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别墅赏析
安藤相信构成建筑必须具备三要素:
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料,就是真材实料;这真材实料可以是如纯粹朴实的水泥, 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 第二因素是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 展现于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的物体,也常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 物体。当几何图形在建筑中运用时,建筑形体在整个自然中的地位就可很清楚的 跳脱界定,自然和几何产生互动。几何形体构成了整体的框架,也成为周围环境 景色的屏幕,人们在上面行走、停留、不遇期的邂逅,甚至可以和光的表达有密 切的联系。借由光的影子阅读出空间疏密的分布层次。经过这样处理,自然与建 筑既对立又并存。 最后一个因素是“自然”;在这儿所指的自然并非是原始的自然,而是人所安 排过的一种无序的自然或从自然中概括而来的有序的自然--人工化自然!安 藤所谓的自然,并非泛指植栽化的概念,而是指被人工化的自然、或者说是建筑 化的自然。他认为植栽只不过是对现实的一种美化方式,仅以造园及其中植物之 季节变化作为象征的手段极为粗糙。抽象化的光、水、风。这样的自然是由素材 与以几何为基础的建筑体同时被导入所共同呈现的。
从建造这所住宅开始,安藤就幻想将来增加一座结构独立而又风格连贯的建筑。 果然天遂人愿,不久他就接受另一位业主的委托,着手建造第二栋 4 x 4 住宅。尽管这 样一来第一栋建筑的独特性就不复存在,安藤还是欣然“复制”出第二栋 4 x 4 住宅, 并 安排两栋建筑比邻而立。不过这回他采纳了新业主的建议,取代混凝土而改用木材。
室内图
功能分析图
室内分析
• 虽然两栋建筑几乎完全相同,但是其最主 要的差别在于垂直通道上,新建筑取代了 旧建筑颇费空间的之字形楼梯而换成电梯。 这样既区别了两栋建筑完全相同的功能分 区同时又能节约出相当大的空间。在功能 分区上安腾将两栋别墅有所区别,在保证 其面积相等的前提下对其造型进行重新划 分,让两栋建筑都具有灵活的流动空间。
•
安藤忠雄在大阪府立城东工业高校毕业后,前往世 界各地旅行,并自学建筑。1969年创立安藤忠雄建筑研 究所。 1976年完成位于大阪府的住吉长屋,是两层高的混 凝土住宅,已显关西周边地区的商业建筑设计,1990 年代以后,参与公共建筑、美术馆建筑等大型计划。接 连发表了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业建筑,引起风 潮和讨论,名声也开始快速累积,从博物馆、娱乐设施、 宗教设施、办公室等,作品的领域宽广,通常都是大型 规模的建筑。但也有人认为失去了安藤早期的小型建筑 特有的魅力。 1995年,安藤忠雄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 他把10万美元奖金捐赠予1995年神户大地震后的孤儿。
结构图
我眼中的海边别墅
• 正如上述所说这两栋别墅在其造型上几乎 完全相同,就像两个携手并坐的兄弟,给 人一种亲切的感觉。这两栋别墅是在阪神 大地震之后建造,安藤也是为了纪念这次 地震才将建筑做得很高,同时给人一种敬 畏的感觉。但是我认为这个别墅有那么一 点不足就是感觉这栋别墅有点实,视眼不 够开阔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
功能分区
• 功能分区在建筑设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在大一时老师就强调:做设计时要先想一 想平面图,然后再将平面图和你想做的造 型进行结合。这充分说明功能分区的重要 性。我认为一个建筑的功能分区就是这个 建筑的灵魂所在,所以功能分区做好相当 于给这个建筑赋予了生命让他活起来了。
立面造型
• 建筑立面就像人的脸面一样,要想让建筑 漂亮就一定要让他“干净”。同时做立面 设计时也要考虑周围的环境,要和当地的 环境有机的结合不能太孤立也不能太大众 化,要做到既能融入周围环境又能体现自 己的个性。但是不管怎么说立面设计永远 要和平面相结合。
海边别墅原理
2003 年, 安藤忠雄在日本神户完成了这栋 4 x 4 住宅,它孤独地座落在濑户内海 与一条繁忙的街道之间,邻近没有任何其他的住宅,外型好似一座不起眼的混凝土塔 楼,令人难于与住宅联系起来。然而根据日本一本流行杂志的调查,这所与传统风格 大相径庭的建筑却成为世界级建筑大师打造的最适合其 业主——一位混凝土承包商 的住宅。 安藤根据业主的需求和场地特性为 4 x 4 住宅定制了简洁直白的设计方案,并且为 了纪念 1995 年 1 月 17 日的阪神大地震,安藤赋予了它足够的高度,使站在楼上的人 视线可以跨过海域,远眺位于淡路岛上的震中。 由于场地局限,建筑面积仅为 4 x 4 米,使这所住宅建成时就像一座遗世 独立的灯 塔,静静地接受着海风的洗礼。
安藤把新建筑命名为“续作”( The Sequel ),它与 原先的 4 x 4 住宅均具有不同的楼层功能,而分别使用木材 与混凝土只产生了细微的差别:新建筑采用松木板构架和泡 桐木地板,其外部的水泥板覆层外墙和旧建筑暴露在外的混 凝土墙依然十分相似。新建筑仅在拐角处才让面板位置后移, 露出了木材的原形。 虽然两所住宅造型和规模几乎一模一样,它们也并非全 无差异。最明显的差别来自垂直通道。新建筑取代旧建筑颇 费空间的之字形楼梯,改用电梯,从而重组顶楼的格局,完 整地开辟出了一块最重要的领域:厨房、餐厅与客厅的组合 区域,并且从这里便可眺望淡路岛的风景。 两栋住宅的顶楼匀称对立,犹如彼此的镜像一般。安藤解释 到建造这对双子楼的用意在于形成一个面向大海的天然门户, 藉此增强建筑与环境的联系,并具有更强的建筑表现力。
大师别墅设计赏析
----- 安藤忠雄海边 别墅设计
安藤忠雄简介
• 安藤忠雄作品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日本大阪人,日本建 筑师。安藤忠雄出生于大阪市。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 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那个时候,他 的摄影作品被使用在建筑师路易·康的作品集中。在高中毕业后,参加 了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种由大学 教授创立的研究班,属于大学教育的一种),Semi Mode研究班是由 已故的长泽节所创立,被称作是“传说中的美术学校”,毕业生包括 饭野和好、金子功、寺门孝之、山本耀司等人,毕业生大多都是目前 都在业界第一线活跃的创意工作者。之后独自利用各种管道学习了室 内设计和制图等技巧。在成为建筑 安藤忠雄作品--光之教堂师之前, 曾经担任过以关西为中心,许多茶馆或咖啡厅的室内设计。 1969年在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设计了许多个人住宅。其中 位在大阪的“住吉的长屋”获得很高的评价,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到小 型的个人住宅作品,多次得到日本建筑学会奖的肯定。此后安藤确立 了自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几何形状为主的个人风格,也得到世界的良好 评价。1980年代在关西周边设计了许多商业设施、寺庙、教会等。 1990年代之后公共建筑、美术馆,以及海外的建筑设计案开始增加。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建筑学1班 李天晴
1004060124
对我的启发
• 1:环境 • 2:功能分区 • 3:立面造型 • 4:材料应用
环境
• 建筑不可能离开环境而独立存在,只有将 建筑和环境有序的相结合才能做出真正的 建筑、做出真正理想化的建筑;同时给建 筑赋予当地的文化内涵使建筑更加完整、 更加适合当地的环境、更加能让当地人接 受。同时结合甲方的要求让建筑能够和环 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我对安藤的认识
• 通过这次调研让我认识到安藤的伟大,他从一个拳击手 变成一个伟大的建筑师,这简直就是传奇,安藤曾飘游四 方旅游世界各地,目的是为了将其所见所闻与他个人的形 式结合,安藤认为万神庙的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 的空间,与日本建筑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的空间概念形 成对比;日本、万神庙是西方建筑空间的典型代表,两者 存在着强烈的冲突。安藤就是要将这两种对立的空间观念 融和起来,使其独树一帜。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 的批判。他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 行批判改造。他认为真正后现代文化不应存在于消极、享 乐,以过度的服务来满足消费文化的需要,而是应包含在 禁欲主义的”道”中。并且通过建筑将他自己的想法表现 出来。
材料运用
• 再做建筑的立面以及平面设计的同时还应该考虑 到材料,使用什么样的材料该和什么样的材料结 合才能做出你想要的建筑,都应该考虑。 • 看了安腾的海边别墅给我的感受就是:材料就是 建筑的装饰,一种材料可以做出漂亮的建筑,多 种材料也可以做出漂亮的建筑,但是要用一种材 料做出漂亮的建筑要比用多种材料做出来难得多, 以我们初学者的水平来说最好应用多种材料来表 达自己的想法。
外观图
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建筑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而且你的感觉也在随着视 角的变化而变化
•
立面分析
• 安藤忠雄在完成第一栋混凝土建筑的时候就幻想着将来做 一个连贯而又独立的建筑,果然另一个业主的到来让他完 成了自己的梦想,两栋建筑在立面上看上去完全相同,就 好像一对双胞胎只是在“皮肤”上有稍微的差别。它的立 面没有很华丽的外表,完全是方盒子的叠加。这也就是说 一个建筑的外表不一定要有优美的曲线来修饰,只要你能 够将方盒子运用得当依然可以做出完美作品。安藤在这两 栋住宅的设计上简洁而直白,在两个大的方盒子上再摞两 个比较小的方盒子并将两个小方盒子同时向海边移出相同 的距离,让建筑在其“呆板”的外形上又不缺丰富的变化。 在顶上的两个小盒子上开着落地窗,我们可以通过这里瞭 望大海的雄伟和辽阔,领略大海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