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材料三:《事物纪原》卷二引《黄帝内传》:“玄女为帝制司南车,当其 前。”谓周公作。
材料四:《太平御览》卷七七五引《鬼谷子》:“肃慎氏献白雉于文王。 还,恐迷路问,周公因作指南车以送之。”
指南车是利用齿轮的原理制造的,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自 动化设备,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
若遇天景曀霾,夜色暝黑,又不能辨方向,则当纵老马前 行,令识道路,或出指南车及指南鱼,以辨方向。指南车法, 世不传。鱼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 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 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 水椀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
(3)东汉: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用植物纤维造纸 (即蔡侯纸)。
名称
放马滩纸
所属年代 公元前176—141,西汉文帝、景帝时期
出土年份 1986
出土地点 甘肃天水放马滩汉代墓葬区
出土状况 位于棺内死者胸部,因
数量
1
现时居所 甘肃省博物馆
的东西展示出来。 自有主宰。
2、意义
(1)地位: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 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2)作用:纸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 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美国学者德克·卜德说:“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 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特征
原料
麻质纤维
厚度

颜色
出土时黄色,现 褪成黄间浅灰色
图文状况
地图,用细黑线绘制山、 河流、道路等图形
质地
柔软,平整光滑 帘纹状况 明显
纤维分布状况 打浆度50°SR 其他特征 纸上有污迹
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纸张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张实物
“自古书契多编以 竹简,其用缣 (jiān,双丝的细 绢)帛者,谓之为 纸。缣贵而简重, 并不便于人。伦乃 造意(发明、创造), 用树肤、麻头及敝 布、鱼网为纸。元 兴元年(105年), 奏上之。帝善其能。 自是莫不从用焉, 故天下咸称‘蔡侯 纸’。”
材料二:“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论衡·是应篇》[东汉]王充
材料一:晋崔豹《古今注》卷上:“大驾指南车,起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 之野。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 位。”谓风后作。
材料二:《太平御览》卷十五引《志林》:“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 方,遂擒蚩尤。”谓玄女作。
你喜欢把自己拥有
缺皮容墨容所面作作很命看你整点带易迹易占积易散遇脱收大占为可理各个个断乱水落藏卜记能迷种性世要要穿且最人,事是,运单界缺价墨易不改求名着讨。很选材一经程纯冥点格迹脱能都 列 讲 厌重择料个常预,冥昂遇落随很 前 求 语视甲 的 星 要 测 相 之贵水时高 品 言茅生骨 你 相 看 。 信 中容修, 位 无,活考 , 味进素试 而 的餐质、,
――《后汉书·蔡伦 传》
小游戏:记事材料测个性
由于竹简木牍由无数小
缣帛就是丝绢材料。
小的长方条组成,把它
选择缣帛的你是一
串联起来当然十分方便,
个很有品位的人,
可是,要是皮带或绳断 由于甲你骨对在自商己朝和多别人的
了选,择缺由占就竹点于 去会 简收 很很 木藏 多麻 牍金 空烦 的缺石 间。你点需,所是要所以一 个麻细烦容 用以可心的字途选 能、 人量不择 在有 。少广泛金 家耐 你石 里心 做容用的 放及事字 途你满不有尚不可广,了怕条 理,笨心擅重爱长不的把方便摆凌设乱笨或不重装堪不便饰的 东西保物处存,理不换得便 个整角整青度齐铜说齐较贵,。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材料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 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 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 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 杠杆。”
材料二:鲁迅在《申报·自由谈·电的利弊》(1933年2月 16日)一文中说:“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 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 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他在《随感录》中还写道:“火 药除了做鞭爆,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么?”
马克思的话肯定了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对于世界文明 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在鲁迅的眼里,火药 和罗盘针在中国的用处分别是什么?火药和罗盘针在 中国,是否只有鲁迅所说的作用?
(3)南宋: 南宋陈元靓所撰的《事林广记》中,介绍当时 民间流行的木刻的指南鱼和木刻的指南龟。
《吕氏春秋》载有:“磁石召铁,或引之也。”
《淮南子》记载:“磁石能引铁,及其于铜,则不行也。”
《三辅黄图》说:“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怀刃者止之。”
《元和郡县志》说得更具体:“秦磁石门,在咸阳东南十五 里。东南有阁道,即阿房宫之北门也,累磁石为之。着铁甲 入者,磁石吸之不得过,羌胡以为神。”
《匋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 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
《圣惠方》记载:“治小儿误吞针,用磁石如枣核大,磨令光, 钻作窍,丝穿令含,针自出。”
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东 西方向)”。《鬼谷子·谋篇》载:“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 南之车,为其不惑(迷失方向)也。”
远古和秦朝,人们把文字书写在什么材料上?
龟甲、兽骨 竹简、木牍 陶器、 青铜器、铁器
缺点:书写比较麻烦,而且 不易携带
布、 帛
书 写、携带都方便,但是 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使用。
纸的发明
1、书写材料的演变
(1)秦汉时期: 竹木简牍和丝织品;
(2)西汉:西汉前期发明,用于书写和绘图;帛、竹、 木、纸并行使用。
——《科学的历程》
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指南针的含义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 指向仪器,有多种形体。
2、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1)战国时期: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2)北宋: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
①北宋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 ②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 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