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农民工状况的专项调查
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
不可忽视的贡献。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
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主要活跃在沿海城市,他们是城市面积的
拓展者和社会价值的创造者。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社
会结构下,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产物,是与农民工现象相伴
生并不断凸显的社会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传统农民工问题在新阶段的延续、体现和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
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
但在城乡二元社会体制没有彻底打破之前,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就业结构下,
他们与传统农民工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面临一些共同的基本社会问题。
总之,这
个群体的出现对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
生活现状
家庭困难、经济原因是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原因。
逢年过节,有将近30%的
人不回家过年,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每个人都想在过年的时候与家人团聚,享受家庭
的温暖.但是,各方面的原因,农民工朋友对过年似乎有一种很深的恐惧。
过完年,子
女的学费、农业生产费、基本的家庭消费、人情世故压抑的农民工朋友喘不过气来.
但是就是这样,农民工的经济收入不高,物价过高,房价更是吓人,这对于农民
工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
谈到物价农民工表情黯然,他们为这个城市付出了太多,但却无法熔融入到这个
美丽的大城市当中。
近70%的农民工遭到过当地市民歧视的眼光,由于没有很高的
学历,农民工的收入都很低,他们收入中有一半用于支出。
其支出主要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其中,食物支出与住宿费用是两项比较大的开支,合计占总支出的55,,文化娱乐支出很少。
民工的居住条件比较艰苦,租房、住在集体宿舍、工作地点或临时搭建的工棚,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
农民工平时的娱乐休闲方式主要集中在打牌或大麻将、找老乡聊天的占总比例的37.5%,而女性农民工作则以逛街和读书看报、看电视为主,这些说明农民工作在娱乐休闲这一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且农民工在情感方面很缺乏。
广大农民工虽然创造了一定的财富,但却在陌生的工业城市里处于“边缘”状态,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
尤其在那些劳动条件较恶劣的工厂,农民工的这种苦闷情绪便显得更为强烈,有些人竟把畸形的男女关系作为发泄和寄托。
有过心理问题的困扰,甚至有过自杀的想法,健康问题令人担忧
劳动就业
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在社会上总体地位不高,工作和收入不稳定困扰着他们中的许多人。
具体来说其就业面临如下问题: 第一,农民工的求职主要靠亲朋好友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
第二,农民工职业涉及城市生活的诸多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有各类服务员、生产工人、技术工人、建筑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一般职员、办事员、管理人员、居民服务人员、商务服务人员、个体业主、小摊小贩、家政服务人员、市政环卫工人等。
第三。
农民工工作时间过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城里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29天,平均每天工作8.93小时。
造成农民工劳动时间过长的原因主要是: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多挣钱,主动延长工作时间。
社会保障情况
农民工付出的血汗白白流失,违反劳动法规,侵犯职工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计划生育部门仍向农民收取已取消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工本费,有的地方公安部门擅自提高暂住证工本费收费标准。
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的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个别教育部门擅自抬高免收借读费的申请标准,少数地方农民工培训所需财政资金未能及时到位等。
有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或者不履行法定职责,导致大批农民工告状无门,法院及仲裁委违规收费,使农民工无钱告状 ;有些企业在用工的时候不缴各类保险基金,也不给农民工节假日。
劳动条件及工作环境差,安全生产缺乏防范措施,劳保福利待遇差,生老病死保障少等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
由于外来人口越来越多,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劳资关系日益复杂。
由现行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确认工伤性质的机制不合理,加上现行《劳动法》尚有不足之处,农民工打官司真的很难。
另外农民工购买保险比重较低。
据调查,农民工没有购买保险的情况居多,没有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的大多数。
庆幸的是多数单位能够为农民工提供基本安全防护措施和防暑降温措施。
在特殊岗位上就业的农民工中,10.93%的农民工有非常严密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23.74%的农民工有较为严密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51.47%的农民工有一些劳动安全防护措施,13.86%的农民工没有劳动安全防护措施。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农民工子女教育依然存在“入学难、上学贵”的现象。
虽然国家明确了农民工子女城市上学的“两为主”政策(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 ,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仍然比较艰难,存在“入学难、上学贵”的现象。
首先 ,城市公立学校为农民工子女上学设置的“门槛”比较高。
其次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无法享有国家对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政策.,跨区域流动到城市的农民工子女 ,由于其费用已拨付到其户籍所在地 ,但在其离开农村时并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随之转移支付 ,到城市学校就读就不能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第三,农民工子女教育质量没有保障。
首先 ,接受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公立学校与城市儿童就读的公立学校相比有较大差距。
能够接受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城市公立学校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类是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 ,二是城郊的乡镇学校 ,这类学校基础差、底子薄 ,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水平等与城市中心学校相比都有比较大的差距。
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条件更差教学质量更是难以保障。
第四,由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的相关政策还没有充分落实,仍存在很多障碍,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把子女留在农村,形成了大规模的留守儿童群体。
农村似乎还没有小学的孩子可以上英语课;在市区的小孩课外大多都在学舞蹈,钢琴,二胡等才艺,在农村小孩子课外大多则在加帮大人干活;市区的小孩每天都可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但农村则大多都是留守儿童,有的十岁左右的小孩可能因为学校配置问题而不得不到离家很远的学校去上学,每周只能回家一次,生活还得要自理。
总之,中国的农民工现状令人担忧。
农民工的出现,是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是我国社会进步的现象,如何较好地解决随之而带来的问题,把农民工引导、教育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成为工人阶级的新型血液,从而更好地巩
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地和谐发展,意义深远而重大。
他们是城市里的一个重要群体,我们在关注农民工权益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重视农民工的其他生存状况,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让农民工真正成为城市的有力建设者!在农民工的精神生活方面,可以尝试性的在工地上、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图书馆;可以举办一些与农民工相关的活动;也可以举办一些心理健康的讲座,切实关心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给予农民工更多的人文关怀!期盼国家,集体,哪怕个人都能出一份力,让我们的这群特殊的朋友们生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