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
生活习惯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对人的未来发展有间接的作用。
大学生精力旺盛,又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确保顺利、成功度过大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
为了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从一进大学起,就该切实重视这个问题,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防止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
“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被国际社会称之为“健康基石”。
我还要加上“规律生活,懂得休息”。
大学生在学校生活,有的是初次住校,但是迟早要适应大学生活。
尽管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风俗习惯等。
但是,大家对健康的追求却是一样的。
首先,合理饮食。
大学生"饮食不良"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饮食不规律,很多人早晨起床较晚,来不及吃早饭便去上课,有的索性取消了早饭,有的则在课间饿的时候随便吃些零食。
二是暴饮暴食。
学生们主要在食堂就餐,但食堂的就餐时间比较固定,常有学生由于学习或其它原因错过了开饭时间,于是就吃点饼干、方便面来对付,等下一顿吃饭时再吃双份。
营养学家们的研究证明,早餐吃好吃好,维持血糖水平是很必要的;用餐时不能挑食偏食,要加强全面营养,还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第二,戒烟限酒。
吸烟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是众所周知的。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等的危险因素,也是多种癌症的病因,并且还严重污染环境和威胁周围不吸烟者的身体健康。
适量喝酒却对血液的循环有所贡献,正因为如此,却酗酒。
殊不知物极必反。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因饮酒而死亡的人数超过吸毒而死的人数,酒成为仅次于香烟的第二号杀手。
所以,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民众都应该戒烟限酒,获得健康。
第三,适当运动。
听音乐、跑步、做广播体操、踢足球等等都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这是一种积极的休息。
实践证明:7+1>8。
在这里,7+1表示7个小时的学习加上1个小时的体育文娱活动,8表示8个小时的连续学习。
也就是说,参加体育活动的7个小时学习比不参加体育活动的8个小时学习效果要好。
第四,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作用可以说超过替他一切保健作用的总和。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持续的心里紧张和心理冲突会造成精神疲劳,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疾病。
做到心理平衡,应该“以动养静”,学习、工作时专心致志,工作、学习之余,寄情于一技、一艺、一诗、一画、一花、一草,兴趣盎然,凝神定志。
做到心理平衡,就要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
做到心理平衡,应该有一份孝心。
孝敬父母,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做到心理平衡,就要有仁爱之心。
对世界充满爱心,对他人充满关心。
总之,以乐观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多体谅别人,不过分苛求自己,经常反思,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在助人、奉献中获快乐。
第五,规律生活。
每天的作息时间应该规律。
饮食规律、作息规律的人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有周期性的节律,我们称之为生物钟,生物钟紊乱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制定计划,严格遵守,按时起床,按时睡觉。
除非万不得已,不要熬夜。
将
时间分成一小份,做事情时不要等到最后才做,将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自己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段。
当然,在我们的周围也不乏“猫头鹰型”的人,白天精神不好,晚上的精力却十分的充沛。
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是“百灵鸟型”,所以早睡早起不懒床,身体健康精神棒。
第六,懂得休息。
保证睡眠:睡眠是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对恢复体力、增强智慧、保证健康十分重要。
没有睡眠就没有健康。
最好持每天7~8小时睡眠.睡眠的最佳时间,午睡最好从下午一点开始,这时人体感觉已下降很容易入睡。
晚上,则以十点至十一点上床为佳,因为人的深睡时间在半夜十二点至次日凌晨三点,而人在睡后一个半小时就能进入深睡状态。
睡眠也很重要,睡眠前可以出去走走路,或睡前洗澡、泡脚都有助于睡眠,睡前吃温牛奶也有利于入睡。
?
虽然这些只是我的见解,可能也不全面,但我想做到这些,成为一个健康的大学生就不是问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