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Menu:(1)医药行业流通链条、重点港股和美股对应的子行业位置(2)容易模糊的概念(3)医药行业及各子行业发展状况及层次(4)未来两年专利药到期带来的机会(5)未来病症趋势及用药变化(6)心血管和血液制品两个子行业的分析(7)医药上市公司品牌(8)医改政策简介(9)未来看点(10)Tips:搜索医保目录,了解小行业竞争状况-一、国医疗行业流通链图表 1 医药行业流通链条(港股和美股)医疗行业可以分为,医药工业、医药商业以及医疗器械这三大子行业,外加一个医药研发外包业CRO。
H股和美股的代表性上市公司在行业的分布状况如上图所示。
1未来我们投资的逻辑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盈利模式简单;获得医改好处最多的小行业;品牌专科药;未来有新的产品推出;主打产品与未来病症趋势相呼应;小行业老大;估值恰当;公司发展历史稳健。
行业兼并重组也是个机会(中国生物制药为什么会成功),暂且不在本报告研究容里面。
二、容易模糊的常见名词概念(1)专利药、原研药、首仿药、仿制药专利药:有专利保护期的药,在专利未到期之前,国的公司可以仿制,但不能投产。
跨国公司的专利药是难以仿制的,国的这个概念模糊些,也存在一个新药审批时间差。
原研药:主要是指过了专利保护期的专利药品,也包括未能申请我国专利保护但在国首次上市的药品。
国市场上,原研药主要集中在国外独资、中外合资的制药企业中。
目前,原研药在我国的定价远远高于《药品政府定价》规定的标准,同等质量的国产仿制药与原研药差价悬殊。
同等质量为什么药价差距大?是成分有微小差异导致的还是政府限价导致的?仿制药:与原研药在剂量、安全性和效力(不管如何服用)、质量、作用以及适应症上相同的一种仿制品。
仿制药只是复制了原研药的主要成份的分子结构,至于其他成份的添加与仿制可能有微小差异。
仿制药在国市场占到了95%,未来的趋势是,加快研发竞争,抢占首仿药市场。
1报告没有涉及普药产品的研究,其实,普药是受医改扩容好处最多的,进入基本医药目录后,销量过去还有未来都会放量增长,但这些龙头公司都是A股(哈药、华北、双鹤)。
首仿药:按给药途径分为口服剂型、注射剂型、外用剂型、呼吸道给药剂型和其他剂型五类,每类中确定1个首仿药。
第2~3个仿制药上市时,其价格则按照前一个仿制药价格的90%制定。
同种药品有4家以上仿制时,价格主管部门就根据相关规定制定统一价格。
这种定价机制是国家规定的吗?具体在哪个文件或法规里面规定?第一个首仿药可以自主定价吗?案例:控制血压用的“络活喜”,通用名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目前售价为每片5元,它是辉瑞公司在全球最先提出申请,并获得专利保护,但是早已过了专利保护期,其他企业均可仿制。
但是在药品招标中,原研药属于单独的环节,不需要参加竞价。
图表 2 安真与络活喜对比2008年,络活喜(辉瑞)、安真(东瑞制药),同样是5毫克×7的规格,络活喜在的中标价最低是34.7元,为了中标,安真在的中标价只有5.83元。
同样的,以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为例,罗氏公司生产的原研药“罗氏芬”的价格高达80多元,而国产的仿制药却仅有4—5元左右,两者的价格差了近20倍。
为什么原研药价高:在药品的使用过程中,医院执行《处方管理规定》中的“一品两规”(同一种药品,原则上只用两个厂家的产品)。
在执行的过程中,就变成了一个进口产品和一个国产品种。
像降压药,一个品种是“络活喜”,另一个品种是国产的。
国生产此类药品的厂家众多,为了挤进这一个名额,付出昂贵的代价,而进口药品不必参与竞价。
《处方管理规定》在网上查不到,具体是什么文件?怎么规定的?是否进口药就不用竞价?将具体规定作为附件一起发过来。
国家引进原研药的目的:(1)填补药物空缺,增添疗效;(2)鼓励国公司开展创新研究。
其初衷是好的,但原研药价格偏高,各方都有争议,理由就是“专利能吃一辈子吗?何况还是国外过期的专利”原研药与仿制药价格差距悬殊,但疗效未必差异明显,东瑞的安真就能实现和络活喜完全一样的疗效,里昂的调查也显示,三分之二的医生认可仿制药可以替代原研药。
但是,对于危急患者、危急疾病,在急救病人时,尽量使用原研药。
图表3 医生调查结果源自:里昂证券(2)基本医药目录与医保目录这两者为包含关系,自2009年以后,国家基本药物将全部自动进入各省的医保目录当中。
医保目录为各省制定,除必须包含的国家基本药物外,还可根据本省实际用药情况增加部分药物。
比如省可能会增加一些民族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当中。
医保目录分两类:甲类药,价低,全部报销;乙类药,价高,报销90%。
(3)其他概念国家一类新药、二类新药;专科药与普药等什么是一类新药、什么是二类新药?(4)附加值含量图表4 附加值提升方向国药物市场97%是仿制药,2010年人均用药水平相当于是美国、日本的七分之一。
人均用药水平是什么概念?是金额还是数量?三、子行业发展情况介绍(1)近年来各个子行业发展增速与份额(2006年为转折点)图表 5 医改前后子行业增长情况源自:中金图表 6 各子行业所占比重变化源自:中金可以看出,医改前后,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化学制剂、中药饮片收入增速明显提升,其中,2006年后国家政策所特别支持中药饮片行业,出台GMP管理规,淘汰了一批小作坊企业,提升了行业集中度,也不实现价格严格监督。
原料药行业发展趋势是下降的,但是在过去的一年一些特色原料药企业脱颖而出,这得益于其主打产品价格上升(联邦的6-APA,7-ACA)。
(2)未来增长动力图表 7 老年人口占总人口份额变化源自:中投目前6000亿药费里有接近60%是老年人在消耗,上65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
未来15年老年人口上升到2亿多,整个药品消耗基数则增长一倍多。
如果再考虑到人均用药价格水平的上升,未来医药市场增长是持续的。
图表8 2008年政府医疗支出占GDP严重对比2008年,中国政府医疗支出占GDP比重,相比其他国家非常小,2009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4.96%。
假设这一比例上升到韩国的6.4%,在中国GDP每年8%的增长速度假设下,政府医疗支出只会越来越多。
图表9 各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2009年中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与国外相比处于很低水平,而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预示着未来医疗卫生支出会有较大提升空间图表10 8500亿元投入方向CLSA预测医改8500亿元的投向将会对医药制造业有1840的收入贡献(只是引致需求,不算医药制造业本身的有机增长)(3)中国医药市场整体未来增速图11 中国医药市场明年增速有望维持25%(4)子行业未来增速测算图12 CLSA预测的子行业发展趋势在各子行业中,里昂是最看好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这两个行业,预计未来三年的增长速度可以达到30%。
(5)医疗器械市场未来增速图表13 医疗器械支出占卫生总支出比重不断上升图表14 疗设备行业2011年手术增速有望30%2009年,国家确实投入370亿元用于全国70%县级医院改扩建,其中包括更新和升级基层医疗机构器械产品,这部分占100到120亿元。
年初的券商报告都认为2010年这种趋势有可能延续,但就上半年卫生部最新公布数据,基层改扩建的步伐有所放缓,县级医院数量没有增加,某些产品政府招标活动不积极,中低端的医疗器械设备生产商的收入增速并没有那么快的预期。
卫生部去年6月的《意见》要求,虽然乡镇卫生院的配置要求较低,但是也必须配备X 光机、CT机、B超机,这对迈瑞、万东医疗、新华医疗、鱼跃、科华生物是利好,预计2010年低于进度的计划明年将会展开(时滞效应,并且基层改扩建本就是医改的重头)四、未来两年大量专利药到期带来的机会(1)新药研发难度越来越大图表 15 近年来FDA批准的新药数量在下降(个)图表 16 全球企业研发费用在不断上升(亿美元)近年来,FDA批准的新化学实体(NCE)和生物制剂数量呈逐年递减趋势。
研发费用却不断增加,显示研发难度加大,单位资金的新药产出降低明显,2007年每十亿美元产出的NCE/生物制剂个数为0.3,2004年为0.8,2000年高达1.4。
(2)专利药到期,仿制药市场将继续火爆,CRO有市场图表17未来三年国外大量专利产品到期源自:广发证券图表 18 未来仿制药市场销售规模及增速全球市场上,国际制药巨头的产品很多已经或在未来两年到期,这无疑会给仿制药企业带来机会。
首仿成功后其价格优势也是维持到第四个仿制药出现吗?研发难度增加,辉瑞和默克将部分研发和生产业务外包以减少成本,促进了印度外包医药研发CRO的发展(药明康德也是这样),因为这可以减少成本和降低风险。
2006到2008年之间,外包业务保持15%的增速,IMS组织预计今后5年,外包业务可保持15%以上的增长。
五、未来病谱趋势及对应药物(1)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图表 19 城镇居民死亡率(1998对比2008)(2)样本城市西药份额比例图表 20 终端样本城市西药细分类别份额图表21 新增药品采购计划的调查源自:里昂证券里昂证券调研了35家医院的药品采购员,他们表示2010年将年度采购预算平均提高17%,并采购更多的治疗心脏病、流感、脑血管、抗血压等药品(专科用药)。
用药的疾病谱变化。
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在10年以前,对很多县进行调研,发现用药最多的是感冒药、胃肠道药、皮肤病用药。
而近年来,发现很多农民用高血压药,而且容易得中风,得肿瘤,结果是很多村或者县用药量支出提高非常快,这就是疾病谱变化,大城市更是这样。
2感冒发烧、胃肠道和皮肤用药都是便宜的药,不会花很多钱,但是提到肿瘤、高血压、脑血管的药价很贵。
近年在肿瘤,心脑血管、神经系统也比较容易诞生出创新药、现代中药,事实上,辉瑞、罗氏跨国公司很多重磅炸弹药都是出自这些领域。
(3)病谱趋势在实地走访的508个家庭中的1432位成员中,9.4%患高血压、4.7%肠胃炎,3.6%患糖尿病,与全国趋势基本持平。
发病率的上升原因有:人口老龄化、工作压力加大、污染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预计,发病率未来会趋势性上升。
2这是SFDA南方所的乡村调查结果,我们不可能有这种规模的调研,但我认同这种趋势变化,而且其他图表数据也证实这种趋势,这表明专科药物市场比重是会加重的,因此在此引用。
从卫生部公布的数据看,高血压在2003到2008年之间几乎翻倍,其次是糖尿病。
脑血管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还是保持在前四的高位。
图表 22 专业需求反应专业人才的相对空缺(4)流感盛行背景下,发展疫苗也是符合病症变化(预防效果)2009年中国的疫苗市场为13亿美元,覆盖的人口8.06亿。
目前,国家免疫计划与发展自费疫苗市场(个体消费者)可能是个催化剂,此外,近期新兴流行疾病爆发也提高了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给疫苗生产商带来机会,里昂证券估计未来增长速度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