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作者:白友发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4期
摘要:道德與法治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要全面的重视起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积极的对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不断的对教学方法的使用进行探索,进一步的激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生机,从而让优质与高效的课堂教学为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入手,就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有效课堂教学,要进行细致化备课
备课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备课可以让道德与法治教师精准化的来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的模块组成,从而指引教师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高效的教学,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的优化备课环节,为课堂的教学助力。
其一,遵循一定的原则。
在备课中需要教师遵循一定的原则:①面向全体学生,在备课中教师要本着服务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的态度进行备课,积极的对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进行准确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学困生、优秀生等的情况进行细致化的了解,充分的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提升;②培养学科素养原则,在备课中教师要紧扣教材,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不断的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努力完善自身的教学设计,让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够体现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这也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目的和初衷;③因材施教。
不同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在备课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给予分层化的教学任务布置。
其二,完善每个环节。
在备课中要做到细致和全面,像对学情、具体教学内容、教法运用、教学目标等每一项任务都要合理的进行准备。
例如,在学习《我说我们的学校》内容时,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掌握自己学校的环境特点、主要设施及用途,并能简要的对自己的学校进行介绍等等,从而让有效的备课助力课堂的高效施教。
二、有效课堂教学,要运用丰富化教法
教学方法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托,通过对教法进行改进和创新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活力,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的改进以往那种被动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的采用丰富化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
例如,在学习《走进我们的老师》小节模块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学习法进行教学。
如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合理的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可以将不同年龄、性格爱好、学习能力的学生有机的分配到同一个小组内,以让他们在讨论学习中能够优势互补,紧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的讨论学习设计问题,如你们老师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