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交换原理练习题

现代交换原理练习题

现代交换原理练习题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题
第一章概述一.简答
1. 通信网由那些部分组成?
交换设备、终端设备、传输设备。

2.电话网提供的电路交换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通信前,必须在欲通信的双方建立一条电路,然后进行通信。

完成通信后,释放该电路。

只有当本次通信过程所占用的相关电路释放后,其它通信过程才可占用这些资源。

3.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的主要区别。

通信对象不同:前者是计算机之间或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需要严格定义通信协议和标准;后者是人和人之间的通信。

传输可靠性要求不同:前者的比特差错率在以下,后者可高达。

通信的平均持续时间和通信建立请求响应不同:99.5%的数据通信持续时间短于电话平均通信时间,其信道建立时间也短于电话通信。

通信过程中信息业务量特性不同:电话量级在32kb/s,而数据从30b/s到1Mb/s。

4.为什么分组交换是数据通信的较好的方式?
可向用户提供不同速率、不同代码、不同同步方式、不同通信控制协议的数据终端间的灵活通信。

线路利用率高,动态统计复用。

可靠性一般在10-10以下较经济 5.宽带交换技术主要有
哪些?快速电路交换、快速分组交换--帧中继、异步传送模式(ATM)、IP交换和标记交换。

6.为什么光交换技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1)
长途信息传输中,光纤占了绝对优势(2)
用户环路光纤化
(3)省去了光电变换,减少了光电变换损伤,可提高信号交换的速度。

二.填空
1. 通信网由交换设备、( )和传输设备组成。

A. 电话机
B. 终端设备
C. 传真机
D. 对讲机
2. 电话交换是人和人之间的通信,数据交换是( )之间或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A. 计算机与计算机
B. 人与人
C. 人与计算机
D. 交换机
3. 窄带交换指传输比特速率低于( )的交换。

A. 2Mb/s
B. 8Mb/s
C. 128Mb/s
D. 56Kb/s
4. 宽带交换是指传输比特速率高于( )的交换。

A. 128Mb/s
B. 64Mb/s
C. 2Mb/s
D. 10Mb/s
5. 帧中继技术是传统的( )的一种改进方案,适合LAN(局域网)之间数据互联,目前传输速率已达到34Mb/s。

A. 电路交换
B. ATM
C. IP交换
D. 分组交换
6. 异步传送模式(ATM)综合了( )和分组交换的优势,可以适合各种不同业务的多媒体通信的交换和复用。

A. 光交换
B. 电路交换
C. 帧中继
D. IP交换答案:
1.b
2.a
3.a
4.c
5.d
6.b
第二章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一.填空
1. 统计时分复用信号按分组传送信息,每个分组使用不同的时隙,但可用标志码区分不同的子信道。

这样构成的信道称为()。

A 位置化信道
B 标志化信道
C 逻辑信道
2.当交换单元的入线数与出线数相等时,叫做()交换单元。

A 集中型 B 分配型 C 扩散型
3.当信息经过交换单元时只能从入线进,出线出,具有唯一确定的方向时,称这种交换单元为()交换单元。

A 无向
B 有向
C 分配型
4.设存在连接集合,若 Rt中含有多个元,则称连接为
()连接。

A 一点到一点 B 一点到多点
5.N = 8的均匀洗牌连接,其连接函数表示为()。

A f (x2 x1 x0) = x2 x1 x0
B f (x2 x1 x0) = x0 x1 x2
C f (x2 x1 x0) = x1 x0 x2
D f (x2 x1 x0) = x0 x2 x1
6.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交换就是对()的交换。

A 时隙B 标志码
7.输出控制方式的空间接线器,每个控制存储器对应一条()。

A 输入线 B 输出线 C 输入线和输出线
8.当共享存储器型交换单元的N个区域是和各路输入信号顺序对应时,称该交换单元的工作方式是()。

A 入线缓冲
B 出线缓冲
C 入线缓冲出线缓冲 9.时间接线器的容量与下列因素()无关。

A 存储器速度
B 存储器数据总线宽度
C 在存储器中的延时
10.总线型交换单元的一般结构中,不包括()部件。

A 入线控制 B 出线控制 C 总线 D 控制存储器 11.DSE能进行()交换。

A 时分
B 空分
C 时分和空分
12.以下交换网络中()一定不存在内部阻塞问题。

A 多级交换网络 B CLOS网络 C BANYAN网络 D 单级交换网络13.对三级CLOS网络C(m,n,r),如果(),则此网络是可重排无阻塞的。

A m≥2n-1
B n≥2m-1
C m≥n
D n≥m
14.TST交换网络的内部时隙共有1024个,当选定正向通路的内部时隙为892时,其反向通路的内部时隙为()。

A 1404
B 380
C 1916
D 132
15.复用器是将每条传输线上的()数据变成()数据,再进行时分复用的器件。

A 串行,并行
B 并行,串行
16.BANYAN网络适用于()信号的交换。

A 同步时分复用
B 统计时分复用
C 时分复用
17.当一个DSN所连接的二个终端模块的网络地址分别为6370和4150,则它们之间的接续路由的反射点在第()级。

A 四
B 三
C 二
D 一
18.按照BANYAN网络的构成规则构成64×64的BANYAN网络,其级数应为()。

A 6 B 7 C 8 D 9
19.BANYAN网络的任意一条入线到任意一条出线之间可有()条路径。

A 任意
B 有限
C 二
D 一
20.BATCHER-BANYAN 网络是为了解决BANYAN 网络的()问题而提出的。

A 内部阻塞
B 出线冲突
C 级数太多
1. b
2.b
3.b
4.b
5.c
6.a
7.b
8.a
9.c 10.d 11.c 12.d 13.c 14.b 15.a 16.b 17.b 18.c 19.d 20.a 二.填空
1.为什么将同步时分复用信道称为位置化信道?而将统计时分复用信道称为标志化信道?
(1)因为在同步时分复用信道中,根据信号在时间轴上的位置,便可知是第几个话路,也就是说它对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交换实际是对话路所在位置的交换。

(2)因为统计时分复用信道中,把需要传送的信息分成很多小段,称为分组,每个分组前附加标志码,标志要去哪个输出
端,即路由标记。

各个分组在输入时使用不同时隙,虽然使用不同时隙,但标志码相同的分组属于一次接续。

所以,把它们所占的信道容量看作一个子信道,这个子信道可以是任何时隙。

这样把一个信道划分成了若干子信道,称为标志化信道。

统计时分复用信号的交换实际是按照每个分组信息前的路由标记来分发到出线的。

一个信道中的信息与它在时间轴上的位置(即时隙)没有必然联系。

2.交换单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在任意的入线和出线之间建立连接,并将入线上的信息分发到出线上去
3.分别说明什么是集中型、分配型、扩散型交换单元?什么是有向交换单元和无向交换单元?
集中型:入线数大于出线数(M>N)
分配型:入线数等于出线数(M=N)
扩散型:入线数小于出线数(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