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词语辨析讲义及巩固训练(精编)
一、词义法
词义法,就是根据词义来辨析选用同义词的方法。
词语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固有的意义,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理解词语的特定含义,是我们辨析词语的基本前提。
词义的适用对象、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范围都是我们辨析词语的切入点。
1.词义适用对象
如:沉重/繁重
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练一练】
1.(繁重)的工作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2.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再如:改进/改良
“改进”着重指改得更进步一些,对象常是工作、方法、作风等。
“改良”着重指改得更良好一些。
(去掉个别缺点),对象常是较具体的东西,如品种、产品、土壤、作物等,有时也是技术、生活等。
【练一练】
1.育种工作中应用的选择方法即是那些用于(改良)自花授粉植物的方法。
2.计算机技术的各种(改进)有些我已跟不上了。
再如:抚养/赡养
“赡养”用来指子女供给父母生活需要,使得父母生活有依靠。
“抚养”是关心爱护并教育培养的意思。
多用于父母对子女。
【练一练】
1.(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2.这对夫妻(抚养)了三个孩子。
再如:周济/接济
“周济”指在财务上给予帮助、援救。
“接济”指给以暂时的援助,对象常是一时有了经济困难的人。
除了财物帮助外,还包括其他方面的救助。
【练一练】
1.他并不富裕,但还(周济)照顾比他自己更穷的亲戚。
2.词义轻重不同
如:轻视/蔑视:“蔑视”比“轻视”意义要重一些。
再如:请求/乞求:“乞求”比“请求”意义要重一些。
再如:思考/深思
再如:鸦雀无声/万籁俱寂
3.词义范围大小
如:年纪/年龄:“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
“年龄”指人或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较大。
“化装”本指演员修饰外貌,使变得像所扮演的角色。
也指从容貌、衣着、身份等方面假扮成另一种人,目的在于欺骗对方,如他不断化装,不断变换职业,敌人无法发觉。
“化妆”专指用脂粉等修饰容貌,使美丽。
有时用于比喻美化,如反动统治者往往把自己化妆成菩萨那么慈悲。
它们指修饰演员容貌时可通用。
再如:战役/战争:
再如: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二、词色法
1.感情色彩不同
如:牟取/谋取:前者含贬义,后者为中性词。
再如:行径/行为
再如:勾结/团结
再如:顽固/顽强
2.语体色彩不同
如:商量/商榷:“商量”常用于口头语体,多指一般问题;“商榷”常用于书面语体,多
指学术问题,也指其他需慎重研究的重大问题。
三、词性用法
如:治疗/疗效
再如:吝惜/吝啬
再如:阻碍/障碍
再如:充分/充满
再如:严明(纪律)/严肃(态度)/严密(组织)/严格(要求)
再如:改进/改正/改善
四、突点法
突点法,即寻找突破点来解题的方法。
因为同义词的辨析往往有多个子选项,只要我们从自己最熟悉或最敢肯定的子选项入手,就可迅速而准确地选出答案。
当然不同的人有自己不同的最熟悉的词语,切入点也就不同。
五、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去同较异的方法。
它适合于答案选项表述格式基本相同的题目。
我们往往可以先排除选项中相同的成分,通过比较相异的成分,迅速而准确地选出答案。
”
巩固训练
显现呈现
1.暴风雨过后,天空又()出碧蓝的颜色。
2.雾气逐渐消失,重叠的山峦一层一层地()出来。
衰弱软弱虚弱薄弱3.困难欺负()的人,碰到坚强的人,只好乖乖低头。
4.解应用题是我们数学学习中的()环节。
安静平静宁静恬静5.风停了,雨住了,西湖的水面又恢复了()。
6.上课铃响了,校园又()下来了。
亲切亲密亲热
7.老师()的教导使我永远难忘。
8.大伙儿像久别的亲人一样,()极了。
9.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战友。
周密秘密精密
10.海洋科学家正在研制可以探测海底奥秘的()仪器。
11.工程人员在设计中,各种数据都要经过()计算。
激烈热烈猛烈
12.战士们的心在()地跳动,恨不得一下子打过江去。
13.在我军的()攻击下,敌军再抵抗也是无用的。
改进改正改善改变14.有错误,()了,就是好孩子。
15.我们要不断()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16.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
17.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家乡落后的面貌。
坚决坚定坚持坚强18.王老师病了,他还()给我们上课。
19.大家劝他休息,他()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