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测绘学院2007 ~ 2008 学年试题B
一、名词解释(10个名词,每个2分,共20分)
双金属标;建筑方格网;多余观测分量;灵敏度;归化法;变形体的几何模型;倒垂线法;准直测量;深泓点;悬带零位
二、对错判断题(只回答对或错,10问,每问1分,共10分)
边角网平差中,边、角的权是无单位的。
()
地面网中的边长测量方法是相同的,所以边长的精度都相等。
()
对于一个确定的工程控制网来说,观测值的可靠性与精度有关。
()
铁路的线路粗测和定测都要做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
()
GPS RTK 能用于施工放样。
()
两井定向与导线测量无关。
()
曲线桥梁桥墩中心与线路中心线一致。
()
无定向导线的多余观测数为零。
()
双金属标使用时可以不测温度,因此不需要考虑钢管标点高程的温度改正。
()
波带板激光准直测量中,不同测点上使用的波带板是一样的。
()
三、填空(20个空,每空0.5分,共10分)
工程测量学主要包括以为对象的工程测量和以为对象的两大部。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有:;;和。
桥梁平面控制网设计应进行精度估算,以确保施测后能满足和的精度要求。
对于未设竖井和斜井的隧道,设总的横向贯通误差的限差为300mm,则地面控制测量所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为mm,洞外高程测量误差所引起的高程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为mm。
在动态变形模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中,为,为。
“平均间隙法”是由提出来的,一般用它检验的稳定性。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常采用坐标系,对于直线桥梁,其坐标轴采用平行或垂
直方向,对于曲线桥梁,坐标轴可选为平行或垂直于。
选择作为投影面。
两直线的交角为(,若用半径为R的单园曲线连接,曲线长为L;若用有缓和曲线的园曲线连接,园曲线的半径仍为R, 缓和曲线长度为l0, 则曲线长度为。
四、选择题(20个空,每空0.5分,共10分)
地形测量与施工放样相比较,以下哪些是对的?()
A 使用仪器相同;
B 工作原理一样;
C 工作程序相同;
D 测量方法相同
E 使用仪器不同;
F 工作原理不一样;
G 工作程序相反;
H 测量方法不同
为使铁路直线与与圆曲线顺畅连接,应在直线与与圆曲线之间加入缓和曲线,设圆曲线外轨抬高为h0 ,关于缓和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外轨抬高为h0
B 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R ,外轨抬高为0
C 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外轨抬高为0
D 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R ,外轨抬高为h0
关于控制网的可靠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网中观测量精度越高,ri越大
B 对确定的网和设计方案,网中观测量精度越高,ri越小
C ri愈大,观测值在网中的地位愈高
D ri愈小,该观测值的粗差愈容易被发现
精密微型安装测量控制网的边长获取的方式为()。
A 通过精密全站仪测距
B 通过精密角度测量间接获得
C 采用专用的铟瓦测距仪
测绘资料要满足工程规划设计的需要,其主要质量标准包括()
A 地形图的精度;
B 比例尺的合理选择;
C 测绘内容的取舍;
D 图面密度。
变形监测方案制定准则包括:( )
A 描述或确定变形状态所需要的测量精度,
B 所要施测的次数(观测周期数);
C 两周期之间的时间间隔Δt;
D 一周期所允许的观测时间。
初测导线成果进行两化改正,指的是()。
A 把导线坐标增量总和先改化到参考椭球面,再改化到高斯平面上。
B 把导线坐标增量总和先改化到高斯平面,再改化到参考椭球面上。
C 把导线坐标增量总和先改化到水平面上,再改化到高斯平面上。
D 把导线坐标增量总和先改化到高斯平面,再改化到水平面上。
线路施工复测的目的是()。
A 重新测设桩点;
B 恢复定测桩点,检查定测质量;
C 修订桩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D 全线里程贯通,消除断链。
当施工控制点误差的影响,在数值上为点位总误差的()时,其对细部点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A 10%-20%
B 20%-30%
C 30%-40%
D 40%-50%
下面这些方法中,()用于水平位移监测;()用于垂直位移监测;()用于挠度监测。
A 引张线法B激光准直 C 正垂线
D 倒垂线
E 流体精力水准
五、简答题(2题,每题5分,共10分)
(1) 变形监测网的坐标系和基准选取应遵循哪些原则?
(2) 简述归化法放样与直接放样的异同。
六、论述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试述工程测量内外业一体化和自动化,并举例说明。
与测图控制网相比,试述施工控制网的特点?
七、计算题(1题,10分)
用极坐标法测量P点的坐标,若P点距起点80,要求P点的点位误差≤5cm,试按“等影响原则”确定测角和量距的精度、。
八、阅读查错(10分)
一井定向测量工作可分为投点(在井筒中下放钢丝)和连接测量工作。
投点时,通常采用单重稳定投点或单重摆动投点。
单重稳定投点只有当井筒中风流、滴水很小,垂球线基本稳定时才能应用。
而单重摆动投点则让钢丝自由摆动,用专门的设备观测其摆动,从而求出它的静止位置并加以固定。
因钢丝间量距精度有限,同时钢丝间距离较短,所以投点误差对定向精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因此,在投点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小投点误差。
连接测量时,常采用连接三角形法(见上图)。
C与C′称为井上下的连接点,A、B点为两垂球线点,从而在井上下形成了以AB为公用边的三角形ABC和ABC′。
连接测量时,在连接点C和C′点处用测回法测量角度γ、γ′、Φ、Φ′。
当CD边小于20 m时,在C点进行水平角观测,其仪器必须对中三次,每次对中应将照准部(或基座)位置变换1200。
同时丈量井上下连接三角形的六个边长a、b、c、a′、b′、c′。
量边应用检验过的钢尺并拉紧,并测记温度,施加改正。
在垂线稳定情况下,应用钢尺的不同起点丈量6次,读数估读到0.1mm。
同一边各次观测值的互差不得大于2mm,取平均值作为丈量的结果。
在垂球摆动情况下,应将钢尺沿所量三角形的各边方向固定,用摆动观测的方法至少连续读取六个读数,确定钢丝在钢尺上的稳定位置,以求得边长。
每边均须用上述方法丈量两次,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其平均值作为丈量结果。
井上、下量得两垂球线距离的互差,一般应不超过2mm。
内业计算时,首先应对全部记录进行检查。
然后按下式解算连接三角形各未知要素。
连接三角形三内角和,可将内角和闭合差作为检核观测精度是否合格的条件,闭合差20"以内合格,可将微小残差,平均分配给α和β。
计算时应对两垂球线间距进行检查。
设为两垂线间距离的实际丈量值,为其计算值,则:
当地面连接三角形中d<2mm、地下连接三角形中d<4mm,可在丈量的边长中分别加人下列改正数,以消除其差值。
然后按D→C→B→A→C′→D′顺序,按一般导线计算方法计算各点的坐标。
连接三角形布设施时应注意满足下列要求:
(1) CD和的长度应尽量大于20 m;
(2) 应使C和C′点处的小角γ及γ′应接近于零,构成最有利的延伸三角形;
(3) 两吊锤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选择最大值。
(4) 点C和C′应适当地靠近最近的垂球线,使a/c和之值应小于1。
九、调查题(不计分,参考)
请简述学习该课程后的体会、收获与不足;对教学安排、时数、内容等方面的建议;结合毕业分配与就业,谈谈今后学习或工作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