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第3章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102858.3 5837.9
资产总计
107831.0
其它(净)
-865.2
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
负 债 和资 本 帐 户 资 产 资
5962.9 15005.8 58.7 4969.9 81493.2 2874.1 国外负债 对非金融部门负债 对中央银行负债 对非货币金融机构负债 债券 所有者权益 其它(净) 3952.7 86627.8 12032.5 1133.9 500.5 5471.1 646.1
货币概览
资 产 负 债 和资 本 帐 户
国外资产(净) 国内信贷 对政府债权(净)
15570.5 92260.5 4826.6
货币与准货币 货 币
102297.6 38953.7 63343.9
准货币
对非金融部门债权
对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
81597.05836.9债 券负债总计 所有者权益
560.7

我国从1992年开始编制资金流量表,将国民 经济划分为居民、非金融机构、政府、金融 机构和国外5部门。统计范围采用上述(3) 的范围,反映了全社会资金总量、结构及在 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的分配和流动。
(八)社会融资规模统计




由于新增贷款占社会总体融资额的比例逐年下降,比如近年已 经下降到53%左右,这样单纯看贷款和广义货币就不能综合反 映社会融资总量,因而需要一个更为全面反映中央银行货币调 控效果的指标。 社会融资规模就是一个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 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 (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 是增量概念。这里的金融体系为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 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 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 2011年开始按月公布中国社会融资规模统计。 社会融资规模将成为未来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考 指标。从长期来看,随着金融深化和发展,我国以间接融资为 主的融资体系将发生变化,直接融资规模及所占比重会逐渐增 加。而“十二五”期间,推动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创新等举措 的出台,也将推动直接融资的发展,因此从调控银行信贷总量 到控制社会融资总量是一种发展趋势。
(六)保险统计

保险统计是反映保险及相关经济活动 规模和程度、市场结构、承保水平、保 费收入、理赔支出和盈利状况的统计。
(七)资金流量统计

资金流量统计是从收入和分配社会资金运动 的角度描绘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类交易的统计。 资金流量的统计范围有三种:
(1)仅仅包括金融交易 (2)除金融交易外,还包括总储蓄和实物投资 (3)除金融交易外,还包括收入、分配、再分配、 消费和投资
反映企业家对本季宏观经济形势判断和对整体宏观经济 信心的指数: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与企业家信心指数(如 图3-7);
反映企业家对企业本季产品销售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 和生产资料综合价格水平判断的扩散指数:销售价格指 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综合价格指数(如 图3-8);
反映企业家对企业本季产品市场需求情况、国内订货水 平和出口产品订单变化的扩散指数:市场需求指数、国 内订单指数和出口订单指数(如图3-9);
反映企业家对本企业本季总体经营状况判断的指数:企业经营景 气指数、盈利指数、资金周转指数和贷款掌握情况指数(如图310)。
(二)银行家问卷调查




银行家问卷调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从2004年合作进行的季度 问卷调查,其结果反映了调查当季相对于上季银行业的变化情况。报 告对问卷中涉及的四个指标进行了量化描述,列示了对这些指标选项 回答的占比情况和景气指数。其中,银行业景气指数采用扩散指数法 计算,即首先剔除对此问题选择“不确定”的银行机构个数,然后计 算各选项占比,并分别赋予各选项不同的权重(“很好”1,“较 好”0.75,“一般”0.5,“较差”0.25,“很差”0),在此基础上 求和计算出最终的景气指数。主要包括:贷款需求指数、货币政策感 受指数、宏观经济信心指数、银行业当期景气指数等(如图3-11)。 银行家信心指数为反映银行家对整体宏观经济信心的扩散指数。该指 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季经 济“正常”和下季“正常”的占比,再将两个占比相加后除以2 得出。 货币政策感受指数:反映银行家对货币政策感受程度的指数。该指数 等于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判断货币政策“适度”的银行家所 占的百分比。 银行业景气指数:反映银行家对银行总体经营状况判断的扩散指数。 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银行家中,先分别计算认为本 行本季经营状况“较好”与“一般”的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 和0.5 后求和得出。
(四)对外金融统计

对外金融统计是关于涉外金融活动信息的统计。 包括:
(1)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统计,是金融机构外汇 收支业务的专项统计。 (2)国家外汇收支统计。是反映我国外汇收支、储 存状况的统计。 (3)国家对外借款统计。

也称国家外债统计,是关于中国境内机构对中国境外机构的 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承担的、以外国 货币表示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所有债务的统计。
货币概览是为中央银行执行管理货币的职能而建立 的货币运行监测报表,描绘了货币供应总量及其构 成、货币与信贷以及货币与宏观经济的内在联系。 编制货币概览的目的是分析受货币当局影响最大、 对其他国民经济总量最有影响的金融总量状况。

第三级是将非货币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和货 币概览合并成“金融概览”。
15570.5 92260.5 4826.6 81597.0 5836.9 货币与准货币 货 币 102297.6 38953.7 63343.9 560.7 102858.3 5837.9
负 债 和资 本 帐 户
国外负债 对非金融部门负债 对中央银行负债 对存款货币银行负 债 债券 所有者权益 574.5 2200.9 37.3 173.1 4703.3 1111.6
储备货币 债 券 政府存款 负债总计 自有资金 其它(净)
31335.3 118.9 1726.1 33180.3 366.8 -2279.4
银行概览
资 产 负 债 和资 本 帐 户
国外资产(净) 国内信贷 对政府债权(净) 对非金融部门债权
15042.0 94420.3 4844.7 89575.6
货币统计的三级汇总示意图
第三级 汇总 第二级 汇总
银行概览
金融概览
货币概览
第一级 汇总
货币当局 资产负债表
存款货币银行 资产负债表
特定存款机构 资产负债表
非货币 金融机构 资产负债表


第一级是将金融机构分成货币当局、存款货币 银行和非货币金融机构三类,形成各自的资产 负债表。 第二级是将货币当局和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负 债表合并成“货币概览”(又称“货币统计 表”)。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负 债 和资 本 帐 户 产
国外资产(净) 储备资产 中央银行债券 对政府债权 对其他部门债权 债权
国外资产(净) 对中央政府债权 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 对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 对非金融部门债权 资产总计
13560.3 1582.8 13058.0 2962.8 103.8 31267.7
(三)城镇储户储蓄问卷调查统计




是中国人民银行1999 年起建立的一项季度调查制度。目的是了 解居民储蓄的心理预期变化,对储蓄存款的稳定性、阶层分布 和动态趋势进行准确判断。 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当期收入感受指数、未来收入信心指数、当 期物价满意指数和未来物价预期指数。2008年增加当期就业感 受指数和未来就业信心指数。 每季在全国50 个(大、中、小)调查城市、400 个银行网点各 随机抽取50 名储户,全国共20000 名储户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包括储户对经济运行的总体判断、储蓄及负债情况、 消费情况、储户基本情况等四个方面。在分析报告中对部分问 题的调查结果进行扩散指数法处理, 所有指数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指数在50%以上,反映该 项指标处于向好或扩张状态;低于50%,反映该项指标处于变 差或收缩状态;等于50%,表示该指标与上季持平。
四、金融统计的主要内容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统计的主要任 务是为综合信贷收支计划和现金计划服 务。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统计必须反映 国家宏观经济、金融的运行状况和发展 趋势,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提供客观依 据。
(一)货币供应量统计


中央银行为了履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的职能,首先需要获得货币供应量数据。 货币供应量的统计采取三级汇总的形式
金融概览是记录一国金融活动的整体状况,是全 面衡量经济部门的所有清偿手段,描绘整个金融 体系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经济联系的信息资料。

我国目前还没有进行全面的第三级汇总,而 仅编制将货币概览和特定存款机构资产负债 表合并的“银行概览”。
特定存款机构是指金融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 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
货币与准货币(M2) 货币(M1) 准货币 债 券
104498.5 38953.7 65544.8 5203.8 109702.3
负债总计
所有者权益
6949.5
资产总计
109462.3
其它(净)
-7189.5
货币概览 特定存款机构资产负债表
资 产
46.1 105.7 0 7978.6 18.1 345.7 资 产 负 债 和资 本 帐户
三、中央银行的经济统计调查


为了更好地掌握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 为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更加全面综 合的信息,中央银行还进行一些经济调 查。 中国人民银行从1980年代开始对企业家、 银行家和城镇储户就经济景气、物价、 就业等问题的感受和判断进行调查统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