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区石灰岩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方案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二〇〇九年十月目录一、目标任务与实施意义 (1)(一)工作目标 (1)(二)工作任务 (1)(三)实施意义 (1)二、工作内容 (2)(一)核查准备 (2)(二)野外实测 (2)(三)问题处理 (3)(四)成果编制 (3)(五)成果汇总 (4)三、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 (4)(一)总体思路 (4)(二)工作流程 (6)(三)技术方法 (7)四、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7)(一)采矿权实地核查工作流程 (7)(二)实地核查工作报告 (14)(三)成果综合与数据库建设 (14)(四)技术要求 (15)五、工作进度安排 (16)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国矿产资源储量利用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192号)和《关于开展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59号)、《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全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09】67)、《淄博市矿业权实地核查实施方案》(淄国土资发【2009】53号)精神,为做好承担的11111区10个石灰岩矿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结合11111区10个石灰岩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与实施意义(一)工作目标通过对11111区范围内10个石灰岩矿现状进行实地核查,核准矿业权实际范围,摸清矿业权分布现状及规律,及时纠正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更新采矿权登记数据库,为矿业权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实现对矿业权的科学监督与有效管理。
(二)工作任务根据11111区10个石灰岩矿提供的至核查时仍然有效的11111区国土资源局发证的矿业权,实地测量采矿权开拓工程空间分布,获取矿业权人开采活动的二维或三维坐标,并与采矿许可证范围套合,分析核实矿业权人实际活动范围。
核查解决矿业权交叉、重叠等问题。
(三)实施意义l、开展矿业权实地核查是11111经济发展的需要。
2、矿业权实地核查是加强矿政管理的基础工作。
3、矿业权实地核查是维护矿业权人利益的重要前提。
4、矿业权实地核查是合理设置矿业权、保障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的重要依据。
二、工作内容矿业权实地核查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的一项摸底调查工程,技术精度要求高,时间进度紧。
按照核查工作特点,可划分为核查准备、野外实测、问题处理和成果综合验收4个阶段内容。
(一)核查准备矿业权室内数据核实整理是矿业权实地核查的基础,应在实地核查工作开展之前完成。
根据矿业权核查工作室内数据核实整理的成果,确定矿业权实地核查的基准数据。
(二)野外实测以室内核实整理后采矿权基准数据为依据,以矿业权为基本单元,通过实测采矿权开拓工程空间分布,获取矿业权人勘查开采活动的二维和三维坐标,与采矿许可证上的坐标进行对比核实,同时对矿业权其他相关数据一并核查,获得全面、真实、可靠的矿业权基本数据。
其中,矿业权实地核查确定的矿业权人实际活动范围,是核准矿业权范围和处理交叉、重叠等问题的基本依据。
按照重要程度,矿业权基本数据可分为重点核查内容和一般核查内容(见表1)。
采矿权的矿区范围、开采标高、主采矿种应列入重点核查内容。
重点核查内容要通过现场实测进行核实。
一般核查内容可通过现场查阅资料或询问发证机关、矿业权人进行核查。
表1 矿业权边界实测与基本数据核查要求对于开展过实测工作的矿业权,由核查承担单位收集审查,如果其成果满足本次矿业权实地核查技术要求,可不进行实地核查,直接提交成果。
对于未开展过实测工作的矿业权或虽开展过实测工作但其成果不能满足本次核查技术要求的,应进行实地测量。
(三)问题处理本次核查工作需要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实际数据是否与矿业权登记证的数据一致;矿业权人实际活动范围是否在矿业权登记证注明的空间范围之内;矿业权的实际空间范围是否有和其他矿业权有交叉、重叠的问题等。
经过野外实地核查,矿业权实际数据可能会出现与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上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发现问题后,核查承担单位要及时与矿业权人沟通,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
要将实地核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经过调查核实后依法进行处理。
(四)成果编制对于经过实地核查无争议的采矿权,要根据实地核查成果和问题处理结果,形成上报的采矿权开拓工程平面图。
对于经过实地核查、存在争议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采矿权,要根据实地核查成果,形成上报的采矿权开拓工程平面图。
按照实地核查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省国土资源厅将组织对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进行验收,对于核查无争议的露天采矿权,应按照法律规定设桩标界。
对经过依法变更的矿业权内容,应及时更新探矿权、采矿权登记数据库。
(五)成果汇总对于经过实地核查的矿业权内容,应按照采矿权登记数据库的格式建立探矿权、采矿权核查数据库,并对有问题的内容、处理结果进行标注。
提交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报告,说明矿业权设置基本情况、工作经验及做法、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按照成果要求,将总结报告和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提交给市国土资源局。
三、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一)总体思路根据全区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的原则,获取准确翔实的数据,建立核查数据库,及时纠正核查中发现的问题。
依据相关规程规定编制实施方案、确定工作内容、技术要求、技术指标、质量控制要求、实施计划和预期成果等。
由于矿业权事关矿业权人自身利益,长期以来形成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牵涉关系复杂,因此,本次矿业权实地核查必须做到既能获得全面、真实、可靠的矿业权基本数据,又要程序简单、标准统一、操作性强。
总体思路如下:1、以矿业权边界核查为重点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过程中,直接关系到矿业权人利益同时又易于发生问题、引发混乱的是矿业权的边界,因此,虽然矿业权具有多个基本数据项,但是采矿权拐点坐标和开采标高(矿层或矿体)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基本数据。
本次矿业权实地核查以核定采矿权拐点坐标和开采标高(矿层或矿体)为重点。
2、政府部门、核查单位、矿业权人相互配合矿业权核查事关矿政部门、矿业权人等各方利益,牵涉关系复杂。
矿业权实地核查关键在于要处理好复杂的关系。
区国土资源主管局要支持、配合核查承担单位开展工作,协调沟通好相关关系。
核查承担单位要及时报告实地核查中发现的问题,配合区国土资源局提出解决方案。
矿业权人要根据相关要求,积极配合核查承担单位和区国土资源局开展工作。
3、如实反映现实、暂时搁置争议本次核查以摸清矿业权家底、获得全面、真实、可靠的矿业权基本数据为主线,对存在争议、一时难以解决的矿业权基本数据如实反映,暂不解决,要注明争议原因,提出处理方案,为日后解决提供参考。
发现问题后,发证机关应及时处理,以保证矿业权的排他性和独立性。
4、面向政府需求,兼顾矿业权人需要本次矿业权核查是一次重要的国情调查。
核查成果首先要能满足政府部门的需要,为政府部门制定矿产资源规划政策、加强矿业权科学管理、推进矿管政务公开、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提供基础支撑。
同时,核查成果又要能满足矿业权人的需要,为矿业权人制定勘查开采方案、合理开采矿产资源、维护自身权益提供基础依据。
(二)工作流程本次矿业权核查工作包括5个主要环节:总体统筹、全面部署、实地核查、数据汇总、综合分析。
1、总体统筹在区国土资源局的领导下,明确全区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的目标任务,落实核查组织领导机构,初步了解我区矿业权管理与分布现状,编制全区矿业权实地核查实施方案。
2、全面部署根据实施方案及实地核查技术要求与指南,全面部署全区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
3、实地核查根据实施方案及实地核查技术要求与指南,编写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方案。
开展单个矿业权室内数据核实整理,全面推进矿业权实地核查,获取单个矿业权基本数据,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编写单个矿业权核查报告。
4、数据汇总全区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汇总,形成采矿权核查数据库和矿业权空间数据库,为矿业权综合分析提供基本数据。
5、综合分析编制矿业权相关图件;对矿业权分布特征进行归纳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全区在采矿权设置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揭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矿业权设置和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和对策措施。
(三)技术方法在总体统筹阶段,咨询矿业权、矿产资源管理、地质测量等方面的资深专家,与矿政管理人员座谈。
邀请相关专家、行政管理人员对全区矿业权实地核查实施方案进行论证。
在全面部署阶段,对参与实地核查工作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的相关规程、细则、规定、技术要求与指南等。
在实地核查阶段,聘请专家对核查工作方案严格把关;在野外实地核查过程中,专家组随时提供咨询和指导,及时解决在核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专家组抽查部分矿业权核查成果。
在数据汇总和综合分析过程中,采用数据库技术、GIS技术等进行数据整理和汇总。
在成果表方面,采用GIS软件、数据分析软件、绘图软件等,形成图文并茂、图表结合、文字简洁的各种成果报告。
四、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一)采矿权实地核查工作流程采矿权实地核查工作包括准备工作、资料收集及数据项核查、野外实测、数据整理、问题分析与报告、提交成果等6个环节。
1、准备工作(1)组织准备按照任务委托书要求,核查承担单位组建野外核查队伍,其中核查人员应包括矿产地质、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
成立核查质量管理小组。
同时做好相关仪器设备的检修和调试工作。
(2)获取实地核查基准数据收集核查范围内的采矿权基本数据,进行室内核实整理,获得采矿权核查基准数据。
采矿权核查基准数据来源于室内核实整理后的采矿权登记数据库。
(3)制定核查工作方案按照任务委托书要求和《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指南和技术要求》,核查承担单位应对采矿权核查基准数据进行初步分析,重点了解室内核查整理阶段发现的问题;初步了解实地核查所涉及的区域和采矿权设置概况,重点关注采矿权密集区域采矿权空间分布现状和存在的矿业权交叉、重叠问题。
在此基础上,核查承担单位编制采矿权实地核查工作方案。
内容包括:实地核查目标任务、核查区域基本情况、以往采矿权实地测量工作、实地核查技术方案、野外实测内容及要求、人员及设备、进度安排、预期提交的成果资料、工作经费预算、质量保障措施等。
工作方案需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4)通知采矿权人采矿权实地核查需要采矿权人密切配合。
在开展实地核查工作之前,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及时通知采矿权人,告知实地核查相关事宜,要求其协助核查承担单位做好实地核查工作。
在实地核查过程中,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派专人协调核查工作。
核查承担单位应主动与采矿权人联系,告知实地核查具体安排、需要采矿权人协助配合的具体事项。
如果采矿权人对实地核查缺乏认识,核查承担单位应耐心说明、详细解释,争取采矿权人的积极主动配合。