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度下期高2022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满分11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本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牛顿首先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B.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所受的合外力即为其向心力C.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正负相反的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D 【解析】【详解】A .亚当斯和勒威耶发现了海王星,克莱德•汤博发现了冥王星,故A 错误; B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将合力沿着径向和切向正交分解,向心力为其所受的合外力的径向分量,只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合外力才等于向心力,故B 错误;C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由于两个物体的位移不一定相同,故它们所做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也不一定正负相反,故C 错误;D .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知,做曲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故D 正确。

故选D 。

2.已知引力常量G 和下列四组中的哪一组数据,就能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 A.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 B. 人造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及卫星运行的周期 C.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及月球到地心的距离 D. 地球自转周期和月球到地心的距离 【答案】C 【解析】【详解】A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2224Mm G m r r T π=解得2324r M GT π=,已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只能求出中心天体,即太阳的质量,地球的质量约掉了,则不能求出地球质量,故A 不符合题意; B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2224Mm G m r r T π=解得2324r M GT π=,已知人造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及卫星运行的周期,而地球半径不知道,所以无法知道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故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故B 不符合题意; C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2224Mm G m r r T π=解得2324r M GT π=,已知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及月球到地心的距离,故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 符合题意;D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2224Mm G m r r T π=解得2324r M GT π=,已知地球自转周期和月球到地心的距离,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因为表达式的周期应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3.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s 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

若不计空气阻力,从飞机上观察4个球( )A. 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B. 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C. 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D. 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答案】C 【解析】【详解】AB.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小球被释放后由于惯性,水平方向上保持与飞机相同的速度而做平抛运动。

因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释放的小球在落地前都在飞机的正下方,即在飞机的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AB错误;CD.由于高度相等,每个小球落地的时间相等,因为每隔1s释放一个,落地时在水平方向上两小球的间隔为x v t∆=∆,v相等、△t相等,△x相等,所以落地点是等间距的,C正确D错误;故选C。

4.如图所示,一个圆形框架以竖直的直径为转轴匀速转动.在框架上套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小球A、B到竖直转轴的距离相等,它们与圆形框架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A的合力小于小球B的合力B. 小球A与框架间可能没有摩擦力C. 小球B与框架间可能没有摩擦力D. 圆形框架以更大的角速度转动,小球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增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小球受到的合力充当向心力,因为到竖直转轴的距离相等,所以两小球的速度大小相等,半径相同,根据公式2vF mr合=,两小球受到的合力大小相等,A错误;小球A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受到的支持力垂直该点圆环切线方向指向圆心,故两个力的合力不可能指向竖直转轴,所以一定受到摩擦力作用,小球B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受到的垂直该点切线方向指向圆心的支持力,合力可能指向竖直转轴,所以B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B错误C正确;因为B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所以无法判断摩擦力变化,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匀速圆周运动规律的应用5.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物块(视为质点),甲从竖直固定的14光滑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轨道半径为R ,圆弧底端切线水平,乙从高为R 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两物块到达底端时速度相同B. 两物块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相同C. 两物块到达底端时动能不同D. 两物块到达底端时,甲物块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大于乙物块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 【答案】B 【解析】【详解】AC .对于任一物体,根据动能定理得212mgR mv =解得2v gR =以速度不同,故AC 错误; B .由重力做功表达式G W mgR =知两物块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相同,故B 正确; D .甲物块到达底端时,重力与速度方向垂直,由公式cos P mgv α=知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零,而乙物块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不等于零,所以乙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大于甲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故D 错误。

故选B 。

6.有a 、b 、c 、d 四颗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 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设地球自转周期为24 h ,所有卫星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有( )A.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 b 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C. c 在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6π D. d 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3 h 【答案】B 【解析】【详解】A 项,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此时有2GMmmg R = ,但对于a 来说,由于地球自转的作用,万有引力的一部分提供了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a 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g ,故A 错误;B 项,由22GMm v m r r= 可得b c d v v v >> ,根据v r ω= 可知c a v v > ,所以线速度b 的最大,则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也就最长,故B 正确;C 项,c 是同步卫星,所以c 的周期是24h ,则c 在4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42=243ππ⨯ ,故C 项错误. D 项,由222=()GMm m r r Tπ 可知,半径越大,周期越长,则d 的运动周期一定大于c 的运动周期,即大于24h ,故D 项错误. 故选B7.身高约1.7m 的高中男生在学校体育课完成“引体向上测试”,该同学在1min 内完成了10次“引体向上”,每次“引体向上”都使自己的整个身体升高一个手臂的高度,且每次“引体向上”都需要2s 才能完成,则该同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 ) A. 10W B. 30W C. 60W D. 180W【答案】C 【解析】【详解】设该男生的体重为60kg ,每次引体向上上升高度的为一个手臂的高度,即h =0.6m ,克服重力做功为60100.6J 360J W mgh ==⨯⨯=全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10360W 60W 60nW P t ⨯=== 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8.某只走时准确的时钟,分针与时针由转动轴到针尖的长度之比是1.2: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针角速度是时针的12倍B. 分针角速度是时针的60倍C. 分针针尖线速度是时针针尖线速度28.8倍D. 分针针尖线速度是时针针尖线速度的72倍 【答案】A 【解析】【详解】AB .时针的周期为T 时=12h ,分针的周期为T 分=1h ,根据2Tπω=解得121T T ωω==分时时分 故A 正确,B 错误; CD .根据v r ω=可得线速度之比为()()121.212111: 4.4:1v v=⨯⨯=:故CD错误。

故选A。

9.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直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和半径为R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水平相切于O点,O点在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O点以某一初速度进入半圆,刚好能通过半圆的最高点A,从A点飞出后落在四分之一圆轨道上的B点,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B点与O点的竖直高度差为A.3510R+()B.352R+()35R()-35-()【答案】D【解析】【详解】小球刚好通过A点,则在A点重力提供向心力,则有:2mgRvmR=,解得:2gRv=从A点抛出后做平抛运动,则水平方向的位移x=vt,竖直方向的位移h=12gt2,根据几何关系有:x2+h2=R2解得:15)2Rh=,则B点与O点的竖直高度差为5)(35)212RRR-=,故D正确,ABC错误.10.如图所示,A、B两球分别套在两光滑的水平直杆上,两球通过一轻绳绕过一定滑轮相连,现在A球以速度v向左匀速移动,某时刻连接两球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时B球的速度为sinsinvαβB. 轻绳对A做功功率大小与轻绳对B做功功率大小相等C. 在β增大到90°的过程中,B球做匀速运动D. 在β增大到90°的过程中,B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解析】【详解】A.将小球A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在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等于小球B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如图所示在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为Bcos cosv vβα=解得Bcoscosvvαβ=,故A错误;B.轻绳对小球A和对小球B的拉力大小相等,沿绳子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轻绳对两者拉力做功的功率大小相等,故B正确;CD.在β增大到90°的过程中,绳子的方向与小球B运动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始终是锐角,所以绳对小球B的拉力一直做正功,B的速度一直增大,B做加速运动,不是匀速运动,故CD 错误。

故选B。

11.如图所示。

斜面倾角为α,且1tan2α=,从斜面上O点与水平方向成45°角以速度v0、2v0分别抛出小球P、Q,小球P、Q刚要落在斜面上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P、v Q,设O、A 间的距离为s1,O、B间的距离为s2,不计空气阻力,则()A. s2=4s1,v P、v Q方向相同B. s2=4s1,v P、v Q方向不同C. 2s1<s2<4s1,v P、v Q方向相同D. 2s1<s2<4s1,v P、v Q方向不同【答案】A【解析】【详解】设抛出的速度为v,则水平分速度为2cos452xv v v=︒=竖直速度为2sin452yv v v=︒=根据位移关系有2112tan2yxv t gtyx v tα-===解得22vtg=则落点与抛出点的距离为22cos2cosxv t vs vgαα==∝则由题意可知初速度为v0、2v0分别抛出小球P、Q,则有s2=4s1落到斜面上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满足tan0y yx xv v gtv vθ-==='即速度方向均为水平,所以v P、v Q方向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