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三、四章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题2分,共42分)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土壤水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C. 吸附雨水污染物D. 为植物提供养分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C. 砂层和砾石层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 调节局地小气候读某河流中游湖泊在一次洪水过程中,入、出湖径流量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题。
4.体现湖泊蓄洪作用的时段是()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5.湖泊水位最高时刻是()A. 甲B. 乙C. 丙D. 丁6.随着退耕还湖面积的扩大,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湖泊径流变化应是()A. 湖泊峰值水位变高B. 出湖流量峰值提前C. 湖泊峰值水位变低D. 出湖流量峰值增大读“我国某地区河流流域变化图”,回答7-9题:7.该河位于我国()A.华北地区B. 东南地区C. 西南地区D. 东北地区8.图中A汛期主要的补给类型为()A.雨水B.冰川融水C.积雪融水D.地下水9.下列关于河流汛期同河流补给来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以雨水补给的河流,全年流量稳定B. 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冬汛最明显C. 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在夏季D. 我国西部非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秋季节10.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海区的海水,冬季向东流,夏季向西流B.B.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C. 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称为南、北赤道暖流D.D. 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环绕地球的西风漂流11.如图四幅海水等温线图中,洋流方向与性质均正确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读“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回答问题。
12.该大洋环流位于()A. 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B.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C. 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D. 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13.若该大洋环流位于太平洋,则()A. ②为加利福尼亚寒流B. ②流经秘鲁西部海区C. ④为西澳大利亚寒流D. ④流经巴西东部海区在北太平洋海域,由人类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漂浮到此堆积而成的“太平洋垃圾大陆”正在诞生,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4.下列关于“太平洋垃圾大陆”的叙述,最不可信的是()A. 位于北太平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系统的内部B. 主要位于副热带无风带,漂浮物不易扩散C. 组成“太平洋垃圾大陆”的漂浮物主要来自亚洲和北美洲D. 沿岸上升流是形成“太平洋垃圾大陆”的主要动力15.图中A海域若有一大渔场,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是()A. B. C. D.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
回答下题。
16.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A. 补充城市地下水B. 减缓城市内涝C. 缓解城市缺水D. 提升居住环境质量17.推广该类房屋,能获得综合效益最大的城市可能是()A. 拉萨B. 吐鲁番C. 北京D. 呼和浩特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8.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 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B. 天山山脉、沙丘地貌C. 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D. 雅丹地貌、沙丘地貌19.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 流水侵蚀、风力侵蚀B. 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 流水堆积、风力堆积D. 风力侵蚀、风力堆积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20~21题20.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A. Ⅰ-①B. Ⅱ-③C. Ⅲ-⑤D. Ⅰ-⑥21.2008北京奥运会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A. ② B. ③ C. ④ D. ⑤二、综合题(22-25题,每空2分,共60分)22.读图,利用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纽芬兰的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o C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o C以下。
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 _______。
(2)在图中,用“△”标出纽芬兰渔场的地理位置;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路线。
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0天,其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
(4)1978年,一艘叫“阿摩科·卡迪兹”号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
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泰坦尼克号首航没有进入北极海区,造成该船沉没的冰山之所以能够进入纽芬兰岛海域,其原因?23.读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2)(2)简要说明甲处地貌形成的原因:;(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______地,理由是。
(4)(3)在图中②、③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5)(4)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6)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7)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5)我国庐山的成因与图中哪个地址构造有关()A.甲B.乙C.丙24.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题为“古聚落和古建筑”的研究性学习,以下为该小组收集的材料。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一些原则,例如“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就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
材料二:下图为河流汭位与居民区分布示意图。
(1)汭位指的是河流的凸岸,河流在此处以___________作用为主;与之相对的凹岸,河流以___________作用为主。
(8)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从军事安全、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等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的原因。
(9)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25.下图中,图1示意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平面,图2中的三幅小图为该河流上、中、下游三个不同河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2中能正确反映图1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甲、乙、丙三个剖面图中的哪一个?。
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什么?。
(2)该河位于半球,判断理由是什么?。
(3)甲河段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4)在甲处河谷的成因,在乙处河谷的成因是,在丙处沉积物较厚的原因是。
(5)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甲、乙、丙三处的处。
第三、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答案】1.A2. B3. C4. C5. B6. C7. D2.8. C9. C10. C11. AD 12. C13. B14. D15. B 16. C17. C18. C19. D20. A21. D22. (1)都柏林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而圣约翰斯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降温。
(2)纽芬兰,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引起海水搅动,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面,养活浮游生物,为鱼类提高饵料。
秘鲁寒流使沿岸地区形成上升补偿流,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面,养活浮游生物,为鱼类提高饵料。
(3)当年哥伦布第一次去美洲是逆北大西洋暖流横渡大西洋,花费时间较长,而第二次他率船队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比第一次少花17天时间到达美洲。
(4)加快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5)拉布拉多寒流使高纬海区的冰山漂流南下。
23. 向斜;断层;背斜;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比较坚硬,不容易遭受侵蚀,反而成山岭;丙;因为背斜处挖隧道能较好的保持岩层完整性;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岩层呈拱形结构,以能保证工程的稳定;而且背斜岩性较疏松,易开凿,节约成本;地表径流(径流输送);水汽输送;蒸发;C24. (1)堆积侵蚀(2)凸岸天然水面围绕可作防御之用;水流较缓,便于取水。
凸岸是沉积岸,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
(3)凹岸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强烈,水域较深,利于修建港口。
25. (1)甲图溯源侵蚀、下蚀(2)北河流南岸(右岸)侵蚀较深,北岸(左岸)以堆积为主,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3)A(4)甲处位于断层线处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乙处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河流下切侵蚀成谷地丙处河流流速变缓,河流携带泥沙以堆积作用为主。
(5)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