一个特 定的空间和边缘的产生,派生出另一个形。形 与形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就像太极图 一样。
B
3
现代名师的绘画作品
镜前少女——毕加索
星星王子——米罗
诞生日——夏加尔
B
4
克里姆特——分离派大师
以富有哲理的诗意将人生三阶段 的特征与对比呈现 出来,笔调大
方、华丽、唯美。
马蒂斯的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